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渑池县各街道乡镇历史沿革

渑池县各街道乡镇历史沿革

唐贞观元年(627)徙谷州及渑池治于此,为历代县城。

明属城东、城西里。

清属城中、城东、城西里。

民国初属中区。

1931年属一区中山镇。

1945年属城关镇。

1955年属城关中心乡的城关乡、高店乡。

1958年由人民、先锋、光明、幸福、会盟等高级社组成城关公社。

1964年复城关镇。

1975年改为城关公社。

1983年复城关镇。

清属西三、四里,南五里。

1927年属西区。

1937年属第一区英豪镇,忠爱、信义乡、自阜镇。

1947年属第二区。

1955年设英豪中心乡。

1958年成立英豪公社。

1984年改设英豪乡。

1990年撤销英豪乡,改置英豪镇。

清属西五里。

1927年属西区。

1937年属第一区信义乡。

1943年属第五区。

1947年属二区。

1955年属杜家中心乡的杜家乡、坡寨乡。

1958年属英豪公社。

1960年从英豪、坡头两公社划分部分大队,组成张村矿区公社。

1984年改设张村乡。

1995年撤销张村乡,置张村镇。

清属东三、四、五里。

1927年属东区。

1937年属二区的义昌镇、涧源乡。

1945年属二区。

1947年属四区。

1955年属刘村中心乡柳庄、石盆乡。

1958年属仁村公社。

1961年分出德厚、柳庄两个公社。

1962年柳庄、德厚两社合并为德厚公社,后改为洪阳公社。

1970年成立义马矿区,将千秋公社的义昌、堡后、崤店、胡坑、吴庄五个大队并入该社。

1984年改设洪阳乡。

1999年撤销洪阳乡,置洪阳镇。

清属南三、四里。

1927年属南区。

1937年属第二区民智、民义乡。

1947年属第三区。

1955年属天池中心乡。

1958年属笃忠公社。

1961年属笃忠区天池公社。

1962年撤区属天池公社。

1965年属笃忠公社。

1975年由笃忠公社析设天池公社。

1984年改设天池、笃忠2乡。

1999年撤销天池乡,置天池镇。

2005年笃忠乡并入天池镇。

清属城中、城西、城北和北一里。

民国初属陕县北区。

1937年属一区的风仪、伯况、月川、平乐乡。

1945年属一区。

1955年属城关中心乡。

1958年属城关公社。

1975年由城关公社析设庄子公社。

1982年改为仰韶公社。

1984年改设仰韶乡。

2005年西阳乡并入仰韶乡。

2010年撤销仰韶乡,改置仰韶镇。

清属东二、四里。

1927年属东区。

1937年属第二区仁村镇、涧源乡。

1945年属四区。

1955年属仁村中心乡。

1958年属仁村公社。

1984年改设仁村乡。

清属城中、城南里。

1927年属中区。

1937年属第一区的振民、泉源乡。

1945年属第四区。

1947年属一、二、三区。

1955年属南段村中心乡。

1958年属西村、城关公社。

1975年析原西村公社北部10个大队,城关镇南部4个大队成立果园公社。

1984年改设果园乡。

2005年西村乡并入果园乡。

清属西二、五里。

1927年属西区。

1937年属第一、三区的信义、凤仪乡。

1945年属第五、六区。

1947年属二区。

1955年属杜家中心乡的白浪、三化沟乡、坡寨乡。

1958年属张村公社。

1975年析张村、坡头两公社部分大队设陈村公社。

1984年改设陈村乡。

2005年池底乡并入陈村乡。

清属城北里,北一、二、三里。

1927年属中区、北区。

1937年属第三区韶西镇、凤仪乡。

1945年属第六区。

1947年属二、五区。

1951年属第六区。

1955年属坡头中心乡。

1958年成立坡头公社。

1984年改设坡头乡。

清属北三里。

1927年属北区。

1937年属第三区双龙乡。

1947年属五区。

1955年属段村中心乡。

1958年成立段村公社。

1984年改设段村乡。

金属利津县。

清设巡检司,属北四、五里。

1927年属北区。

1937年属第三区岱嵋乡、利津镇。

1948年后属第五区(上涧区)。

1958年撤区,属段村公社。

1961年析段村公社成立南村公社。

1984年改设南村乡。

说明:数据源自网络,部分排名不分先后,如有不同意见,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