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云城区各街道乡镇历史沿革

云城区各街道乡镇历史沿革

自明万历五年(1577年),建置东安县后,是县治所在地,街道内属东安县。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属云浮县,并开始拆城垣,建街道。

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设东安镇。

1952年,改称云城镇,管辖范围是城区和城郊农村。

1958年4月,横岗乡、高峰乡、大金山乡并入云城镇;同年9月,与茶洞乡合并为云城乡;同年11月,成立东方红公社。

1962年,划县城东街、西街设立云城镇,城郊农村设附城公社。

1983年,改为云城区。

1985年,再并入云城镇。

1994年4月,改称云城街道。

清同治年间,设岑岗堡。

民国十四年(1926年),改堡为乡,以后,乡的设置多次变动。

1952年3月,分设高峰乡、洞殿乡、大台乡。

1958年4月,并入云城镇,同年11月,成立东方红公社。

1978年7月,划附城公社的东方、高峰、洞殿和六都公社的大台以及矿区的大降坪等大队成立硫铁矿矿区公社。

1981年6月,改称高峰镇。

1994年4月,改称高峰街道。

清乾隆五年(1740年),属东安县管辖,设洞心堡。

清同治年间,设太安堡。

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分设太安堡、洞心堡、初城堡。

民国二十五年(1926年),属云浮县管辖,改堡为乡,以后设洞心乡、初城乡。

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洞心、初城、夏洞并为洞城乡。

1950年,设河口乡。

1958年9月,河口、都骑合并为都骑乡,10月,成立太阳升公社。

1959年5月,设立河口公社。

1982年,改为河元公社。

1983年4月,改称河元区、河口区。

1986年10月,改称河口镇。

1994年4月,属云城区管辖,改称河口街道。

清朝同治年间,属东安县,设安塘堡、夏洞堡。

民国二十五年(1926年),属云浮县,改堡为乡。

1958年4月,安塘、夏洞乡合并为夏洞乡,同年9月,夏洞乡又并入腰古乡。

同年10月,成立激流公社。

1961年3月,分设夏洞公社。

1962年,改称安塘公社。

1983年4月,设安塘区。

1986年10月,设立安塘镇。

1994年3月,人民政府驻地迁至夏洞圩。

1994年4月,改称安塘街道。

清同治年间,属东安县管辖,设腰古堡、小河堡。

民国二十五年(1926年),属云浮县管辖,改堡为乡。

此后,乡的设置多次变动。

1958年9月,腰古、思劳、夏洞合并为腰古乡。

同年10月,成立激流公社。

1961年3月,分设腰古公社。

1983年4月,设腰古区。

1985年4月,设腰古镇。

1994年,属云城区管辖。

1996年3月,划城东区管辖。

1998年2月,划归云城区管辖。

明万历五年(1577年),属东安县管辖设思劳都、思办都。

清乾隆五年(1740年),设思劳堡、思办堡。

民国十五年(1926年),属云浮县管辖,改堡为乡。

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合并为再思乡。

1952年,分为思劳乡、冲坑乡。

1958年4月,合并为思劳乡,同年9月,并入腰古乡。

同年10月,成立激流公社。

1961年3月,分设思劳公社。

1983年4月,设思劳区。

1986年10月,设思劳乡。

1992年10月,设思劳镇。

1994年,属云城区管辖。

1996年3月,划云浮市城东区管辖。

1998年2月,划归云城区管辖。

前锋镇于清同治年间设石达石堡。

民国十五年(1926年)改堡为乡,以后,乡的设置多次变动。

1958年9月,并入料洞乡,10月成立幸福之路人民公社。

1961年3月,分设石达石人民公社。

1968年,改为前锋人民公社。

1983年,设为石达石区。

1986年10月,设为石达石乡。

1989年9月,改为石达石镇。

1996年1月,经国务院批准,云城区分设云安县,石达石镇由云城区划出,属云安县。

2000年2月,经省人民政府民政厅批准,改名前锋镇。

2014年9月,撤销云安县,设立云浮市云安区,前锋镇由云安县划归云城区管辖。

清朝同治年间(1862~1874年),设料洞堡、漆洞堡。

民国十五年(1926年),改堡为乡,后分设横江乡、料洞乡和铁场乡。

1958年4月,合并为料洞乡,同年9月,螂石乡并入。

同年10月,成立幸福之路公社。

1961年3月,分设南盛公社。

1964年,改称朝阳公社。

1983年,改称朝阳区。

1986年10月,设南盛镇。

2014年,撤销云安县,设立云浮市云安区,将云浮市云城区的都杨镇划归云安区管辖,以原云安县(不含前锋镇、南盛镇)和云城区都杨镇的行政区域为云安区的行政区域。

说明:数据源自网络,部分排名不分先后,如有不同意见,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