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第二批福建省乡村振兴示范村镇[13]

第二批福建省乡村振兴示范村镇[13]

  我村坐落于洛江区北郊, 位于东经:118度35分,北纬:25度16分.东接罗溪广桥、钟山、西北-松角山、南-苏山、西-白凤。虹山村环境清新,是泉州市洛江区虹山乡中心行政村, 辖区内有信用社、卫生院、幼儿园、中小学等公共设施,村里风景秀丽、古树参天、绿水滢回,有岩崖错落、垂瀑如虹的观瀑自然景观。我村现留有清代古民建筑多座,古民居“三雕”景观资源尤其丰富,村落“山有白虹漈,有龙潭岁旱祷之”,“云气升潭……。
  涂岭镇前欧村地处泉港中西部,是一个山地资源十分丰富的丘陵村庄。全村有11个村民小组638户2122人,党员63人,是一个蒙汉混居的老区村。村域总面积10000亩,其中耕地面积1000亩,山地面积7500亩,杂地、居住地1500亩。近年来,我村依托福厦公路、高速公路、朝阳功力等便捷的交通条件,积极整合盘活土地资源,形成优良的招商选资载体,先后建设村级工业小区2个,分别是蔡尾工业小区和前欧工业小区,引……。
  普 安 村 简 介普安村位于泉港石化园区高新科技术开发区西南侧,总面积2.5平方公里,辖有顶角、中角、尾角、店仔、后亭、金山、顶普安、下山等8个自然村,分为16个村民小组;现有农户1365户,总人口3675人;有8个党小组,党员总人数103人,其中流动党员24人。开展新农村建设以来,我村按照区、街道新农村建设工作部署,团结一致,锐意进取,强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取得了一定成绩。创新理事会建设,强化管……。
  诚峰村,地处湄州湾南岸,是一个沿海突出部,是峰尾镇镇区所在地,是峰尾镇经济、商业、文化、交通中心,全村总面积三平方公里,总人口11986人。诚峰村党总支部下设三个分支部:诚峰小区支部、诚中小区支部、诚新小区支部,全村共有党员206人,所辖32个村民小组。诚峰村,海洋资源丰富,素有“小上海”之称,驰誉海内外。人口资源丰富,居住密集,是个人多地少的渔业村。大部分村民以船为家,以海为生,共有渔船138艘……。
  后田村位于泉港区福炼一体化东北部,地理位置良好、依山傍水,东西两侧平坦宽阔,开扇形,呈祥和安逸之灵状,村庄坐北朝南,村前有正古溪及二级公路环绕,恰似别了一条金腰带。此地冬暖夏凉,气候宜人,植被繁茂适合居住,是闽南旅外侨亲的祖籍地之一。随着一体化工程的开工建设,周边的道路不断得到开阔硬化,南北三路延伸段也经过我村,四通八达的公路为我村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今后我村将成为一个极具发展潜力的行政村。行……。
  三朱村位于前黄镇以西,东接前黄村,南靠埔湾村,西毗涂岭镇路口村,北临后张村,距镇区2公里左右。全村共有人口4759人,户数1200户。辖后林、后山、都巡、完内、溪墘、田厝、下宝、顶宝、后宅、前樟林、后樟林11个自然村。有两林场,分别为崑山场和老鼠场,山林面积约4000亩,村民经济来源大都以外出打工为主,没村级企业。三朱村是革命老区基点村,2000年经济工作先进单位,“三朱革命斗争纪念碑”被市评为第……。
  1959年,与西墩合并为西墩大队;1985年,析出建村。以位于洪厝山之侧而得名,雅称“鸿山”。  另有传说,称早时有洪、陈、蔡、曾、郭、许等姓居民陆续迁居于此。分别在不同角落建宅,命名为洪厝、陈厝、蔡厝、曾厝、郭厝、许厝。明代,又有王、杨等姓迁入。后来,只有洪厝洪氏留居其地,故“洪厝”一名沿袭至今。清代《祥芝长房中派蔡氏谱牒》记载,蔡垣周(1594—1664年),娶“洪厝乡王氏,谥慈淑”。(王明篇……。
  原名“龙坡”。《温陵龙埔蔡氏族谱·龙坡蔡氏家族简史》记载:“龙坡蔡氏家族已有数百年之史。始祖忠宪公乃宋端明殿大学士第十一世孙,由莆田迁泉州。当时宋元鼎革,隐于郡南一巷讲学鸣道,泉知礼者多就之,自号蔡巷居士。元主屡征不仕,后迁居大孤山南,名其地曰官岭,改名号兴泉逸民。仲嗣确方,尚文,乐善好施,出金延工营造蔡氏祠堂……确方冢子乐意因弟弃官逃隐,又因傅家表族牵连,祠堂遭毁,乃迁居于毡埔,卜居于临田之西寻……。
  据灵海庙碑铭记载:明朝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海边漂浮一根巨木,渔民拾回一看,巨木镶一暗盒,藏有一张书写“杨府大使”字样的黄纸。村民遂以该木雕神像、建“灵海庙”以奉祀。自此以后,人丁大旺,故称“古浮”,即取“古之神木飘浮而至,庇佑一方”之意也。  其实,灵海庙奉祀的“杨府大使”即是北宋杨家将。有庙联为证:“青史流芳功高扶宋室;代王赴会英烈树奇功。”因此,村民对所奉祀的满门忠烈的杨家将情有独钟,……。
  以坐落于“杆山”之前而得名,因“前”与“头”方言同义,故取名“杆头”。因“杆”与“官”谐音,杆山又称为官山,“官山”以此成为杆头的雅称。如施氏家谱即称为《官山浔海施氏家谱》,村中小学曾命名为“官山小学”。又因“杆”与“竿”相通,明清时称为“竿头”,见于道光版《晋江县志》卷二十一《铺递志》。顺治十八年(1661年),清廷为了对付郑成功的抗清活动,实行严厉的迁界政策,将泉州沿海百姓内迁。当年,永宁沿海……。
  原属石湖,辖区内有泉州历史上建寨较早、规模较大的寨城。公元949年,南唐授留从效节度泉漳等州观察使,封晋江王,于石湖筑寨城。北宋熙宁元年(1068年),建巡检寨,名“石湖寨”。现存残垣,长60米,宽4.2米、高3.2米,系条石纵横筑成。因此,尚保留“城仔内”、“城仔外”、“校场”等角落地名。1981年石湖大队分成4个生产队,后按不同经济收入,又分别成立了农业大队与渔业大队。1984年,石渔大队改称……。
  位于厝上溪北岸,西与蚶江交界,东连墩上。村庄原建于溪岸边,常因受溪水暴涨威胁,只好迁往大溪前地势较高地带建屋,故称“内厝”,因闽南方言“内”与“奈”谐音,亦称“奈厝”,名载于道光《晋江县志·铺递志》。俗称“奈厝前”,又称“内厝前”。  人口近3000人,村民以张氏为主。相传,张氏来自于龟湖鳌头。据说,朝廷钦差到龟湖,横行霸道,居然放马任意践踏吞噬田野庄稼,张氏村民忍无可忍,打断马脚,打伤官差。朝廷……。
  东埔村系晋江市英林镇的一个行政村,地处晋江市沿海西南部,东埔村北临大觉山、东至西垵村、南接埭边村、西临东石金泽村。全村现有2730人,土地面积6平方公里。【历史沿革与人文】东埔村吴氏衍传历史悠久。明洪武元年肇基,始祖先达,号建东,名用,字仙志,又号木奄,自灵水分支,徒居东埔600余年来,派裔繁盛,衍传数万人计。衍传晋江内有东石土丘、永和兴源,国外有印尼、美国、菲律宾等。东埔吴氏人才辈出。历史上有二……。
  塘东村系晋江市金井镇一个行政村是革命老区基点村,位于围头半岛的西南隅地理坐标东经118.6°,北纬24.5°,东连陆,西临海,倚山望洋,景色秀丽隔海距金井岛15公里,北距金井镇4.5公里,海陆交通十分便利。 {地名含义}南宋理宗景定元年(1260)塘东村始祖,以“我居塘之东”而名“我东”即我东公,我东公初居伏狮,即东井后迁于前踞“伏狮”后屏宝盖的池塘之东繁衍拓展,故村名塘东。 {历史沿革}塘东村是……。
  华海村位于深沪湾南端,北临海底古森林、南接金井镇、东至坑边村、西邻华峰村,三横一纵的主干道路骨架,交通方便,全村总面积达3.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达1089亩,林地面积达1.2平方公里,由19个自然村组成,分为17个村民小组,总户数841户,人口达3051人,支部党员54名,旅居海外华侨及港澳台同胞达2000余人。其地理位置奇特,海拔较低,资源丰富,是全镇范围较大,人口较多,居住较分散的行政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