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于明清、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属宜春县信义乡。 1949年7月属宜春县彬江区。 1950年5月属下浦区。 1956年3月,原下浦区所辖渥江、江丰、白石、信南5个乡合并为渥江乡。 1957年11月并入下浦乡。 1958年9月,下浦乡撤乡转社,更名为东方红公社。 1959年5月,从东方红公社划出部分大队,成立红球公社,后改称渥江公社。 1962年5月划为渥江、信南、石背、信和、江丰5个公社。 1968年8月合为渥江人民公社,辖10个大队。 1979年10月,袁山、牛王庙、张家山、枣树4个大队划入春台公社管辖。 1984年1月撤社设立渥江乡。 2003年10月,社背村并入渥江村。 2004年6月,江丰村划入金园街道管辖。 2007年,渥江村万福、布头、火山下、上坤田、下坤田5个自然村9个村民小组划入官园街道管辖。 2009年11月撤乡设镇。 |
明初前称芦洲,因人口繁衍,开设店铺作坊,出现贸易,更名为新本市。 明末郭家岭村郭鹏乡试中解元,立牌坊志庆,更名新坊。 明清时期属集云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分属集云乡、新坊乡、集东乡。 1949年分属南庙区集东乡、新坊乡。 1958年9月撤乡设新坊人民公社。 1961年7月恢复区级建制,转设南庙区新坊公社。 1984年1月改设为新坊乡。 2010年4月撤乡设镇至今。 |
〔宜邑蓬壶村李氏族谱〕李氏南宋嘉熙二年由本县彬江霞园分此,原名蓬壶村,明太祖朱元璋起义部队曾在村后山上扎寨,更名寨下。 (《江西省宜春县地名志》1985版)。 明、清时期属宜春县善和乡。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属宜春县第六区、三阳区管辖。 1949年属三阳区、双善区。 1957年11月撤区建制设寨下乡。 1958年9月转设寨下人民公社。 1961年7月恢复区级建制,属三阳区。 1962年5月设寨下区。 1968年6月改设寨下公社。 1984年1月改设寨下乡。 2009年11月撤乡设镇。 |
1949年前分属复兴、善西2乡。 1949年冬设栗村、芦村、韩塘、集凤、荆桥、双江、湖塘7个乡农会,属三阳区。 1950年调整为芦村、韩塘、双江、荆桥4个乡。 1954年改属寨下区。 1957年并为芦村乡。 1958年成立芦村人民公社。 1961年分为芦村、韩塘2个公社,复属三阳区。 1962年划为芦村、湖塘、双江、韩塘、荆桥、集凤、下洲7个公社,分属三阳、寨下区。 1968年合为芦村公社。 1983年改设芦村乡。 2010年3月芦村撤乡建镇,改设芦村镇。 |
1949年前原是信义乡、化南乡、隅厢、北外厢及修仁乡的一部分。 后属城关、西村、金瑞3个区所辖乡域。 后分属新田、城关、下浦、西村等区。 1958年冬建樟树公社。 1960年分设樟树、一寺公社。 1962年改设樟树、阳坑、一寺、湖田、林田、王华、岐山、坪田、双湖等小公社,分属新田、西村、下浦区。 1968年撤区并社重组现辖范围的樟树公社。 1979年10月划归宜春市。 原驻地在樟树大队的瓦江,故以樟树为公社名。 1973年驻地迁湖田。 1983年更现名。 |
发展于明清时期属宜春县石外乡。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属宜春县三区、新田区。 1949年属宜春县新田区。 1956年3月撤区并乡后属西村区。 1957年11月撤区建置设新田乡。 1958年9月撤乡转设新田人民公社。 1961年7月复设新田区。 1968年6月撤区设新田公社。 1984年3月改设新田乡。 2010年2月撤乡设镇至今。 |
发展于明清时期属宜春县集云乡。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属宜春县第二区、南庙区。 1949年仍属南庙区。 1957年11月撤销区建制设立南庙乡。 1958年9月撤乡转设南庙人民公社。 1961年7月恢复南庙区。 1968年7月撤销南庙区设南庙公社。 1979年10月将窑前大队划入春台公社管辖。 1983年11月改设南庙乡。 2011年2月撤乡设镇至今。 |
明清时期属宜春县荐外乡。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属宜春县第三区。 1949年前为建国乡,后属遶市区。 1952年5月设立竹亭区。 1956为宜春县第七区。 1958改为竹亭公社,1962年竹亭分成渣林小公社、銮坑小公社、南池小公社、池塘小公社、罗布小公社、竹亭小公社。 1968年恢复竹亭公社.1984年1月改设竹亭乡.2011年2月25日撤乡建镇,更名为竹亭镇。 |
发展于明清时期属宜春县石外乡。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属宜春县三区、五区、遶市区。 1949年属天台区。 1957年11月设立水江乡。 1958年9月撤乡改设水江人民公社。 1961年7月恢复区级制度,属天台区。 1968年9月撤区建制,设水江公社。 1975年8月,从水江公社划出部分大队,成立天台山林场。 1984年1月改设水江乡,辖11个村民委员会。 2003年9月撤销沧下村民委员会并入塘下村。 2012年撤乡设镇,称水江镇。 |
明清时属宜春县石外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属宜春县第五区、遶市区。 1949年8月属遶市区。 1956年3月并入天台区。 1957年1月复设遶市区,11月撤消遶市区,设为遶市、璜源2乡。 1958年9月撤乡转设遶市人民公社。 1961年7月恢复区级建制,属金瑞区所辖遶市、肯塘2个公社。 1962年3月改设遶市区,下辖4个公社。 1968年5月撤区并社,设为遶市公社。 1984年1月改设遶市乡,辖14个村民委员会。 1990年7月划出殊桥、陈源、塘源、南坑4个村归飞剑潭库区工作委员会管辖。 1991年4月增设上石村,2003年9月上龙源村并入上石村。 2013年3月撤辽市乡设辽市镇,全镇辖10个村民委员会:辽市、院前、西坑、肯塘、上陈、上西、寒岭、泽溪、丰林、上石;全镇共168个村民小组;另设1个社区居委员会:辽市街。 |
邹氏明万历间由宜丰县凰罗分此,因村旁河边原有一大楠木树,建村时砍此树修桥,名楠木桥,以桥名村,名为楠木村,属盘石乡,清沿明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分属宜春县第五区、金瑞区。 1949年前为盘石乡。 1949年7月设6个乡,属金瑞区。 1952年增为7个乡。 1956年并为新溪、盘田俩个乡。 1957年11月设楠木乡,1959年5月成立楠木人民公社,辖9个大队。 1961年分为荷溪、盘田俩公社。 1962年撤大队,设楠木、荷溪、盘田、槐溪、周杨源等公社。 1968年9月撤区设楠木公社。 1984年1月改设楠木乡。 |
明清时期属宜春县善和乡。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属宜春县第六区、三阳区。 1949年前夕为和平乡。 1949年相继属三阳区三阳乡、三阳人民公社。 设柏木、严岭、紫丰、石湖、酌江等乡,属三阳区。 1956年并为酌江、棠梅2个乡。 1958年属三阳公社。 1959年5月从三阳人民公社划出部分大队成立柏木人民公社。 1961年7月恢复区级建制,属三阳区柏木公社。 1968年撤区并社,合为柏木公社。 1984年1月撤销柏木公社改设柏木乡至今。 |
明清时属宜春县石里乡、石外乡、荐里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属宜春县五区辽市区、金瑞区。 1949年先后分属宜春县遶市区、金瑞区、慈化区管辖。 1958年动工修建飞剑潭水库。 1962年成立飞剑潭水库管理局。 1991年成立的飞剑潭库工委,1993年4月正式成立飞剑潭乡。 1995年,飞剑潭乡被列为革命老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