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北白象镇各村社区历史沿革[3]

北白象镇各村社区历史沿革[3]

解放时为蒋家桥村,属长安乡,1956年并入白象乡,1956年公社化时称蒋家桥大队,属万家管理区;1984年政社分设,改称蒋家桥行政村,属万家乡,1992年属北白象镇至今。

"""原金炉村以驻地得名。

1949年5月后为金炉村,属长安乡,I956年划入白象乡;1958年公社化时,成立金炉大队,属万家管理区;1961年属万家公社;1984年政社分设,改称金炉行政村,属万家乡;1992年属北白象镇。

原前星村1949年5月后为前垟村,属长安乡;1956年属白象乡;1958年公社化时,成立前垟大队,属万家管理区;1961年属万家公社;1982年1月因重名,更名为前星大队,1984年政社分设,改称前星行政村,属万家乡;1992年属北白象镇。

""2019年5月,由原金炉村、前星村行政区域合并设立本村。

"。

原桥下村以驻地得名。

辖区1949年5月后为桥下村,属万家乡;1956年划入白象乡;1958年公社化时,成立桥下大队,属万家管理区;1961年属万家公社;1984年政社分设,改称桥下行政村,属万家乡;1992年属北白象镇。

原张家湾村以驻地得名。

1949年5月后为张家湾村,属万家乡;1956年属白象乡;1958年公社化时,成立张家湾大队,属万家管理区;1961年属万家公社;1984年政社分设,改称张家湾行政村,属万家乡;1992年属北白象镇。

2019年5月,由原桥下村、张家湾村行政区域合并设立本村。

原鹤浃村以驻地得名。

辖鹤浃1个自然时。

1949年5月后称鹤浃村,属白象镇;1958年公社化时成立鹤浃大队,属白象管理区;1961年属白象镇公社,1982年属北白象公社;1984年政社分设,称鹤浃行政村,属北白象乡;1985年属北白象镇。

原塘下村以驻地得名。

辖塘下1个自然村。

辖区1949年5月后为塘下村,属白象镇;1958年公社化时,成立塘下大队,属白象管理区;1961年属白象镇公社;1982年属北白象公社;1984年政社分设,改称塘下行政村,属北白象乡;1985年属北白象镇。

2019年5月,由原鹤浃村、塘下村行政区域合并设立本村。

原西刘宅村1949年5月后为石船村,属石北乡;1956年划入白象乡;1958年公社化时,自立刘宅大队,属白象管理区;1961年属白象镇公社;1982年1月因重名,冠以方位词,名西刘宅大队,属北白象公社;1984年政社分设,改称西刘宅行政村,属北白象乡;1985年属北白象镇。

和商量桥、赖宅、后岸等村分辖1个自然村。

原后岸村驻地在石船河北岸,故名后岸。

1949年5月后为石船村,属石北乡;1956年划入白象乡;1958年公社化时,自立后岸大队,属白象管理区;1961年属白象镇公社;1982年属北白象公社;1984年政社分设;改称后岸行政村,属北白象乡;1985年属北白象镇。

和商量桥、西刘宅、赖宅等行政村分辖1个自然村。

原商量桥村以桥名村,古时石船和楼桥两地村民经常在桥上商议大事,故桥名商量桥,并以桥名村。

1949年5月后为石船村,属石北乡;1956年并入白象乡;1958年公社化时成立商量桥大队,属白象管理区;1961年属白象镇公社;1982年属北白象公社;1984年改称商量桥行政村,属北白象乡;1985年属北白象镇。

和西刘宅、赖宅、后岸等行政村分辖1个自然村。

2019年5月,由原西刘宅村、后岸村、商量桥村行政区域合并设立本村。

原中垟田村1949年5月后为垟田村,属豹屿乡;1956年属白象乡;1958年公社化时分村建队,该队居中称中垟田大队,属三山管理区;1961年属三山公社;1984年政社分设,改称中垟田行政村,属三山乡;1992年属北白象镇。

与上垟田、东垟田二行政村及豹屿、盈仓二捕捞队分辖垟田1个自然村。

原上垟田1949年5月后为垟田村,属豹屿乡;1956年属白象乡;1958年公社化时分村建队,本队称上垟田大队,属三山管理区;1961年属三山公社;1984年政社分设,改称上垟田行政村,属三山乡;1992年属北白象镇。

与中垟田、东垟田二行政村及豹屿、盈仓二捕捞队分辖垟田1个自然村。

原东垟田村1949年5月后为垟田村,属豹屿乡;1956年属白象乡;1958年公社化时分村建队,该队处村东,故称东洋田大队,属三山管理区;1961年属三山公社;1984年政社分设,改称东垟田行政村,属三山乡;1992年属北白象镇。

与上垟田、中垟田等村委会及豹屿、盈仓捕捞队分辖垟田一个自然村。

原豹屿捕捞村以山前自然村中有一形似豹的屿而得名。

1955年成立豹屿渔业社;1956年属白象乡;1958年改称豹屿捕捞队,属三山管理区;1961年属三山公社;1984年政社分设,仍称豹屿捕捞队,属三山乡。

与上垟田、中垟田、东垟田等村委会及盈仓捕捞队分辖垟田1个自然村。

2019年5月,由原中垟田村、上垟田村、东垟田村、豹屿捕捞村行政区域合并设立本村。

原万仓村以所辖自然村万丈埭、仓下组合得名。

1949年5月后称仓下村,属豹屿乡;1956年属白象乡;1958年公社化时成立仓下大队,属三山管理区;1961年属三山公社;1982年1月因重名,以该队原系仓下、万丈埭二村所成,故各取一字更名为万仓大队;1984年政社分设,改称万仓行政村,属三山乡;1992年属北白象镇。

原盈仓捕捞村以取义“仓有盈余”而名。

1955年组织渔业互助组,属白象乡;1958年公社化时,仓下与垟田两个渔业队合并称盈仓捕捞队,属三山管理区;1961年属三山公社;1984年政社分设,称盈仓捕捞队村;1992年属北白象镇。

与上垟田、中垟田、东垟田等行政村及豹屿捕捞队分辖垟田1个自然村。

2019年5月,由原万仓村、盈仓捕捞村行政区域合并设立本村。

原前方村1949年5月后为山前村,属豹屿乡;1956年属白象乡;1958年公社化时,成立山前大队,属三山管理区;1961年分村建队时,因地处山前村的右前方,故称前方大队,属三山公社;I984年政社分设,改称前方行政村,属三山乡;1992年属北白象镇。

与中方、后方、小方村分辖山前1个自然村。

原中方村1949年5月后为山前村,属豹屿乡;1956年属白象乡;1958年公社化时成立山前大队,属三山管理区;1961年分村建队时,因处山前村中部,取名中方大队,属三山公社;1984年政社分设称中方村,属三山乡;1992年属北白象镇。

与后方、小方、前方村分辖山前1个自然村。

2019年5月,由前方村、中方村行政区域合并设立本村。

"原前五宅村以驻地得名。

1949年5月后称前五宅村,属三山乡;1956年属白象乡;1958年公社化时成立前五宅大队,属三山管理区;1961年属三山公社;1984年政社分设,改称前五宅行政村,属三山乡。

辖1个自然村。

原七宅村以驻地得名。

1949年5月后称七宅村,属三山乡;1956年属白象乡;1958年公社化时成立七宅大队,属三山管理区;1961年属三山公社;1984年政社分设,改称七宅行政村,属三山乡;1992年属北白象镇。

辖七宅1个自然村。

原三房村以驻地得名。

1949年5月后称三房村,属长安乡;1956年属白象乡;1958年公社化时成立三房大队,属三山管理区;1961年属三山公社;1984年政社分设,改称三房行政村,属三山乡;1992年属北白象镇。

辖1个自然村。

""2019年5月,由原金炉村、前星村行政区域合并设立本村。

"。

"""原新皇岙村1949年5月后称皇岙村,属茗屿乡;1956年属磐石乡;1958年公社化时成立皇岙大队,属茗屿管理区;1961年属茗屿公社;1982年1月因重名,更名为新皇岙大队;1984年政社分设,改称新皇岙行政村,属茗屿乡;1992年属北白象镇。

辖皇岙1个自然村。

原陈家桥村以驻地得名。

1949年5月后为桥头村,属茗屿乡;1956年属磐石乡;1958年公社化时并入皇岙大队,属茗屿管理区;1961年又划出成立桥头大队,属茗屿公社;1982年1月因重名,以挢名村,更名为陈家桥;1984年政社分设,改称陈家挢行政村,属茗屿乡;1992年属北白象镇。

辖陈家桥1个自然村。

原新桥村以驻地得名。

1949年5月后称新桥村,属茗屿乡;1956年属磐石乡;1958年公社化时并入皇岙大队,属茗屿管理区;1961年又划出成立新桥大队,属茗屿公社;1984年政社分设,改称新桥行政村,属茗屿乡;1992年属北白象镇。

辖新桥1个自然村。

原高西村以驻地在高岙村西首得名。

1949年5月后称髙岙村,属茗屿乡;1956年属磐石乡;1958年公社化时成立高岙大队,属茗屿管理区;1961年以方位分为高东、高中、高西三大队,该队称高西大队,属茗屿公社;1984年政社分设,改称高西行政村,属茗屿乡;1992年属北白象镇。

与高中、高东行政村分辖高岙1个自然村。

原高东村以驻地在髙岙村东部得名。

原与高中、高西同属高岙村,1961年分为三个大队,该队称髙东,属茗屿公社;I984年政社分设,改称高东行政村,属茗屿乡。

与高西、高中行政村分辖高岙1个自然村。

原高中村以驻地在高岙村中部得名。

原与高东、高西同属高岙村,1961年以方位分村,称高中大队,属茗屿公社;1984年政社分设,改称高中行政村,属茗屿乡;1992年属北白象镇。

与高东、高西行政村分辖高岙1个自然村。

2019年5月,由原新皇岙村、陈家桥村、新桥村、高西村、高东村、高中村行政区域合并设立本村。

"。

原前黄村以驻地得名。

1949年5月后为前黄村,属石北乡;1956年属磐石乡;1958年公社化时成立前黄大队,属茗屿管理区;1961年属茗屿公社;1984年政社分设,改称前黄行政村,属茗屿乡。

辖前黄1个自然村。

原双庙村因村的两端各建有庙宇,故以双庙名村。

1949年5月后为双庙村,属石北乡;1956年属磐石乡;1958年公社化时成立双庙大队,属茗屿管理区;1961年属茗屿公社;1967年改称红湖大队;1982年1月复名双庙大队;1984年政社分设,改称双庙行政村,属茗屿乡;1992年属北白象镇。

辖双庙1个自然村。

原楼桥村村东河边曾有一高大樟树,枝杈层层,形似楼阁,下有粗枝伸过河心,如—木桥,上楼下桥,故名村楼桥,为书写简便,曾讹为牛桥。

1949年5月后为牛桥村,属石北乡;1956年并入磐石乡;1958年公社化时成立牛桥大队,属茗屿管理区;1961年属茗屿公社;1982年1月更名为楼桥大队,I984年政社分设,改称楼桥行政村,属茗屿乡;1992年属北白象镇。

辖牛桥1个自然村。

2019年5月,由原前黄村、双庙村、楼桥村,合并设立本村。

原前潘垟村以驻地得名。

1949年5月后为前潘垟村,属石北乡;1956年属磐石乡;1958年公社化时成立前潘垟(俗简称前潘)大队,属茗屿管理区;1961年属茗屿公社;1984年政社分设,改称前潘行政村,属茗屿乡;1992年属北白象镇。

辖前潘垟1个自然村。

原后潘垟村以驻地得名。

1949年5月后称后潘垟村,属石北乡;1956年属磐石乡;1958年公社化时成立后潘大队,属茗屿管理区;1961年属茗屿公社;1984年政社分设,改称后潘行政村,属茗屿乡。

辖1个自然村。

2019年5月,由原前潘垟村、后潘垟村行政区域合并设立本村。

原西斜村以驻地得名。

1949年5月后为西斜村,属万家乡;1956年并入白象乡;1958年公社化时,成立西斜大队,属万家管理区,1961年东斜划出另立大队,仍称西斜大队,属万家公社;1984年政社分设,改称西斜行政村,属万家乡。

辖1个自然村。

原东斜村以驻地得名。

1949年5月后为西斜村,属万家乡;1956年并入白象乡;1958年公社化时,成立西斜大队,属万家管理区,1961年从西斜大队划出,自立东斜大队,属万家公社;1984年政社分设,改称东斜行政村,属万家乡;1992年属北白象镇。

辖东斜1个自然村。

原下庠村以驻地得名。

1949年5月后为下庠村,属万家乡;1956年并入白象乡;1958年公社化时,成立下庠大队,属万家管理区;1961年属万家公社;1984年政社分设,改称下庠行政村,属万家乡;1992年属北白象镇。

辖下庠1个自然村。

原涂岙村以驻地得名。

1949年5月后为涂岙村,属万家乡;1956年并入白象乡;1958年公社化时,成立涂岙大队,属万家管理区;1961年属万家公社;1984年政社分设,改称涂岙行政村,属万家乡;1992年属北白象镇。

辖涂岙1个自然村。

2019年5月,由原西斜村、东斜村、下庠村、涂岙村行政区域合并设立本村。

原水塔头村以驻地得名。

1949年5月后为水塔头村,属万家乡;1956年属白象乡;1958年公社化时,与塘上、西垟合并成立水塔头大队,属万家管理区;1961年属万家公社;1962年塘上、西洋划出另立大队,该队仍称水塔头大队;1984年政社分设,改称水塔头行政村,属万家乡;1992年属北白象镇。

辖水塔头1个自然村。

原西垟村以驻地得名。

1949年5月后为西垟村,属万家乡;1956年属白象乡;1958年公社化时,与塘上、水塔头合并成立水塔头大队,属万家管理区;1961年属万家公社;1962年从水塔头大队划出另立西垟大队;1984年政社分设,改称西垟行政村,属万家乡;1992年属北白象镇。

辖西垟1个自然村。

原塘上村以驻地得名。

1949年5月后为塘上村,属万家乡;1956年属白象乡;1958年公社化时,与西洋、水塔头合并,成立水塔头大队,属万家管理区;1961年属万家公社;1962年从水塔头大队划出,自立塘上大队;1984年政社分设,改称塘上行政村,属万家乡;1992年属北白象镇。

辖塘上1个自妹村。

2019年5月,由原水塔头村、西垟村、塘上村行政区域合并设立本村。

原洪渡桥村以驻地得名。

1949年5月放后为洪渡桥村,属茗西乡;1956年并入白象乡;1958年公社化时,成立洪渡桥大队,属白象管理区;1961年属白象公社;1982年属北白象公社;1983年属洪渡桥公社;1984年政社分设,改称洪渡桥行政村,属洪渡桥乡;1992年属北白象镇。

辖洪渡桥1个自然村。

原坂塘村以驻地得名。

1949年5月后为坂塘村,属茗西乡;1956年并入白象乡;1958年公社化时,成立坂塘大队,属白象管理区;1961年属白象公社;1982年属北白象公社;1983年属洪渡桥乡;1992年属北白象镇。

辖坂塘1个自然村。

原下安村以驻地得名。

1949年5月后为下安村,属茗西乡;1956年并入白象乡;1958年公社化时,成立下安大队,属白象管理区;1961年属白象公社;1982年属北白象公社;1983年属洪渡桥公社;1984年政社分设,改称下安行政村,属洪渡桥乡;1992年属北白象镇。

辖下安1个自然村。

2019年5月,由原洪渡桥村、坂塘村、下安村行政区域合并设立本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