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竹溪县各街道乡镇历史沿革

竹溪县各街道乡镇历史沿革

据同治版《竹溪县志》载:明代以社、里为基层行政单位。

置县之初,城关镇为“在城社”,“在城社”附廓之里为“烧田坝,县南2里;大峪沟,县东南3里”。

民国初,县下设区,1916年城关镇为“城一区”,区址设“城厢”。

1935年,城关为“新一区”辖“城厢、西关、中左、黄龙、白敖”5个联保。

1941年,撤区设乡镇,竹溪县正式设置“城关镇”。

1947年,国民政府改城关镇为“武陵镇”,下辖28个保。

1949年5月30号,竹溪县城解放,即废除了国民时期的保甲制,实行区村建制。

1949年6月,“城关区”政府成立,辖5个街政府和日进、日升(观音阁)2个村。

1951年9月,城关区改为城关镇,镇政府驻西关街的忠义祠。

1958年10月,城关镇改为“万能人民公社”,其辖区为4个街政府和2个生产大队。

1961年4月,“万能人民公社”复改为城关镇,辖区为原5个生产大队和5条街道。

1965年,县委县政府将水坪区的东风大队、先进大队、中峰区的红光大队并入城关镇。

1968年3月,城关镇人民政府改为“城关镇革命委员会”。

在此前后,下辖的5条街分别改名为“反帝街”、“反修街”、“东方红街”、“胜利街”等。

1981年1月,“城关镇革命委员会”复名为“城关镇人民政府”,是全县当时区级行政单位改名“人民政府”最早的区镇。

此前拨乱反正之初,将原有“反帝街”、“反修街”、“东方红街”改名为“十字街”、“西关街”。

1984年5月,全县社区建乡,县委、县政府批准,十字街、西关街为2个乡级街道办事处。

此后城关镇由5个生产大队下辖20个生产小队,2条街道下辖10个居民委员会,此镇区规模直到1987年9月的机构改革。

期间,城关镇的行政区划经过了4次调整变化:1987年9月,根据湖北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鄂办发[1987]43号”文件精神,全县撤区建乡镇,城关镇扩大管辖范围,辖10个村:原龙坝区长旺乡整体并入4个村,后坝村、水寨村、廖家河村、温泉沟村;中峰区烧田乡整体并入、4个村,郭家梁村、烧田村、大峪沟村、、岔河村(后改为“新民村”);另有原水坪区三堰乡的守金店、三官碑(后改为“新胜”)两村并入。

此后,县委、县政府批准城关镇新设立10个街道居委会、即:北大街居委会、人民路居委会、沿河路居委会、鼓楼街居委会、东门街居委会、南大街居委会、建设路居委会、西门居委会、分水岭居委会、高桥居委会;三个农村管理区、即:长旺管理区、烧田管理区、观音阁管理区。

2004年6月,为减少行政管理成本费用,城关镇撤销十字街办事处、西关街办事处,将人民路等13个居民委员会调整4个社区,即十字街社区(后改为鼓楼社区)、西关街社区、仿古街社区(后调整为东郊社区)、建设路社区(后调整为幸福社区)。

2011年末城关镇辖观音阁、东风、守金店、水寨、廖家河、郭家梁、烧田坝、大峪沟、新胜、后坝、温泉沟、日进、新民、瓦罐窑14个村名委员会和西关街、鼓楼街、幸福街、东郊4个居民委员会。

据同治版《竹溪县志》载:明代以社、里为基层行政单位,在明成化年(成化十三年(1477年))后为竹溪社,清沿袭明制,清朝晚年,因战乱而改制,士人皆踞险结寨而居,为竹溪社西乡,中华民国初,县下设区为西四区,1934年,实行保甲制度,为白敖保,1941年撤区设乡镇为白敖乡,1947年乡镇合并,为中和乡。

1949年5月竹溪解放后属一区,后称中锋区,1958年改称红色卫星人民公社,1960年复称中锋区。

1975年分设为花轿、中锋两个公社。

蒋家堰镇由中锋区分置而建立。

1984年6月将原中锋公社的左溪边、三合片的黄土岭大队划出,组建蒋家堰镇筹委会,同年12月正式成立蒋家堰人民政府,辖9个大队,82个生产队。

1987年9月又将中锋区的佛台、河口、黑龙村划归蒋家堰管辖。

1998年全镇辖5个管理区、32个村委会、192个村民小组。

2002年6月撤销管理区。

2005年全镇辖31个村和一个茶厂。

蒋家堰镇名沿用至今。

据同治版《竹溪县志》载:明代以社、里为基层行政单位,在明成化年后为竹溪社,清沿袭明制,据92版《竹溪县志》载:清朝晚年,因战乱而改制,士人皆踞险结寨而居,为竹溪社西乡,中华民国初,县下设区为西四区,1934年,实行保甲制度,为中左保,1941年撤区设乡镇为中左乡,1947年乡镇合并,为中和乡。

1949年解放初为一区,1952年改属江佳堰区,1954年复改属为一区;1955年一区改为中峰区;1956年4月撤销平安区并入中峰区;1958年撤销区乡建制,实行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制,中峰区分设红色卫星人民公社、新建人民公社;期间,下辖青坪、花桥、三合、黑龙、河口、佛台、左溪7个乡党总支和7个乡政府;1959年将红色卫星人民公社改为中峰人民公社,1961年调整公社规模,县下设区,区下设公社,其复名中峰区,1975年撤区并社,扩大公社规模,中峰人民公社分置花桥人民公社,1984年,设区建乡,将中峰、蒋家堰分设为中峰区、蒋家堰镇;其中峰区为中峰人民公社和花桥人民公社合并,下辖青坪、三合、佛台、黑龙、人和、河口、花桥、烧田8个乡。

1987年,撤区并乡,中峰区的佛台、黑龙、河口、三个乡及三合乡的小坝、黑沟两个村划归蒋家堰镇,并改为中峰镇,中峰镇地名沿用至今;2001年竹溪县乡镇机构改革,中峰镇撤销4个管理区,至2014年,全镇辖28个行政村。

明朝成化十二年(1476年)置竹溪县之初,即设水坪社,辖三堰坝、漫液坝、水坪、阎家坝等4个里,晚清战乱,士人皆踞险结寨而居,水坪社为东乡,辖11寨2堡。

民国五年(1916年)改为县九区之东二区,1949年5月竹溪解放,6月建立水坪民主区政府,10月改为区人民政府,1951年9月改为第二区公所,同时,从第二区(水坪)划出6乡,第三区(独松寺)划出4个乡组建三堰区,称三堰区公所,1958年10月,人民公社化时期,改为火箭人民公社,1961年4月撤社建区,复民为水坪区,1975年分设水坪、洛河两个公社,1987年9月,撤区并乡,改为水坪镇,2002年6月,乡镇配套改革,撤销洛河乡,并入水坪镇,水坪镇镇名沿用至今。

据同治版《竹溪县志》载:明代以社、里为基层行政单位,在明成化十二年(1476年)后为水坪社,清沿袭明制,清朝晚年,因战乱而改制,士人皆踞险结寨而居,为水坪社东乡,中华民国初,县下设区为六区,1934年,实行保甲制度,为龙堰保,1941年撤区设乡镇属龙堰乡。

1958年10月有水坪区分置,始称红专人民公社,次年1月改为丰坝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1961年4月改称丰坝区公所,1968年4月成立丰坝区革命委员会,1975年3月,撤销丰坝区革命委员会,建立丰坝人民公社革命委员会,1981年1月改丰坝人民公社革命委员会为丰坝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1984年5月,设区建乡,将马家河和丰坝合并为丰坝区公所,1987年9月,撤区并乡再将马家河划出,建立丰坝乡人民政府,下设县河、青山、富溪、丰坝、黄沙5个管理区,1994年县河村改名为农业示范场,规划县农业局管理,1997年丰坝乡人民政府驻地由小田坝迁址县河集镇。

1998年,撤销丰坝乡,设立县河镇。

据同治版《竹溪县志》载:明代以社、里为基层行政单位,在明成化十五年(1479年)后为南江社,清沿袭明制,清朝晚年,因战乱而改制,士人皆踞险结寨而居,为浪河社南乡,中华民国初,县下设区为七区,1934年为新四区,1941年撤区设乡镇为泉葛乡、广福乡、广桂乡,1947年乡镇合并,为松鹤乡。

泉溪镇于1949年10月建立,始称新丰区人民政府。

1950年9月改为第六区公所。

1952年改为第六区人民政府,5月划出5个乡组建朝阳区,6月由第六区改为第八区人民政府,7月改为黄柏溪区人民政府,9月改称泉溪区人民政府,区公所由黄柏溪迁泉源村。

1954年3月复称第六区人民政府,1955年12月改称泉溪区公所。

1956年4月泉溪、丰溪合并,亦称泉溪区公所。

1958年10月人民公社化,撤销泉溪区,建立满山红、朝阳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

1959年1月将满山红人民公社改称为泉溪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

1961年4月恢复泉溪区公所。

1968年9月建立泉溪区革命委员会,下辖6个公社革命委员会。

1975年3月撤销泉溪区革命委员会,建立泉溪人民公社革命委员会。

1981年1月改称泉溪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

1984年5月撤区建乡,复称泉溪区公所。

1987年9月撤区并乡,改称泉溪人民政府,下设泉溪、太平、广福、成佳、双坝、石安6个管理区,辖22个村。

2002年6月撤销6个管理区,22个村合并为13个村(场)。

截止2015年全镇辖12个村,1个镇办茶厂,66个村民小组。

据同治版《竹溪县志》载:明代以社、里为基层行政单位,在明成化十五年(1479年)后为南江社,清沿袭明制,清朝晚年,因战乱而改制,士人皆踞险结寨而居,为南江社南乡,中华民国初,县下设区为八区,1934年,实行保甲制度,为新三区丰安保,1941年撤区设乡镇为丰安乡,1947年乡镇合并,为新丰乡。

1949年5月竹溪县城解放,9月建立南山区委;1950年1月南山敌匪剿灭,丰溪解放并入第六区;1952年5月由第六区分置,始称朝阳区人民政府,6月改成第九区人民政府;1954年3月改成第八区人民政府;1955年12月改称丰溪区公所;1959年1月改为丰溪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

1961年4月恢复丰溪区公所,机关驻地丰溪街。

1968年9月成立丰溪区革命委员会,下辖5个公社人民委员会。

1975年3月撤销革命委员会,建立丰溪人民公社革命委员会。

将5个人民公社并为一个人民公社,社址丰溪村老街。

1981年改称泉溪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

1984年5月设区建乡,将丰溪公社改为丰溪区。

1987年撤区并乡,改称丰溪镇人民政府。

2002年6月撤销管理区、办事处,合村并组,将原31个村合并为17个村。

2005年全镇辖17个村,64个村民小组。

据同治版《竹溪县志》载:明代以社、里为基层行政单位,在明成化十二年(1476年)后为尹店社后溪里,清沿袭明制,清朝晚年,因战乱而改制,士人皆踞险结寨而居,为尹店社西乡,中华民国初,县下设区为西四区,1934年,实行保甲制度,为中左保,1941年撤区设乡镇为中左乡。

龙坝乡建于1949年6月,始称塔儿湾民主区政府,1950年1月改称独松寺区人民政府,9月改为第三区公所。

1952年1月改称第三区人民政府,1956年撤销,划归中峰区所辖,1958年10月由中峰区分置,建立新建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1961年4月,改为龙坝区公所,驻地吴家坝,1968年3月,成立龙坝区革命委员会,1975年3月撤销龙坝区革命委员会,同时建立龙坝人民公社委员会,1987年9月撤区并乡改称龙坝乡人民政府,2012年12月撤销龙坝乡建立龙坝镇。

据同治版《竹溪县志》载:明代以社、里为基层行政单位,在明成化十五年(1479年)后为南江社,据92版《竹溪县志》载,清沿袭明制,清朝晚年,因战乱而改制,士人皆踞险结寨而居,为南江社南乡,中华民国初,县下设区为六区,1934年,实行保甲制度,为新三区兵营保,1941年撤区设乡镇为兵营乡,1947年乡镇合并,为卿云乡。

1949年解放初属五区,1952年属郭家洲区,1955年改称新洲区,1958年分为东风人民公社,1959年改称兵营人民公社,1961年改称兵营区,1975年改称兵营公社,1984年撤社改称兵营区,1987年撤区设兵营乡,2013年11月撤销兵营乡,设立兵营镇。

兵营镇地名沿用至今。

据同治版《竹溪县志》载:明代以社、里为基层行政单位,在明成化十五年(1479年)后为南江社,据92版《竹溪县志》载,清沿袭明制,清朝晚年,因战乱而改制,士人皆踞险结寨而居,为南江社南乡,中华民国初,县下设区为南三区,1934年,实行保甲制度,为新三区广福保,1941年撤区设乡镇为广福乡,1947年乡镇合并,为文汇乡。

1949年7月,始称磨箭石民主政府,10月改为区人民政府,次年9月改为第四区公所,1952年后称汇湾区,1958年改为红旗人民公社,1959年改称汇湾人民公社,1961年改为汇湾区,1975年复称汇湾公社,1984年改称汇湾区,1987年撤区建汇湾乡。

2013年11月经省政府批准汇湾乡更名汇湾镇。

汇湾镇名沿用至今。

据同治版《竹溪县志》载:明代以社、里为基层行政单位,在明成化十二年(1476年)后为秦坪社。

据92版《竹溪县志》载,清沿袭明制,清朝晚年,因战乱而改制,士人皆踞险结寨而居,为秦坪社东乡,中华民国初,县下设区为六区,1934年,实行保甲制度,为樊停保,1941年撤区设乡镇为樊停乡,1947年乡镇合并,为卿云乡。

1949年6建立,始称郭家洲民主政府。

1950年9月改称第五区公所。

1952年1月改称第五区人民政府。

1955年12月改称新洲区公所。

1958年10月,人民公社化,撤销新洲区公所,分设跃进、东风两个人民公社。

1961年4月复称新洲区公所。

1968年,成立新洲区革命委员会。

1975年3月,撤销新洲区革命委员会,建立马家河人民公社革命委员会。

1981年改称新洲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1987年9月撤区并乡,更名为竹溪县新洲镇人民政府,并沿用至今。

据同治版《竹溪县志》载:明代以社、里为基层行政单位,在明成化十二年(1476年)后为柿河社,清沿袭明制,清朝晚年,因战乱而改制,士人皆踞险结寨而居,为柿河社南乡,中华民国初,县下设区为南三区,1934年为新二区岷峪保,1941年撤区设乡镇为岷峪乡,1947年乡镇合并,为岷峪乡。

1949年后原属汇湾区,1958年10月由汇湾区分置,始称超美人民公社;1959年1月改称鄂坪人民公社;1961年4月撤社建立鄂坪区;1984年5月,设区建乡,称鄂坪区公所;1987年撤区并乡,改称鄂坪乡至今,鄂坪乡地名沿用至今。

据同治版《竹溪县志》载:明代以社、里为基层行政单位,在明成化十二年(1476年)后为南江社,据92版《竹溪县志》载,清沿袭明制,清朝晚年,因战乱而改制,士人皆踞险结寨而居,为南江社南乡,中华民国初,县下设区为七区,1934年为新四区,1941年撤区设乡镇为泉葛乡,1947年乡镇合并,为天宝乡。

1949年7月底,鉴于南部山区匪情,县委、县政府决定成立南山办事处,随后成立南山区干队,开始进行剿匪工作。

9月撤销南山办事处,成立南山区署。

10月撤销,建立新丰(丰溪镇前身)、天宝2个区人民政府。

1950年春,天宝区人民政府机关由广龙滩迁张家堰,9月改称第七区公所。

1951年10月区址迁蔡家坝。

1952年1月改称第七区人民政府,7月复名天宝区人民政府。

1954年3月复第七区人民政府。

1955年12月改称天宝区公所。

1956年,全区下设14个乡。

1958年10月撤区建立东方红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

1961年4月复名天宝区公所。

1968年3月成立天宝区革命委员会,下辖8个人民公社革命委员会。

1975年3月撤销天宝区革委会,建立天宝人民公社革命委员会。

1981年1月改称天宝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

1987年9月,撤区并乡,组建天宝乡人民政府。

2002年6月乡镇配套改革,撤销龙滩乡,并入天宝乡。

据同治版《竹溪县志》载:明代以社、里为基层行政单位,在明成化十二年(1476年)后为秦坪社,据92版《竹溪县志》载,清沿袭明制,清朝晚年,因战乱而改制,士人皆踞险结寨而居,为秦坪社南乡,中华民国初,县下设区为九区,1934年为新四区,1941年撤区设乡镇属瓦沧乡、厚向乡,1947年乡镇合并,属桃源乡。

1950年1月桃源解放,建立桃源区人民政府。

8月改称第八区公所。

1952年1月,改称第八区人民政府,5月划出5个乡组建双峰区(向坝乡前身),6月由第八区改称第十区,7月复名桃源区。

1956年4月,桃源、双峰两区合并亦称桃源区。

1958年10月公社化,撤区建制,建立红星、高峰两个人民公社。

1959年1月红星人民公社改为桃源人民会社。

1961年4月复名桃源区,机关驻羊角洞。

1968年9月成立桃源区革命委员会,下辖6个人民公社革命会。

1975年3月,撤销桃源区革命委员会,建立桃源人民公社革命委员会。

1980年,全乡共有27个大队,100个生产队。

1981年1月,改称桃源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

1984年5月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行政社分开建立乡政府的通知》和省、地委的指示精神,与瓦沧人民公社合并,改为桃源区,下辖7个乡。

1987年9月,撤区并乡,成立桃源乡人民政府。

2002年6月6月乡镇配套改革,撤销瓦沧乡,并入桃源乡。

2003年9月,将全乡24个村合并为12个村。

2005年1月将12个村,1个林特场合并。

合并后,全乡辖9个村,46个村民小组。

据同治版《竹溪县志》载:明代以社、里为基层行政单位,在明成化十二年(1476年)后属秦坪社,据92版《竹溪县志》载,清沿袭明制,清朝晚年,因战乱而改制,士人皆踞险结寨而居,为秦坪社南乡,中华民国初,县下设区为九区,1934年为新四区,1941年撤区设乡镇为厚向乡,1947年乡镇合并,为桃源乡。

1952年5月由第八区划出5个乡设立,史称双峰区人民政府。

6月改为第十一区人民政府,7月复称双峰区人民政府。

1954年3月改称第十区人民政府。

1955年12月改称双峰区公所。

1956年4月撤销并入桃源区。

1958年由桃源区分设高峰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

1959年1月改为向坝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

1961年调整公社规模,撤销社区,恢复区建制,4月改称向坝区公所。

1968年3月成立向坝区革命委员会,下辖3个人民公社革委会。

1975年3月,撤销向坝区革命委员会,建立向坝人民公社革命委员会;由原向坝区划出双桥乡级人民公社,建立双桥人民公社。

向坝人民公社革命委员会辖向坝片,大河片,全社蛇14个大队,52个生产队。

1984年5月设区建乡,将向坝公社改为向坝区,辖大河乡、双桥乡、向家坝镇。

1987年9月,撤区并乡,将原向坝区所辖的大河乡、向家坝镇组建为向坝乡人民政府;将原向坝乡所辖的双桥乡划出组建双桥乡人民政府。

2002年6月撤销双桥乡,并入向坝乡,设立双桥办事处。

2005年1月,将向坝乡辖区内的双桥办事处的双桥村、大禾田村划出,由新成立的湖北省十八里长峡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管辖,向坝乡地名沿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