坝固村位于坝固镇政府所在地,距都匀市区30公里,是都匀市的东大门,321国道穿境而过,交通、通讯网络覆盖全村。村总面积48.34平方公里,辖37个村民组,农户2558户,总人口10086人。是一个苗族聚居地。全村现有0党员201人,22个党小组,下设坡脚、坪洋、样畦、羊亚、么桃五个生活党支部。全村耕地面积(航测)21079.8亩,其中耕田10403.7亩,旱地10631.1亩,水浇地45亩,林地1369.8亩。粮食作物主要以水稻、玉米、÷笪鳎米魑镆钥狙獭⒉枰丁⒂筒恕⑵咸盐鳎ㄓ幸桓雠B碜酆鲜谐。桓霾枰蹲ㄒ岛献魃纾ㄓ衅吒錾桃得琶娉鲎猓桓鲋菁睹褡宸缜槁糜蔚悖辖ㄓ猩吵�3个,石厂1个,泥瓦厂2个。2010年人均占有粮400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4816元。一年来,村支两委紧紧围绕“富民兴村”目标,带领全村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扎扎实实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谋发展,产业结构调整趋于优化,村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农民收入大幅增加。
|
因村委驻羊列自然寨,苗语”羊“即寨之意,”列“即景色优美。为这寨子景色优美之意。解放初期归坝固乡第8村,1953年属羊列乡,1956年建三合高级农业合作社,1958年归红旗公社为羊列大队,1964年将甲双、羊邦、白岩等大队并入羊列大队属羊列公社,1984年更名为羊列乡羊列村民委员会,1991年8月属坝固镇,2004年8月将龙场村并入羊列村,2014年归匀东镇辖。 羊列村是坝固镇的一个边远山村,距镇政府所在地7.5公里,耕地总面积1732亩,全村辖9个村民小组,共667户、3014人,少数民主族人口占总人口的96%以上,全村现有党员76人,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160元。
|
古时大寨至冷水沟一处古代凉亭,麻江、甲树、羊列过往的行人都要从凉亭经过,大寨的人就每天煮一桶茶水摆在凉亭中,供过往的行人享用,故名。解放初期归俗淳乡第9村,1956年建摆茶、前进、联盟、新平4个高级农业合作社,1958年归坝固公社为摆茶大队,1959年属摆茶管理区,1962年属坝固公社,1984年更名为坝固乡摆茶村村民委员会,1991年8月撤乡建镇后属坝固镇,2014年乡镇合并后属匀东镇辖。 摆茶村是坝固镇的一个高山村,距镇政府所在地7公里,耕地总面积1500亩,全村辖13个村民小组,共554户、2273人,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95%以上,全村现有党员43人,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515元。 |
鸡贾村是坝固镇的一个省级二类贫困村,位于坝固镇东南部,距镇政府所在地9公里,辖区总面积约13平方公里,耕地总面积2222亩,全村辖13个村民小组,18个自然寨,共763户、3018人,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85%以上,全村现有党员80人,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076元。有丰富的重晶石、硫铁矿等矿产资源,有丰富的苗族风情文化。
|
明英村位于都匀市坝固镇南部,距集镇6.5公里,东与鸡贾村,南与大平镇五星村,西与洛邦平寨村,北与摆茶坝固村接壤,辖区面积2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030亩,全村辖19个自然寨,分成13个村民小组,目前有778户,总人口3334人,聚集布衣族、苗族、水族、绕家族等少数名族为主。
全村主要以山地地势为主,农业主要是水稻、玉米为主。上年明英村人均纯收入达到4640元,农业生产总值1200万元。
近年来,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市级的领导下,在市级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明英村逐步以发展特色产业(口号)为发展目标,形成以蔬菜、葡萄等为特色(示范)产业,促进明英村的经济发展。
明英村党(总)支部下设2个支部,6个党小组。今年目前有党员67名。其中男60名,女7名,发展新党员3人,比上年减少25%,培养入党积极分子1人,分别比上年增加(减少)0%。全村党员平均年龄达48岁,比上年减少3岁。党员文化水平得到不断提高,大专1人,中专及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党员人数占党员总数比例比上年涨三百点。明英村党(总)支部在支书、主任工作带动下不断涌现一批以年轻党员为代表的特色产业示范基地300亩。辐射带动7个小组群众规模达1000亩。(和潘贵银党员为代表的葡萄产业示范基地25亩,辐射带动57户群众规模达300亩)等的农村党员示范带头人。增加群众收入,拓宽群众增收致富的渠道,吸引一批如沈成光、覃玉忠等政治素质好的农村乡土人才、致富能手加入党组织,夯实基层党组织队伍。
|
意为村委会辖区地处清水河的东岸。2004年7月撤销羊卡村、白竹村与原羊卡村河东组,组建河东村,2014年归匀东镇辖。 河东村位于坝固镇东部,距集镇中心8公里,东与丹寨县白头村,南与丹寨县乌地村,西与坝固村,北与甲登村相接,总面积约5平方公里,有8个自然寨,设7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180人,少数民族主要以苗族为主。属坝固镇比较边远的一个村,交通不便,条件恶劣,主要是山地为主,是省级二类贫困村。
|
解放初期归甲登乡,1953年属甲登乡,1956年建甲登高级农业合作社,1958年归红旗公社为甲登大队,1959年归甲登管理区,1964年甲马大队并入甲登大队属羊列乡辖,1984年更名为羊列乡甲登村村民委员会,1991年归坝固镇,2004年将甲登村高坡组划归河东村、羊卡村的河西片区归甲登村,2014年归匀东镇辖。 甲登村是坝固镇的一个较偏远山村,距镇政府所在地7.6公里,耕地总面积1657亩,全村辖7个村民小组,共556户、2036人,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98%以上,全村现有党员44人,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025元。
|
王司村地处都匀市东郊三十二公里处,是“都(匀)——三(都)”公路必经之地,是王司镇政府所在地,是王司镇的政治、文化、经济、交通贸易中心,地理位置得天独厚。
现在的王司村,在2005年的行政村改革中,是由原王司村、司里、苦竹村等三村合并而成,全村共1439户,人口是6379人,占地面积28.64平方公里,是王司镇最大的行政村。耕地面积2816亩,其中田2163亩,土653亩。
王司村主要农作物有水稻、玉米、小麦、黄豆、油菜、红薯等。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王司村大力发展经果林种植,主要果树有桃、梨、密桔等,种植面积达四千多亩。王司西瓜种植也很广泛,经济收入非常可观。
目前,王司镇政府正在进一步规划王司市场,把王司建成一个“都(匀)——三(都)”出口集镇。王司位处要地,给自身发展带来了有利条件,乇鹗蔷梅⒄垢勒枷然�
|
桃花村位于王司镇东北部,东邻黔东南丹寨县,北与坝固镇接壤,西与大坪镇兴隆村隔河相望,南与新场村毗邻。国土面积16.77km2,总人口2774人,耕地面积1609亩,其中田1298亩,土311亩。
--人口总数:2774人农业人口:2774人非农业人口:/人
--行政区面积:16.7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609.0亩
--主要民族成分:苗族发展口号:产业化带动,促农民增收
--所辖村:15个组生产总值:1000.0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传统种植业名特产品:茶叶办公所在地:乌养大寨
--自然条件:气候宜人资源:重晶石
|
新场村国土面积14.37km2,总人口3192人,耕地面积1297亩,其中田1094亩,土203亩。
--人口总数:3192人农业人口:3192人非农业人口:/人
--行政区面积:14.3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297.0亩
--主要民族成分:苗族发展口号:发展旅游
--所辖村:12组生产总值:1000.0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传统种植业,旅游名特产品:大米办公所在地:龙井大寨
--自然条件:气候宜人资源:硫铁矿
|
五寨村位于王司镇东北部,距都匀市中心40公里,距镇政府所在地8公里,辖十个村民小组,有14个自然村寨,共有515户人家,总人口2310人,先有0正式党员54人。有耕地面积5161。6亩,其中:田2643.4亩,土2518.2亩,人均占有耕地面积0.53亩,人均占有粮食400公斤,主要经济来源有种植业、养殖业和劳务输出等。
五寨村民族以苗族为主,占总人口的90%以上,这里有浓郁的民族风情,每年农历的六月初六这天,有成千上万的男女老少,穿着节日的盛装,载歌载舞汇聚于五寨村母鱼寨的柳树塘,在那里吹芦笙、赛马、斗牛、斗鸟、唱山歌等。“吃新米”一般公历时间未定,视当年水稻成熟程度而定,若在农历的哪个月成熟,就以当月的十二生肖的第一个“龙”作为吃新节。每到这天,苗族同胞家家户户喜气洋洋,将几粒新稻谷撒于饭中,表示以得到新米饭吃,并配上鸡、鱼、鸭、肉等上等好菜、邀约亲朋好友一同共饮,共度“吃新节”。 总之,五寨村是一个聚集民族风情的好地方,这里的人们是非常好客的,若你有情,请到我五寨村游一游,玩一玩。
|
国土面积29.77km2,总人口4644人,耕地面积2567亩,其中田2035亩,土532亩。
--人口总数:4644人农业人口:4644人非农业人口:/人
--行政区面积:29.7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567.0亩
--主要民族成分:布依族发展口号:加快农业产业化结构调整,促农民增收
--所辖村:26个组生产总值:2000.0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传统种植业,中药材种植,茶叶名特产品:中药材,杨梅办公所在地:新坪村
--自然条件:土地肥沃,气候宜人资源:资源丰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