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大渠街道各村社区地名由来

大渠街道各村社区地名由来

驻地位于金色家园小区,负责金色家园社区事务管理工作的基层群众自治组织。
寺北村原名“寺北曲村”。1965年社教运动中经各方面建议,为了通信及群众各方面的方便报上级批准更名为寺北村。寺北曲村的来历:唐玄宗年间有一大将,名曲环,安邑人,喜兵法,善骑射,天宝中从哥舒翰讨吐蕃。授果毅别将、安系山反,守邓州,与中将讨史朝义平河北,大历中数破吐蕃,威名大振,封晋昌郡王,卒司空。曲环为了福泽恩惠一方,弘扬佛法,看中了这块灵地,贞元五年(789)年由陈、许等州节度史在这里建造一个15000多平米的宏伟古刹——“报国寺”请来了德高望重深通佛学医学的一代高僧“泛舟禅师”(李治孙)二位结为挚友,形影不离,淡茶阔论天下事,各排兵马好下棋,高僧棋艺高超,曲环总是败局,后高僧将棋艺秘传曲环,为了交往便利,曲环就在报国寺北择地而居,迁来了全家三百余口人,取名“寺北曲村”。
大渠村,又名大(tuo)村。为中心低洼地带,每逢雨季发洪水,四邻洪水皆绕村四周而过,经村南渠汇入运城姚暹渠,因而得名“大渠村”,一直沿用至今。
据说古代有位姓董的高级将领,不幸重伤,不能随伍,便就地养伤,将他养伤的地方起名叫做董家营,在他把伤养的快好时,为奖励他的两个得力干将,分别让他们两住到他的西北和西南方向,居住在西南方向的就起名为南张村,居住在西北的就叫做北张村。
羊驮寺村旧名观音寺,金太和4年(1204),乡人在村东寺院挖出几个石羊,传说由石羊驮着寺院,羊驮寺村名即由此而来。
“先有长条李,后有潞村城”,指先有南李村,后有运城。据清乾隆54年(1789)《河东盐法备览》记载:“运城出境的盐道共十五条,”其中临晋道、猗氏道从南李村通过,故先祖将此地称为“长条李”,清朝年间有一位三品道引官——李二虎在此地统管盐商,村内有座娘娘庙,庙里有个宝秤,夜间称东西就会发出熠熠光彩,而且斤两丝毫不差,因而四面八方的盐商都慕名来到这里。因长条里在娘娘庙南边,李二虎因此将长条李改叫为“南李村”。
原名北李村,又称“长条李”。最早因程家庄只有一条巷道通东西,且大多数为李氏家族,得名“长条李”,简称李村。后因位于南李村北,为使两村不易混淆,改为“北李村”。20世纪30年代,该村程氏家族势大,借势更名为程家庄。至50年代中末期,程家庄被人们认可,70年代初期,正式更名为程家庄。
相传本地远古时期四周都是湖泊,孙氏人家最早在此居住,以修造船只和捕鱼为生,被称为孙坞,后来湖泊逐渐减少,陆地面积不断增加,迁来此地居住的人家越来越多,地域也不断扩大,为了区分,根据地理位置分为东、西、南、北四个孙坞。此地处于南部故称南孙坞。
相传,本地秦汉时期,四周都是湖泊,小丘长有茂密的松树,当地人称为坞。又因孙氏人家最早居此,以修造船只和捕鱼为生,故称为孙坞。后来湖泊逐渐减少,陆地面积不断增加,迁来此地居住的人家越来越多,地域也不断扩大,为了区分,根据地理位置分为东、西、南、北四个孙坞。此地处于北部故称北孙坞。
相传本地远古时期四周都是湖泊,孙氏人家最早在此居住,以修造船只和捕鱼为生,被称为孙坞,后来湖泊逐渐减少,陆地面积不断增加,迁来此地居住的人家越来越多,地域也不断扩大,为了区分,根据地理位置分为东、西、南、北4个孙坞。此地处于东部故称东孙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