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关,白语为耳国,意为下边的关口,下关一名,乃因关隘地形取意,故而得名。 [详细] |
太和,白语“岛鹅”,“岛”是“太”的意思,“鹅”是“村”的意思。《新唐书・南蛮传》记载“夷语山坡陀为‘和’,和在城中,尊之日‘太’,城因以名,故称‘太和城’”,大和城原为河蛮(白族的先民)在太和村西所建的城邑,太和城是南诏前期的都城,唐开元25年(公元737年),南诏王皮逻阁置阁在唐王朝的支持下攻占太和城,次年(公元738年)以太和城为都城,建立南诏政权,直到唐大历14年(公元779年),南诏王异牟寻迁都羊咀咩城止(今大理古城西)。历时42年。“太和”一名沿用至今,取太平和谐之意。 [详细] |
满江为白语演化,据称该地曾为养马多的地方,因过云波罗江流经村中,终年水满,故而得名。 [详细] |
凤仪镇因境内有三耳山,又名凤仪山,似一支两翼如凤来仪,取"有凤来仪"之意,故称"凤仪"。 [详细] |
海东镇因境域位于洱海之东而得名。 [详细] |
挖色镇原名海边邑,后因在附近山上挖出有色矿物染料更名为挖色。 [详细] |
明初期,有军队分两部驻在茫涌溪畔开垦荒地,分别叫上营和下营。上营的官兵主要来自南京应天府柳树湾,下营的官兵主要来自南京应天府石板桥。官兵怀念故乡,取“柳树湾”的“湾”字,“石板桥”的“桥”字,合在一起叫“湾桥”,以为纪念故乡。 [详细] |
相传南诏丰佑时期(820年),为修建三塔寺搭建了一座桥,桥一直绵延至现银桥镇,因此当时银桥镇被称其为“塔桥”,后更名为“银桥”。 [详细] |
因位于苍山第一峰云弄峰下,龙首关外,与下关龙尾关相呼应,故而得名上关。 [详细] |
太邑彝族乡因居民祖先从对面的漾濞县邑头村迁来,后生活安居乐业,为纪念故地,取名“泰邑”,后改“泰为“太”,故名太邑。 [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