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大碶街道各村社区地名由来[3]

大碶街道各村社区地名由来[3]

1950年成立高级社时,保留三个初级社各首字“新”,加“和”字为社名,后沿用原社名而得村名。
以村委会驻地得名。有石秃山,石岩毕露,山下有潭,清澈见底,谓之“湫”,山水相交,故名石湫。
相传俞、王两姓祖上系好友,先后居住此地,王姓在俞姓稻场上建房,故名。
村民明洪武十八年(1385)从慈溪徐洋迁入,为缅怀故土,故仍以徐洋作村名,沿用至今。以村委会驻地得名。
邬姓沿河建居,因地处要冲,道路狭窄,故名。以村委会驻地得名。
古址地势低洼且常有海潮侵入,形成沼泽、湖、河纵横,乐姓迁入后,围塘垦田,建屋成村,称之“湖塘”,村以此得名。
村内原有新安庙,村以庙得名。
相传过去有一柴姓官员,曾载此建楼房,后村以柴楼称之。
该地东有牡丹岩流溪,西有羊山下溪坑,两溪之间山青水秀,故美其名曰嘉溪。
位于育王岭下,西面有育王寺,寺内释迦牟尼耳饰有“左璎珞、右宝幢”之说。
因位于莘峰庙以北,育王山,好顺岭以西之山口,故名莘岙。
旧时沿山林木茂盛,山下田野平坦,从平川望去,林从此起,故名林头方。村以此得名。
1956年成立高级社时,取名先锋后沿作村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