> 重点推荐 > 英山县温泉镇各村社区地名由来

英山县温泉镇各村社区地名由来

社区位于城区东部,是城区得东大门,故名。
该社区位于鸡鸣尖山脚下,故名。
陵园街是1977年新建的一条街道,是辖区内最早最主要的一条街道,居民居住在街道两侧,成立居民委员会时,取陵园街中“陵园”二字命名居民委员会。
该社区位于莲花村境内,以此得名。
此处位于县城西部,因蕴含有大量的温泉水形成的一条小河,当地人称之为西汤河。村民委员会建立在此地,此地名为西汤河村。后来因城市发展,西汤河村分出西汤河社区,以此得名。
在村东北部有一座小山,此山是与莲花山相连的小山,当地人称此山为小莲花山。此地原有一因山得名的居民点莲花山塆,所在的村落也不是莲花村,后因行政区划变迁,取其中较为出名的莲花二字作为现今行政村名。
此地片中有一山坳,传说女娲补天的时候在此地找到白色补天石,这些白石当时没有用完,剩下的留在此坳,当地人将此坳称为白石坳,后来白石坳名称远播,逐步湮没周围居民点名声,遂成地片名称。后来村民自治组织在此建立时,以此命名村名。
在村西南面与白石坳村交界处有一座山,山势很缓,远看就是一个小土坡,该地片以此得名坡儿垴。村民委员会建立在此地,故名。
此处位于县城西部,境内地热资源众多,许多温泉水自流成河,当地人称之为西汤河。后来人们习惯把该地带叫西汤河。村民委员会建立在此地,故名。
此处位于县城北部,境内地热资源众多,许多温泉水自流成河,当地人称之为北汤河。后来人们习惯把该地带叫北汤河。村民委员会建立在此地,故名。
香炉山南侧有数支小山,均向下延伸,在河岸沿途,又分出若干支岔。由于山势迂回曲折,远观似片片花蕊之状。特别是蓝家垅一带,花瓣形态尤为逼真,风水先生取名此地为花园。村民委员会建立在此地,故名。
在长冲地片与姜上塆之间有一平坦山坳,原名甘棠坳,其说有二:一、坳上曾长有一甘棠树,故名。二、坳口东北面昔有数口水塘,多种莲藕,春夏之际,满塘荷花竟相争艳,露珠晶莹,当地人取“甘露海棠”之意而称“甘棠坳”。后来随着农田基本建设工作的开展,仅留下坳顶一口小塘,因存水量小,加上字音讹故现在称之为“干塘坳”。村民委员会建立在此地,故名。
在有条远近闻名的马下堑,相传骑马到此地,因地势险要,需要下马行走,以此得名马下堑。村民委员会建立在此地,故名。
在村南部有一山峰,山顶上有一圆形山垉。形似后脑勺,故被称为大垴。曾有人在山顶立寨,故称大垴寨。大垴寨在属最具代表性的地名,村民委员会建立在此地,故名。
相传汉朝年间,一位征战匈奴多年的姜姓将军,战死后遗体运回家乡,安葬在家乡的一座山边的巨石旁,当地人为纪念这位将军,命名此地为将军山。村民委员会建立在此地,故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