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第六届安徽省文明城市[2]

第六届安徽省文明城市[2]

  根据《关于开展安徽省文明城市(城区)、文明村镇、文明单位评选和安徽省文明家庭、文明校园推选工作的通知》(皖文明[2022]4号)要求,在层层申报、认真考核并广泛征求部门意见的基础上,形成了拟命名表彰的安徽省文明城市(城区)、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园名单(排名不分先后)
  来安区位独特,是安徽省距六朝古都南京最近的县,属南京都市圈的核心层,所辖的汊河镇与南京高新技术开发区相邻,离南京长江一桥仅12公里。全县辖新安镇、半塔镇、汊河镇、水口镇、舜山镇、雷官镇、施官镇、大英镇、张山镇、杨郢乡、三城镇、独山镇12个乡镇,县经济开发区、汊河经济开发区两个省级经济开发区,总面积1481平方公里,总人口48.3万。 来安交通便捷,沪宁洛高速公路、104国道和312省道……。
  凤阳,位于淮河南岸,这里集安徽省旅游强县、中国最美生态文化旅游县、最美中国文化魅力.特色魅力旅游城市、一生中要去的‘66个文化旅游大县’之一、中国县域旅游品牌百强县等诸多荣誉称号于一体。大自然的厚爱,馈赠给凤阳一方名山胜水,孕育了内涵厚重的淮河文化,哺育了一代农民皇帝朱元璋,造就了“敢为天下先”的小岗人,唱响了脍炙人口的“凤阳花鼓”。凤阳因此以“帝王之乡”、“花鼓之乡”、“改革之乡”、“石英之乡”……。
  定远县是滁州市国土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县,地处我省江淮分水岭北侧,滁州市西北部,国土面积3002平方公里,人口979569人,辖22个乡镇,1个省级开发区和1个国家级农业示范园,是全国农村创业创新典型县、全国深化小型水库管理体制改革样板县、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县、全程机械化示范县,省级森林城市、文明县城、双拥模范“八连冠”县、“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和健康促进县。定远历史人文悠久。秦汉时境内曾置阴陵、东城……。
   舒城县位于安徽省中部、大别山东麓、巢湖之滨,江淮之间。东邻庐江县,南界桐城市、潜山县,西接岳西县、霍山县,北毗六安市、肥西县,距省会合肥市54公里。交通便捷,四通八达。全县地理概貌西高东低,人口分布西疏东密,经济状况西困东荣,自然格局呈现为“五山一水二分田,二分道路和庄园”,是一个山、丘、圩兼备,集山区、库区、老区、贫困区为一体的县份。西南为大别山余脉,山高岭大,林木葱茏,最高点万佛山峰海拔15……。
  含山县地处皖中东部,隶属于马鞍山市,全县面积1028平方公里。根据2021年含山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21年末全县户籍人口总计442051人。“一县望五市”,含山距离合肥、南京、芜湖、马鞍山、滁州五座城市均不足100公里,是南京、合肥两大都市圈核心城市,是安徽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桥头堡。京福高铁、商合杭高铁以及合芜、合马、北沿江高速穿境而过,合肥新桥、南京禄口两大国际机场近在咫尺,裕溪河水……。
  和县地处皖东,濒临长江,县域面积1319平方公里,辖9个镇,人口54万(常住人口41万)。和县县情,可以用四句话来概括:和县是历史文化名城。和县历史悠久,公元前221年置历阳县。公元555年,南梁、北齐在此议和,遂改名和州。辛亥革命后,改称和县,距今已有2200多年历史。1996年被省政府批准为安徽省历史文化名城,现有“和县猿人”、霸王祠、天门山、陋室等历史文化遗址列入中小学教科书。唐代诗人张籍、……。
  泾县位于北纬30°21′至30°50′、东经117°57′至118°41′,地处安徽省东南部,青弋江上游,处于长江南岸与皖南山区交接地带,东与宣州区、宁国市接壤,南与黄山市、旌德县毗连,西与青阳县交界,北与南陵县为邻,青弋江为境内主要河流,古称泾水,亦名泾溪、泾川,由西南向东北斜贯县境出芜湖入长江。全县总面积2054.5平方公里,户籍人口35万,辖9镇2乡132个村民委员会、12个居民委员会,县人……。
  绩溪县是位于安徽省南部、黄山东麓的山区县,隶属宣城市,县域面积1126平方公里,辖11个乡镇81个村(社区),人口17.2万人。绩溪因水而得名,据县志记载,“县北有乳溪与徽溪相去一里并流,离而复合,有如绩焉,故名绩溪”。绩溪风光秀丽,历史久远,人文璀璨,文化底蕴极为厚重,是徽文化的重要发祥地,被誉为和谐之源、文化名城、名人故里、徽菜之乡。自然地理绩溪位于北纬29°57\-30°20\,东经118°……。
  旌德位于皖南腹地,西倚黄山。建县于唐宝应二年(763),至今已有1250多年历史。县名寄意“旌表贤能,彰扬礼德”。全县面积904.8平方公里,辖10个镇,14.6万人口,是宣城市唯一、安徽省第14个完全由镇级建制组成的县。旌德是中国灵芝之乡、中国宣砚之乡和全国首批创建生态文明典范城市。2017年9月21日,在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现场推进会上,旌德县被国家环保部命名为全国第一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
  石台,原名石埭县,隶属安徽省池州市管辖,位于山川秀美的皖南,县域面积1413平方公里,辖6镇2乡(78个村、6个社区),常住人口7.9万(截止2021年末)。现有耕地5.4万亩、茶园12万亩、林地192万亩,是一个“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山区县。因生态环境优美,资源优势凸显,被誉为“中国原生态最美山乡”。石台,富硒负氧,生态良好。拥有“富硒、负氧”两大特色资源,是中国三大富硒地之一、是全国首批9个“中……。
  望江地处安徽省西南边陲、皖鄂赣三省交界处,全县行政区域土地面积1347.98平方公里,辖8镇2乡、118个行政村和17个社区,人口63.97万,为全国新兴纺织产业基地县、中国好粮油行动计划示范县、全国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全国第二批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全国第三批结合新型城镇化开展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试点县、全国乡村振兴科技支撑行动示范县、中央财政农作物秸秆综……。
  宿松古称松兹侯国,建县于西汉高后年间,距今约2200年历史。地处大别山南麓、皖江之首,是皖鄂赣三省八县结合部,为皖西南门户,辖9镇13乡207个自治村(社区),总人口80万,国土面积2394平方公里。全县耕地64万亩,山场73万亩,可养水面84万亩;境内山区、丘陵、湖泊、平原依次分布。自然资源丰富。宜渔淡水面积居全国第二、安徽第一,养殖条件优越,名优特水产品有较高知名度;已探明有开采价值的矿藏28……。
  岳西地处大别山腹地,安徽省西部,105国道、318国道贯穿县境,地跨长江、淮河两大流域。总面积2398平方公里,人口40.1万,现辖24个乡镇,182个行政村,6个居委会。县人民政府驻地天堂镇。岳西是国家生态示范区建设县。境内山清水秀,森林覆盖率达73%,生物资源极为丰富,被专家称为“是一座生态保存发育完好的天然花园”。1998年,被列为国家生态示范区建设县,境内有妙道山国家森林公园,鹞落坪国家级……。
  黄山古称黟山,黄山之南,全景黟县。黟县是古徽商聚集地和徽文化发祥地之一,也是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的核心区之一,拥有“世界文化遗产地、国家生态示范区、中国旅游强县”等名片和“世外桃源、画里乡村”千年古县的美誉。面积857平方公里,人口9.53万。历史悠久,文化厚重。黟县始建于秦(公元前221年)。“黟”字本义为黑、黑木。因建置于黟山南边而得名。境内完整保存1590幢明清古建筑,拥有西递、宏村世界文……。
  祁门地处黄山西麓,与江西毗邻,是安徽的南大门,属古徽州“一府六县”之一,建县于唐永泰二年(公元766年),因城东北有祁山,西南有阊门而得名,是一个“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山区县。2021年,全县国土面积2257平方公里,林地面积305万亩,其中有林地面积274万亩;现辖10镇8乡,111个村委会,1039个村民组,总人口186112人,其中男性96001人,女性90111人;总人口中,城镇人口5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