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英山县温泉镇各村社区地名由来[2]

英山县温泉镇各村社区地名由来[2]

金桥村与沙湾河村之间有一山坳,系火炉尖山脉延伸部分。两侧各有数支小山,春夏两季有很多条小溪流经此,分南北两个方向注入大河,当地人称此地为山溪坳。后来人们在此居住,以此命名居民点。村民委员会建立在此地,故名。
古时这里是一条交通要道,每逢雨季,受山洪阻隔,行人不便。当地有一姓金的人在此地修建一座石桥,人称金家桥。后此桥逐渐在当地广为人知,形成地片,村民委员会建立在此地,故名。
此地有块平坦大畈,古时水源甚缺,每逢干旱,水稻无收,小栗、黍子曾一度是这里的主要产品之一,故此地片称之为小米畈。村民委员会建立在此地,故名。
距离县城东2.5公里处,百涧河北岸,有陡峭山岩,伸入河中,早期曾有梅姓在此开过几家小店铺,以此得名梅家岩。村民委员会建立在此地,故名。
村内有一块大畈田,因面积较大,干完一茬农活要吃掉一斗米,后来当地居民将此地命名为斗米畈。斗米畈因此而出名,后该境内大部分地片名称都被斗米畈覆盖,村民委员会建立在此地,故名。
在天蓬岩与莲花山之间有段平坦的大畈,畈中有一条河。当地民众沿河栽植了很多柳树。沿河两岸林荫盖地,引人欣赏,远近相以此得名柳林河。村民委员会建立在此地,故名。
在梅岩村、黄柏山村、蛇龙尖村三村交界的一处大山,南北两侧各有一个“蛇”“龙”形状的小山,南面的称“蛇”山,北面的称“龙”山,中间有一主峰称为蛇龙尖。蛇龙尖山下的各居民点在此地人的眼里都属于蛇龙尖,因此蛇龙尖就成为一个地片名称。村民委员会建立在此地片,故名。
在黄柏山北侧山脚处,有一平坦小山坳。过去曾有马姓居民在此居住,名为马家坳。后马家坳地名名气扩大,周边村落也被称为马家坳,从而成为地片名称。村民委员会建立在此地,故名。
此地是马坳村与东冲河村之间的山沟,以前在山沟之中生有大量的杨树,当地人称此地为杨树沟。村民委员会建立在此地,故名。
在村的东南部,有一大山,山势高耸秀丽。古时杂树参天,尤以黄柏树著名。当地人命名此山为黄柏山。在黄柏山的山脚下,有吴、杨二姓在此居住,居民点以山为名。村民委员会建立在此地,故名。
由响水河出口至乌木冲之间有一带起伏的山梁。山脚梯田层叠,迂回曲折。古时受个体经济局限,每逢枯水季节,群众只好用楠竹作笕,引上游河水灌溉田地。当时山南山北,比比皆是,故称该河为百笕河。村民委员会建立在此地,故名。
此地西南部与百笕河村交界处有约0.5平方公里的山排,山排上生长了很多枫树,因此地片叫枫树排。村民委员会建立在此地,故名。
此处位于枫树排至板仓之间,此地有长约2.5公里的小河。清朝初期陈姓居民在沿河一代居住。当地居民把小河叫陈家河。后来沿河一带山水田园都叫陈家河。村民委员会建立在此地,故名。
一、据王氏宗谱记载:宋朝王氏念七公第十七世梯祖由进士升授为推府大夫,其夫人封为诰命夫人,诏赐其卜宅门荣为首建坊,诏示文武官员进入该地,文官下轿,武官下马,越过此境方可上轿骑马。故将上马之地称为上马坳。二、七里冲顶部有一山坳,是通往蕲春的一条要道。传说蕲春查家山有一富户,占有大片地盘,夸口要买遍到英山县城沿途所有土地,从他家至英山县城,不从别人土地上经过。唯独坳里一段属王家地面,不准姓查的人骑马经过此地,必须步行,到坳顶上才能上马,以此得名上马坳。村民委员会建立在此地,故名。
境内有一山,山势自东南向西北横绵延,中间双峰突起,前端山势昂起,山下有两条山脉,远望活像一匹骏马。明末时曾有人在此立过寨,当地人称此山为马鞍寨。后来有居民居住在此山脚下,便用山名命名居民点。因该居民点在当地比较有名,遂成地片名称,村民委员会建立在此,故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