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戴村镇各村社区历史沿革[2]

戴村镇各村社区历史沿革[2]

2005年5月村规模调整时原陆家、孙家、石盖、畈里4个村合并为大石盖村,名称一直沿用至今。

1961年7月恢复区建制,缩小公社行政区域并撤销管理区,新建立永兴桥人民公社,当时的石马头生产大队、石盖坞生产大队均属永兴桥人民公社;1969年2月实行撤区并社,永兴桥人民公社有10个大队划归浦南人民公社,现村原2个大队又归属浦南人民公社;1971年2月调整公社规模,组建永兴人民公社,现村的2个大队又隶属永兴人民公社;1984年5月,建立乡政府,下设村民委员会,现村属永兴乡,分别为石马头村、石盖坞村,并各自成立村民委员会;1992年5月,实行撤区扩镇并乡,永兴乡并入戴村镇,现村属戴村镇;2005年5月村规模调整时石马头、石盖坞两村合并建立新的石马头村。

1961年7月,恢复区建制,缩小公社行政区域,并撤销管理区,村属永兴桥人民公社;1969年实行撤区并社,永兴桥公社10个大队划归浦南公社,村归属浦南人民公社;1971年2月又调整公社规模,组建永兴人民公社,村属永兴人民公社;1984年5月,设立乡政权,建立乡政府,乡以下为村,村隶属永兴乡,时为河上桥村、杨家桥村及后马湖村;1992年5月17日,实行撤区、扩镇、并乡,永兴乡划入戴村镇,村属戴村镇;2005年5月上述三村合并建立河杨湖村。

2005年5月村规模调整时由溪河、戴家山、下方三个村合并而成立。

1961年属戴村人民公社,分别为戴村大队、后郑大队;1984年5月,改变政社合一体制,设立乡、村建制,现村属戴村乡,戴村、后郑两村分别成立村民委员会;2005年5月村规模调整时,戴村、后郑两村合并建立新的戴村村。

1961年7月恢复区建制,缩小公社规模,撤消管理区,组建永兴人民公社,村属永兴桥公社,时为西周、东周、何童埠3个大队;1969年2月实行撤区并社,现村域划归浦南公社管辖;1971年2月再次调整公社规模,组建永兴人民公社,村又隶属永兴人民公社;1984年5月设立乡、村建制,村属永兴乡,时为西周村,东周村、何童埠村,并分别成立村民委员会;1992年5月撤消区建制,调整镇、乡规模,将永兴乡划入戴村镇,村属戴村镇;2005年5月村规模调整,三村合并建立东风村。

1961年7月恢复区建制,缩小公社行政区域并撤销管理区,建立永兴桥人民公社,现村属永兴桥人民公社,时名为建民生产大队(即后来的积堰山村)、马鞍生产大队、冗里生产大队;1969年2月实行撤区并社,现村划归义桥人民公社;1971年2月再次调整公社规模,组建永兴公社,现村三个大队隶属永兴公社;1984年5月建立乡政府,下设村民委员会,现村隶属永兴乡,分别为积堰山村、马鞍村、冗里村,并各成立村民委员会;1992年5月萧山市实行撤区、扩镇、并乡,永兴乡并入戴村镇,村属戴村镇;2005年5月村规模调整,积堰山、马鞍、冗里三村合并建立永富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