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度安徽省森林村庄 |
藏溪村地处榆村乡中部,距乡政府3.5公里,距市区10.5公里。虽地处山区,但交通便利,有公交车可以直达。全村共10个村民小组,390户,1543人,其中农业人口1517人。藏溪村充分发挥茶、毛竹资源优势,鼓励村民大力发展茶叶经济、毛竹经济,开展茶叶、毛竹的加工销售,发展农业经济产业化。改革开放以来,依托靠近黄山市政府所在地的区位优势,大力发展劳务输出经济,劳务输出收入已成为村民主要经济来源。200……。 |
长丰村位于溪口镇西北部,距离镇区15公里,由原长洪村、华丰村合并组建,辖13个村民组475户1475人。该村村两委成员9人,其中大专文化1人,高中文化2人;0党员36人,群团组织健全。全村耕地面积92.4公顷,林地1038.9公顷,水田87公顷,茶园126.4公顷,是一个以林茶生产为主的典型山区村。近年来该村村两委紧紧抓住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一事一议”建设的大好时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实施人……。 |
金山村位于歙县徽城镇东部,距县城8.5公里,包括金山、潘岭脚、金鸡石三个自然村,共264户807人。徽杭高速公路、南大公路以及老徽杭公路穿村而过,是去往歙县旱南及江浙的重要通道。全村现有耕地面积326亩,林地1489亩,经济林240亩,果园210亩,以茶叶、蚕桑等种养业为主导产业。我村是全省“千村百镇示范工程”和全市“抓百村、促千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示范村。作为全市新农村建设示范村,2006……。 |
高山槐棠村是由高山、槐棠两行政村规模区域调整后合并而成的,是北岸镇较为偏僻的、位居高山上的贫困村,现有贫困户35户,贫困人口81人。该村占地5.6平方公里,辖5个自然村、9个村民小组,总户数433户,人口1048人,全村水田220亩、旱地289亩、茶园700亩、桑园497亩、菊园1500亩、林地7335亩,森林覆盖率达82%以上,该村主要以茶、菊及劳务输出为主要经济支柱,2010年人均纯收入520……。 |
文山村地处岔口镇西边的半山腰上,属革命老区村之一,全村辖4个村民小组,288户,792人,建有1个支部,共有31名0党员。农民收入主要来源蚕桑、茶叶、菊花。2005年在上级及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通过农民积极自筹,开通了4.2公里的农村公路,实现了贫困村几代人的夙愿,而后该公路实施了硬化,从而进一步改善了交通环境。2006年实施了扶贫开发整村推进工程,从而大大改善了该村的水、路等基础设施。经过村两……。 |
再走进黄山古村落——里方村。寻里方村名来历诸多说法之来源。从对村民的访问中了解到在村内鲤山自然村中,确有一处罕见的“双池”,该古迹更为神奇,徽州无双。“双池”连在一起如同两枚铜板,“双钱眼”内方外圆,常年各向中街、南街流水入曲至村末。村中流传的古人言:“双池”如钱眼,眼里常流泪,外圆里又方,里方始创名,此乃之解。……。 |
因其管辖村庄为英坑,因此村所处山谷日照时间短,故名阴坑,后雅化为英坑,且村委会驻地于此,故得名英坑村村民委员会。而得名。民国前,属长乐乡,三十三都;民国期间,属方兴乡;解放后,1952年,置英坑乡,英坑村属之,置金竹乡,农合村属之;1961年杞梓里公社成立,英坑村、农合村属之;1972年成立英坑公社;1983年推行农村人民公社改革,英坑村、农合村属之;1992年,英坑乡并入杞梓里镇,英坑村、农合村……。 |
因诸自然村处南源河流域,故名南源村委会,村委会驻地洪家自然村,故得名。民国前,隶二十六都。民国时期属王村区长埠乡。1949年5月属街口区长埠乡。1952年设长陔区,1955年并入王村区,南源村属之。1961年属街口区长陔公社。1983年3月公社改乡,属之。歙县长陔乡南源村是一个革命老区,1935—1937年红军游击队曾经在这里进行革命活动。该村近几年注重美好乡村建设,保持了宜居宜游的原生态环境。这……。 |
和平村地处王街公路边,现有15个村民小组,685户,2533人,1个总支下设3个党支部,党员92名。和平村村部于2000年与学校合建,村部所占面积60㎡左右,其中党员活动室约25㎡,后因计划生育,农家书屋等工作需要,借用学校教室20㎡。拟定新建村部。村主要产业是农业、林业。村集体收入9000元、2010年度人均纯收入6053.4元。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的发展,和平村人民物质生活与精神文明建设逐渐步……。 |
黄口社区位于阳湖镇以东偏北,总面积1.85万平方公里,境内有万方以上山塘2座,即大岭塘和乌坑塘,社区共有山林1600亩。社区有7个村民小组,460余户居民共计1500余人,村民代表31人,社区现有正式党员40人,预备党员2人,黄口以地处黄坑坞水流入新安江之口,故名,1961年建立大队,1966年与兖山大队合并,1969年又与分开,队名一直未变。1983年政社分开,建立乡人民政府后,改建为黄口村民委……。 |
黎阳镇闵口村地处风景秀丽的黄山脚下,新安江畔,名胜古迹鬲山鬲河相望,老屯五路、新屯婺路和鬲山大道在社区的外围构起便利的交通网,区位条件十分优越,是黄山市首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全村总人口1180人,辖8个居民小组,共有党员44人,预备党员2人,入党积极分子2人,社区总面积1.12平方公里,主要经济收入为劳务输出、本地务工、蔬菜种植。2010年村集体可支配收入44万余元,村民年人均纯收入78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