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2023届河南省文明城市[3]

2023届河南省文明城市[3]

  根据《河南省文明城市评选管理办法》,经各省辖市文明委审核推荐,省文明办资格审查,依据2020年、2021年、2022年各城市测评成绩,综合相关单位“负面清单”情况,确定新一届河南省文明城市候选名单。
31、固始县 [河南省信阳市] 拟保留的河南省文明城市
  固始县位于河南东南部,豫皖两省交界处,北临淮河水,南依大别山,县域面积2946平方公里,辖30个乡镇、3个街道办事处,人口185万,是河南省第一人口大县、农业大县、劳务大县,是全省五个加快发展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和十个省直管县之一,先后获得中国金融生态县、中国食品工业强县、中国书法之乡、中国柳编之乡、全国首家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示范区、国家园林县城、国家卫生县城、省级双拥模范县等荣誉称号。固始历史悠久,……。
32、南乐县 [河南省濮阳市] 拟保留的河南省文明城市
  南乐县地处华北平原中部,河南省东北边陲,冀鲁豫三省交界处。地理座标:东径115°0′42″~115°28′40″;北纬35°58′55″~36°22′6″。有大广高速、南林高速、106国道、341国道。县城西去古都安阳82公里;东到鲁西重镇聊城90公里;南距龙乡濮阳40公里,省城郑州266公里;北达首都北京480公里。南乐县东西长40公里,南北宽21公里,版图略呈长方形,总面积624平方公里。四方……。
33、光山县 [河南省信阳市] 拟保留的河南省文明城市
  光山,北临淮河,南依大别山,位于鄂豫皖三省交界,属河南省信阳市,总面积1835平方公里,人口93万,辖23个乡镇(街区)、364个村(社区)。是中央办公厅定点帮扶县。光山是历史古地,有文字可考证历史4000余年。周为弦子封国,始称弦国。隋文帝开皇十八年(598年),更名为光山,沿用至今。光山是司马光的出生地和“司马光砸缸”故事的发生地,境内的净居寺是佛教天台宗的始祖庭。光山是红色土地,属大别山革命……。
34、确山县 [河南省驻马店市] 拟保留的河南省文明城市
  确山县位于河南省南部,淮河北岸,西依桐柏、伏牛两山余脉,东眺黄淮平原,自古就有“中原之腹地,豫鄂之咽喉”之称。全县辖10个镇,3个办事处,总面积1630平方公里,总人口51万人。境内的竹沟镇被誉为“小延安”,曾是抗战时期中共中央中原局、河南省委所在地,刘少奇、李先念、彭雪枫、张震等一大批革命家在这里留下了战斗的足迹。确山历史悠久。汉朝置县,古称朗陵,建县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据县志记载,古朗陵城……。
35、社旗县 [河南省南阳市] 拟保留的河南省文明城市
  社旗县地处南阳盆地东缘,总人口76.9万,县域面积1203平方公里,耕地130万亩,辖14个乡镇、2个街道,257个行政村(社区),先后荣获国家园林县城、国家卫生县城、全国产粮大县、全国法治宣传教育先进县、全国基层中医药先进县、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省级文明城市、全省平安建设优秀县、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全省食品安全示范县、全省万村通客车提质工程示范县等荣誉。历史悠久人文荟萃。社旗县城所在……。
36、扶沟县 [河南省周口市] 拟保留的河南省文明城市
  扶沟县地处豫东平原,隶属河南省周口市,居周口、许昌、开封三地交界,地处郑州一小时经济圈。大广高速、盐洛高速、安罗高速境内交汇;郑合高铁穿境而过,三洋铁路、濮潢铁路正在规划建设,初步形成“三条高速穿境而过、三条铁路连接四方”的大交通格局。扶沟古称桐丘,因境内东有扶亭、西有洧水沟,而改为扶沟,县域面积1173平方公里,耕地114万亩,人口77万。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4.4°C,年降水量……。
37、潢川县 [河南省信阳市] 拟保留的河南省文明城市
  潢川县位于河南省的东南部,信阳市中部,南依大别山,北临淮河,地处豫、鄂、皖三省的连接地带,地处东径114°53′—115°21′,北纬31°52′—32°22′之间。全县辖17个乡镇、4个办事处和1个国有农场,总人口88.24万人,总面积1666.1平方公里。县境东连固始,西靠光山,南接商城,北与息县、淮滨隔淮河相望,为豫东南的中心。潢川县城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名城,一水东流,城分南北,两桥相连,独具……。
38、范县 [河南省濮阳市] 拟保留的河南省文明城市
  范县地处河南省东北部、豫鲁两省交界处,南依黄河,北枕金堤,区位优势独特,是衔接融合环渤海经济圈、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前沿阵地。黄河、金堤河横贯县境,沿黄线长达47公里。西汉初置县,因范水穿城而过得名,迄今已有2200余年历史,是范姓、顾姓、秦姓、姚姓的起源地。古代晋楚“城濮之战”、齐魏“孙庞斗智”、“二十四孝”中的“孝感动天”“子路负米”“芦衣顺母”“恣蚊饱血”等均发生在这里,现有丹朱遗址、闵子骞墓……。
39、延津县 [河南省新乡市] 拟保留的河南省文明城市
  延津,辖4镇6乡3个办事处、339个行政村(居委会)、1个省级先进制造业开发区,总面积886平方公里,总人口52万人。是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国优质小麦产业化示范县、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全国食品工业强县、全国农业全产业链典型县、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全国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先进集体、河南省双拥模范县、河南省文明城市、河南省卫生城市、河南省园林城市、河南省职业教育强县……。
40、西华县 [河南省周口市] 拟保留的河南省文明城市
  西华县处于豫东平原黄泛区腹地,隶属河南省周口市,总面积1194平方公里,耕地110万亩,辖22个乡镇办事处,1个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3个农(林)场,450个行政村(社区),22个民族,97万人。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西华县委、县政府充分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团结带领全县党员干部群众,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研判经济发展大势,紧紧围绕“生态西华、宜……。
41、太康县 [河南省周口市] 拟保留的河南省文明城市
  太康县地处豫东平原,周口市北部,南与淮阳接壤,西与扶沟、西华毗邻,东临商丘市柘城、睢县,北连开封市通许、杞县。全县辖23个乡镇,768个行政村,总面积175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71万亩,总人口148.7万,盛产小麦、棉花,素有银太康之称。太康历史悠久。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有五六千年。夏王太康曾迁都于此,史称阳夏。秦王赢政二十三年(前224年)始置阳夏县,隋文帝开皇七年(587年),改阳夏县为太康县,……。
42、内黄县 [河南省安阳市] 拟保留的河南省文明城市
  内黄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内黄县位于河南省北部,冀、鲁、豫三省交界处,地处黄河故道,因黄河而得名。县域面积1161平方公里,辖10镇7乡1个街道办事处,532个行政村(社区)。汉高祖九年(公元前198年)置县,至今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早在4500年前,华夏人文始祖“三皇五帝”中的颛顼、帝喾二帝和商中宗太戊均建都、建业、建陵于此,是华夏儿女寻根祭祖的圣地,中华民族传统祭祀文化和姓氏文化发源地,中华……。
43、渑池县 [河南省三门峡市] 拟保留的河南省文明城市
  渑池位于河南省西部,是闻名遐迩的人类远祖起源地和举世闻名的仰韶文化发现地,辖6镇6乡,236个行政村,总面积136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5.95万人。渑池是历史悠久的文化之城。秦时置县,延续至今,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人类文明从这里走来,4500万年前,人类远祖在这里繁衍生息;7000年前,仰韶文化在这里氤氲积淀;2000年前,秦赵会盟在这里讴歌英雄;70多年前,红色文化在这里闪耀光辉。刘少奇、……。
44、卫辉市 [河南省新乡市] 拟保留的河南省文明城市
  卫辉市位于黄河北部、太行东麓、卫水之滨,是牧野大战发生地、姜太公故里、中国财神文化之乡、全国科普示范市、中国最佳文化生态旅游城市、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市、全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先进市、中国优秀民族建筑文化传承保护示范城市、河南省历史文化名城、河南省文明城市、省级园林城市、省平安建设先进市。殷商时期为畿内牧野地,西汉高祖二年设置汲县,先后为郡治(汲郡)、州治(卫州)、路治(卫辉路)、府治(卫辉府)和道……。
45、中牟县 [河南省郑州市] 拟表彰的河南省文明城市
  中牟县位于河南省中部偏东,古称圃田、牟州,自西汉初置县以来,已有2200多年历史,是历史上最早的奴隶起义萑苻泽起义、官渡之战发生地,是美男子潘安、民族英雄史可法等历史名士的故乡,隶属郑州市,东西距开封、郑州各30公里,南与新郑市、尉氏县接壤,北濒黄河与原阳县相望。境域南北最大长度55公里,东西最大宽度39公里,总面积917平方公里,人口70万,辖10个乡镇、4个街道,274个行政村。地势西高东低,……。
说明:数据源自网络,部分排名不分先后,如有不同意见,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