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德江县潮砥镇各村社区历史沿革

德江县潮砥镇各村社区历史沿革

1958年设立潮砥生产大队,1984年,撤销潮砥生产大队,设立潮砥社区村民委员会,简称潮砥村委会。

1992年10月,撤区并乡建镇,属潮砥镇潮砥社区,2007年11月根据《德江县人民政府关于潮砥镇并村行政区域变更的批复》(德府函〔2007〕22号),撤销原潮砥村、陈袁村、安坝村和青龙村居委会,合并建立潮砥社区,社区居委会设在街上。

辖坳上、大院子、街上、河街、袁家始、坨岭、陈家蛇、长房子、擦耳岩9个村(居)民组.社区区域面积11.12平方公里,人口3817人,其中非农业人口730人,少数民族2467人。

2010年11月根据《德江县人民政府关于潮砥镇调整村(社区)行政区域的批复》(德府函〔2010〕58号),撤销原潮砥杜区,调整建立由税改前的潮砥村改为潮砥社区、陈袁村和安坝村。

1958年设立新华生产大队,1984年,撤销新华生产大队,设立新华村村民委员会,简称新华村委会。

1992年10月,撤区并乡建镇,属潮砥镇新华村,2007年11月根据《德江县人民政府关于潮砥镇并村行政区域变更的批复》(德府函〔2007〕22号),撤销新华村和腾溪村,合并建立新华村,村委会设在栗子园,辖张家、围岗、刘家湾、腾溪、彭家坝、粟子园、瓦厂7个村民组。

村区域面积7.5平方公里,人口3320人,其中非农业人40人,少数民族2440人。

2010年11月根据《德江县人民政府关于潮砥镇调整村(社区)行政区域的批复》(德府函〔2010〕58号),撤销原新华材,调整建立税改前的新华村、腾溪村。

2016年,撤村建居。

1958年设立石板生产大队,1984年,撤销石板生产大队,设立石板村村民委员会,简称石板村委会。

1992年10月,撤区并乡建镇,属潮砥镇石板村,2007年11月根据《德江县人民政府关于潮砥镇并村行政区域变更的批复》(德府函〔2007〕22号),撤销原官宅村、联盟村和石板村,合并建立官宅村,村委会设在宅田。

辖姜家、石扳、官宅、皂角堆、笔架溪、联盟、印合坝7个村民组,村区域面积8.7村公里,人口2824人,其中非农人口24人,少数民族2038人。

2010年11月根据《德江县人民政府关于潮砥镇调整村(社区)行政区域的批复》(德府函〔2010〕58号),撤销原官宅村,调整建立税改前的官宅村、石板村、联盟村。

2016年,撤村建居。

1958年设立牌坊生产大队,1984年,撤销牌坊生产大队,设立牌坊村村民委员会,简称牌坊村委会。

1992年10月,撤区并乡建镇,属潮砥镇牌坊村,2007年11月根据《德江县人民政府关于潮砥镇并村行政区域变更的批复》(德府函〔2007〕22号),原牌坊村不变,村委会设在黄家.辖雀雀水、闭溪、岩门牌坊、宋家湾、水源头、院子7个村民组,村达域面积5.55平方公里。

1958年设立陈袁生产大队,1984年,撤销陈袁生产大队,设立陈袁村村民委员会,简称陈袁村委会。

1992年10月,撤区并乡建镇,属潮砥镇陈袁村,2007年11月根据《德江县人民政府关于潮砥镇并村行政区域变更的批复》(德府函〔2007〕22号),撤销原潮砥村、陈袁村、安坝村和青龙村居委会,合并建立潮砥社区,社区居委会设在街上。

辖坳上、大院子、街上、河街、袁家始、坨岭、陈家蛇、长房子、擦耳岩9个村(居)民组.社区区域面积11.12平方公里,人口3817人,其中非农业人口730人,少数民族2467人。

2010年11月根据《德江县人民政府关于潮砥镇调整村(社区)行政区域的批复》(德府函〔2010〕58号),撤销原潮砥杜区,调整建立由税改前的潮砥村改为潮砥社区、陈袁村和安坝村。

1958年设立安坝生产大队,1984年,撤销安坝生产大队,设立安坝村村民委员会,简称安坝村委会。

1992年10月,撤区并乡建镇,属潮砥镇安坝村,2007年11月根据《德江县人民政府关于潮砥镇并村行政区域变更的批复》(德府函〔2007〕22号),撤销原潮砥村、陈袁村、安坝村和青龙村居委会,合并建立潮砥社区,社区居委会设在街上。

辖坳上、大院子、街上、河街、袁家始、坨岭、陈家蛇、长房子、擦耳岩9个村(居)民组.社区区域面积11.12平方公里,人口3817人,其中非农业人口730人,少数民族2467人。

2010年11月根据《德江县人民政府关于潮砥镇调整村(社区)行政区域的批复》(德府函〔2010〕58号),撤销原潮砥杜区,调整建立由税改前的潮砥村改为潮砥社区、陈袁村和安坝村。

1958年设立青草生产大队,1984年,撤销青草生产大队,设立青草村村民委员会,简称青草村委会。

1992年10月,撤区并乡建镇,属潮砥镇青草村,2007年11月根据《德江县人民政府关于潮砥镇并村行政区域变更的批复》(德府函〔2007〕22号),撤销原青草村、果园村、岩坝村,合并建立青草村,村委会设在余塘沟。

辖偏子岩、青草、前锋、斑竹林、果园、安家岩、玉和田7个村民组。

村区域面积10.2个平方公里,人口3388人,其中非农人口65人,少数民族2524人。

2010年11月根据《德江县人民政府关于潮砥镇调整村(社区)行政区域的批复》(德府函〔2010〕58号),撤销原青草村,调整建立税改前的青草村、果园村、岩坝村。

1958年设立岩坝生产大队,1984年,撤销岩坝生产大队,设立岩坝村村民委员会,简称岩坝村委会。

1992年10月,撤区并乡建镇,属潮砥镇岩坝村,2007年11月根据《德江县人民政府关于潮砥镇并村行政区域变更的批复》(德府函〔2007〕22号),撤销原青草村、果园村、岩坝村,合并建立青草村,村委会设在余塘沟。

辖偏子岩、青草、前锋、斑竹林、果园、安家岩、玉和田7个村民组。

村区域面积10.2个平方公里,人口3388人,其中非农人口65人,少数民族2524人。

2010年11月根据《德江县人民政府关于潮砥镇调整村(社区)行政区域的批复》(德府函〔2010〕58号),撤销原青草村,调整建立税改前的青草村、果园村、岩坝村。

1958年设立果园生产大队,1984年,撤销果园生产大队,设立果园村村民委员会,简称果园村委会。

1992年10月,撤区并乡建镇,属潮砥镇果园村,2007年11月根据《德江县人民政府关于潮砥镇并村行政区域变更的批复》(德府函〔2007〕22号),撤销原青草村、果园村、岩坝村,合并建立青草村,村委会设在余塘沟。

辖偏子岩、青草、前锋、斑竹林、果园、安家岩、玉和田7个村民组。

村区域面积10.2个平方公里,人口3388人,其中非农人口65人,少数民族2524人。

2010年11月根据《德江县人民政府关于潮砥镇调整村(社区)行政区域的批复》(德府函〔2010〕58号),撤销原青草村,调整建立税改前的青草村、果园村、岩坝村。

1958年设立小溪生产大队,1984年,撤销小溪生产大队,设立小溪村村民委员会,简称小溪村委会。

1992年10月,撤区并乡建镇,属潮砥镇小溪村,2007年11月根据《德江县人民政府关于潮砥镇并村行政区域变更的批复》(德府函〔2007〕22号),撤销小溪村和阡门村,合并建立小溪村,村委会设在小园。

辖白沙、小园、大寨、竹园、水溪、南门阡、何家沟、红屯、青杠林9村民组.村区域面积7.73平方公里,人口3866人,其中非农业人口40人,少数民族2829人。

2010年11月根据《德江县人民政府关于潮砥镇调整村(社区)行政区域的批复》(德府函〔2010〕58号),撤销原小溪村,调整建立税改前的小溪村、阡门村。

1958年设立阡门生产大队,1984年,撤销阡门生产大队,设立阡门村村民委员会,简称阡门村委会。

1992年10月,撤区并乡建镇,属潮砥镇阡门村,2007年11月根据《德江县人民政府关于潮砥镇并村行政区域变更的批复》(德府函〔2007〕22号),撤销小溪村和阡门村,合并建立小溪村,村委会设在小园。

辖白沙、小园、大寨、竹园、水溪、南门阡、何家沟、红屯、青杠林9村民组.村区域面积7.73平方公里,人口3866人,其中非农业人口40人,少数民族2829人。

2010年11月根据《德江县人民政府关于潮砥镇调整村(社区)行政区域的批复》(德府函〔2010〕58号),撤销原小溪村,调整建立税改前的小溪村、阡门村。

1958年设立腾溪生产大队,1984年,撤销腾溪生产大队,设立腾溪村村民委员会,简称腾溪村委会。

1992年10月,撤区并乡建镇,属潮砥镇腾溪村,2007年11月根据《德江县人民政府关于潮砥镇并村行政区域变更的批复》(德府函〔2007〕22号),撤销新华村和腾溪村,合并建立新华村,村委会设在栗子园,辖张家、围岗、刘家湾、腾溪、彭家坝、粟子园、瓦厂7个村民组。

村区域面积7.5平方公里,人口3320人,其中非农业人40人,少数民族2440人。

2010年11月根据《德江县人民政府关于潮砥镇调整村(社区)行政区域的批复》(德府函〔2010〕58号),撤销原新华材,调整建立税改前的新华村、腾溪村。

1958年设立青龙生产大队,1984年,撤销青龙生产大队,设立青龙村村民委员会,简称青龙村委会。

1992年10月,撤区并乡建镇,属潮砥镇青龙村,2007年11月根据《德江县人民政府关于潮砥镇并村行政区域变更的批复》(德府函〔2007〕22号),撤销原青龙村和营盘村,合并建立楠木村,村委会设在楠木.辖汪家、安家、新庄、楠木、酸枣岭同心、双洋7个村民组。

村区域面积7.73平方公里,人口3866人,其中非农业人口40人,少数民族2829人。

2010年11月根据《德江县人民政府关于潮砥镇调整村(社区)行政区域的批复》(德府函〔2010〕58号),撤销原楠木村,调整建立青龙村、营盘村。

1958年设立营盘生产大队,1984年,撤销营盘生产大队,设立营盘村村民委员会,简称营盘村委会。

1992年10月,撤区并乡建镇,属潮砥镇营盘村,2007年11月根据《德江县人民政府关于潮砥镇并村行政区域变更的批复》(德府函〔2007〕22号),撤销原青龙村和营盘村,合并建立楠木村,村委会设在楠木.辖汪家、安家、新庄、楠木、酸枣岭同心、双洋7个村民组。

村区域面积7.58平方公里,人口3263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5人,少数民族2504人。

2010年11月根据《德江县人民政府关于潮砥镇调整村(社区)行政区域的批复》(德府函〔2010〕58号),撤销原楠木村,调整建立青龙村、营盘村。

1958年设立官宅生产大队,1984年,撤销官宅生产大队,设立官宅村村民委员会,简称官宅村委会。

1992年10月,撤区并乡建镇,属潮砥镇官宅村,2007年11月根据《德江县人民政府关于潮砥镇并村行政区域变更的批复》(德府函〔2007〕22号),撤销原官宅村、联盟村和石板村,合并建立官宅村,村委会设在宅田。

辖姜家、石扳、官宅、皂角堆、笔架溪、联盟、印合坝7个村民组,村区域面积8.7村公里,人口2824人,其中非农人口24人,少数民族2038人。

2010年11月根据《德江县人民政府关于潮砥镇调整村(社区)行政区域的批复》(德府函〔2010〕58号),撤销原官宅村,调整建立税改前的官宅村、石板村、联盟村。

历史沿用至今。

1958年设立联盟生产大队,1984年,撤销联盟生产大队,设立联盟村村民委员会,简称联盟村委会。

1992年10月,撤区并乡建镇,属潮砥镇联盟村,2007年11月根据《德江县人民政府关于潮砥镇并村行政区域变更的批复》(德府函〔2007〕22号),撤销原官宅村、联盟村和石板村,合并建立官宅村,村委会设在宅田。

辖姜家、石扳、官宅、皂角堆、笔架溪、联盟、印合坝7个村民组,村区域面积8.7村公里,人口2824人,其中非农人口24人,少数民族2038人。

2010年11月根据《德江县人民政府关于潮砥镇调整村(社区)行政区域的批复》(德府函〔2010〕58号),撤销原官宅村,调整建立税改前的官宅村、石板村、联盟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