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茶地镇各村社区历史沿革

茶地镇各村社区历史沿革

约五百年前的明代,梁氏祖先到此开基,接着温姓,黄姓祖先到此开基;清属胜运里;民国时属茶境乡久泰保(由久泰、千龙、上甘塘合并组成);1949年解放初属久泰村,1953年至1955年7月属久泰乡(辖千龙、上甘塘、久泰三个村);1956至1958年5月并入六牌乡,设作业组属六牌乡久泰高级社;1958年公社化,设生产队属红旗公社茶地管理区(久泰、千龙、上甘塘合为一大队);1959年改称庐丰公社久泰大队;1961年称庐丰工委茶地公社千龙大队;1968年称茶地公社革委会千龙大队革领组;1980年称茶地公社管委会千龙大队管委会;1984年称茶地乡千龙村民委员会;2015年,撤乡设镇,称茶地镇千龙村民委员会;辖:千龙1个自然村6个村民小组。

古时有阙、梁、钟三姓,现存钟姓,钟姓于南宋初期,迁九寨;明、清属胜运里;民国时属久泰保(由久泰、千龙、上甘塘合并组成);1949年解放初为久泰村;1953年至1955年7月,设久泰乡,辖千龙、上甘塘、久泰三个村;1956年并入六牌乡,设久泰高级社;1958年10月公社化,称红旗公社茶地管理区久泰大队(包括千龙、上甘塘);1959年改称庐丰公社久泰大队;1961年6月称庐丰工委茶地公社久泰大队;1968年称茶地公社革委会久泰大队革领组;1980年称茶公社管委会久泰大队管委会;1984年称茶地乡久泰村民委员会;2015年,撤乡设镇,称茶地镇久泰村民委员会。

辖:久泰、上甘塘2个自然村12个村民小组。

村委会驻地:久泰自然村。

民国时为横岗乡大燮保;1949年解放初为茶境区大燮村;1953年称封山乡(由大燮、官山、元康、高屋合并组成)大燮村;1956年设大燮高级社;1958年公社化,称红旗公社大燮大队;1959年改称庐丰公社大燮大队;1961年称庐丰工委茶地公社大燮大队;1965年称茶地公社大燮大队;1968年称茶地公社革委会大燮大队革领组;1980年称茶地公社管委会大燮大队管委会;1984年称茶地乡大燮村民委员会;2015年,撤乡设镇,称茶地镇大燮村民委员会。

辖老寨、联盟、沙塘、石下、维井、余屋、砚下、塘连、盘龙、联背、庄坑、维上、新寨13个自然村11个村民小组,村委会驻地:沙塘自然村。

民国时属茶境乡官山保(由高关山、庄坑,官山合并组成);1949年解放初属茶境区官山村;1953年属封山乡(由大燮、官山,元康,高屋合并组成);1956年划入茶地乡,设高级社;1958年公社化,属红旗公社官山大队;1959年改称庐丰公社官山大队;1961年属庐丰工委茶地公社官山大队;1965年属茶地公社官山大队;1968年属茶地公社革委会官山大队革领组;1980年从官山大队划出高屋,称茶地公社管委会高屋大队管委会;1984年称茶地乡高屋村民委员会;2015年,撤乡设镇,称茶地镇高屋村民委员会。

辖:高屋1个自然村6个村民小组。

村委会驻地:高屋自然村。

民国时属茶境乡官山保(由高关山、庄坑,官山合并组成);1949年解放初属茶境区官山村;1953年属封山乡(由大燮、官山,元康,高屋合并组成);1956年划入茶地乡,设官山高级社;1958年公社化,属红旗公社茶地管理区官山大队;1959年改称庐丰公社官山大队;1961年称庐丰工委茶地公社官山大队;1965年称茶地公社官山大队;1968年称茶地公社革委会官山大队革领组;1980年划出高屋,称茶地公社管委会官山大队管委会;1984年称茶地乡官山村民委员会,2015年,撤乡设镇,称茶地镇官山村民委员会。

原辖新官山、老官山二个自然村,2014年底整村搬迁,迁至集镇附近樟上窝里。

现辖:樟上窝里移民新村1个居民点7个村民小组。

村委会驻地:樟上窝里移民新村。

民国时属茶境乡沂溪保;1949年解放初属茶境区六牌村;1953年属东一区茶地乡;1958年公社化,属红旗公社六牌大队;1959年改称庐丰公社六牌大队;1961年属庐丰工委茶地公社六牌大队;1965年属茶地公社六牌大队;1968年称茶地公社革委会茶地大队革领组;1980年为茶地公社管委会茶地大队管委会;1984年称茶地乡茶地村民委员会;2015年,撤乡设镇,称茶地镇茶地村民委员会。

辖:沂溪、村尾、新圩、店前、老坪5个自然村12个村民小组,村委会驻地:新圩自然村。

民国时属茶境乡沂溪保;1949年解放初为茶境区调和村;1953年属东一区茶地乡;1958年公社化,称红旗公社调黄大队;1959年改称庐丰公社调黄大队;1961年称庐丰工委茶地公社调黄大队;1968年称茶地公社革委会调黄大队革领组;1980年称茶地公社管委会调黄大队管委会;1984年称茶地乡调和村民委员会;2015年,撤乡设镇,称茶地镇调和村民委员会。

辖:调和、黄竹墩2个自然村4个村民小组,村委会驻地:调和自然村。

民国时属茶境乡樟树保;1949年解放初为茶境区樟树乡下科村;1953年属东一区樟树乡;1956年称下科高级社;1958年公社化,称红旗公社下科大队;1959年改称庐丰公社下科大队;1961年称庐丰工委茶地公社下科大队;1968年称茶地公社革委会下科大队革领组;1980年称茶地公社管委会下科大队管委会;1984年称茶地乡下科村民委员会;2015年,撤乡设镇,称茶地镇下科村民委员会;辖下科1个自然村3个村民小组,村委会驻地:下科自然村。

民国时为茶境乡樟树保;1949年解放初为茶境区樟树乡樟树村;1953年为东一区樟树乡;1956年称樟树高级社;1958年公社化,称红旗公社樟树大队;1959年改称庐丰公社樟树大队;1961年称庐丰工委茶地公社樟树大队;1965年称茶地公社樟树大队;1968年称茶地公社革委会樟树大队革领组;1980年称茶地公社管委会樟树大队管委会;1984年称茶地乡樟树村民委员会;2015年,撤乡设镇,称茶地镇樟树村民委员会。

辖:樟树洋、罗田坝、高洋甫3个自然村4个村民小组,村委会驻地:樟树洋自然村。

清乾隆二十二年时进士李梦登改称翁家基,属胜运里;民国时属茶境乡樟树保;1949年解放初为茶境区樟树乡翁基村;1953年为东一区樟树乡翁基村;1956年称翁基高级社;1958年公社化,为红旗公社翁基大队;1959年改称庐丰公社翁基大队;1961年称庐丰工委茶地公社翁基大队;1965年称茶地公社翁基大队;1968年称茶地公社革委会翁基大队革领组;1980年称茶地公社管委会翁基大队管委会;1984年称茶地乡翁基村民委员会;2015年,撤乡设镇,称茶地镇翁基村民委员会。

辖翁基1个自然村8个村民小组,村委会驻地:翁基自然村。

相传约四五百年前此地有人居住;清属胜运里;民国时属茶境乡樟树保;1949年解放初为茶境区竹马村;1953年为东一区樟树乡竹马村;1956年称竹马高级社;1958年公社化,称红旗公社竹马大队;1959年改称庐丰公社竹马大队;1961年称庐丰工委茶地公社竹马大队;1965年称茶地公社竹马大队;1968年称茶地公社革委会竹马大队革领组;1980年称茶地公社管委会竹马大队管委会;1984年称茶地乡竹马村民委员会;2015年,撤乡设镇,称茶地镇竹马村民委员会。

辖:竹马1个自然村3个村民小组,村委会驻地:竹马自然村。

民国时属茶境乡连科保;1949年解放初为茶境区连科村;1953年为东一区樟树乡连科村;1958年公社化,属红旗公社连科大队;1959年改称庐丰公社连科大队;1961年属庐丰工委茶地公社连科大队;1965年属茶地公社连大队;1968年属茶地公社革委会连科大队革领组;1980年属茶地公社管委会连科大队管委会;1984年从连科大队划出上、下连科,称茶地乡上连科村民委员会,2015撤乡设镇,称茶地镇上连科村民委员会;辖:墓岗、瑶前、神树下、陈坑、田竹坑5个自然村5个村民小组,村委会驻地:墓岗自然村。

民国时属茶境乡连科保;1949年解放初属茶境区樟树乡连科村;1953年属东一区樟树乡;1956年属连科高级社;1958年公社化,属红旗公社连科大队;1959年改称庐丰公社连科大队;1961年属庐丰工委茶地公社连科大队;1968年属茶地公社革委会连科大队革领组;1980年从连科大队划出,称茶地公社管委会下连科大队管委会;1984年称茶地乡下连科村民委员会;2015年,撤乡设镇,称茶地镇下连科村民委员;会辖:坝尾、下塅、上屋组3个自然村3个村民小组,村委会驻地:坝尾自然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