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福绵区各乡镇地名由来

福绵区各乡镇地名由来

  福绵镇,旧名福棉圩。原属玉林西部辛棉堡附近开设的市集。相传此地为南流江水运要冲之地,盐利舟车之会,明朝时为棉纱周转仓库因而为名,辛棉堡下设福棉圩,又有福祚一方的吉祥之意。其后福棉圩纺织业迅猛发展,商业日渐繁华,为鬱林州西部诸圩镇之冠,因而于民国时期改名“福绵”更是取福旺绵长之意,圩西南有古朴建筑万济桥和古船埠遗址。是为今天福绵区福绵镇名称的由来。 [详细]
  成均镇,旧名膳军圩,位于玉林西部。相传为明朝时期朝廷派兵数千人清剿六万山土匪并在此地驻军,而当时明军驻军伙食则由当地群众供给,谓之“膳军”, 军队驻地人烟密集供需两旺,后来逐渐形成了一个较大的集市,称“膳军圩”。在民国时期仍有“膳军小学”之名,后来因为膳军与成均近音,且“成均”更容易为人接受,因而于民国时期改名为“成均圩”,是为今天福绵区成均镇名称的由来。 [详细]
  樟木镇因镇政府驻樟木圩而得名。 [详细]
  新桥镇因镇政府驻地位于原“新桥乡”而得名。 [详细]
  沙田镇因镇政府驻沙田圩而得名。 [详细]
  石和镇因镇政府驻石和村而得名。 [详细]
  福绵区驻地福绵镇,旧名福棉圩。原属玉林西部辛棉堡附近开设的市集。相传此地为南流江水运要冲之地,盐利舟车之会,明朝时为棉纱周转仓库因而为名,辛棉堡下设福棉圩,又有福祚一方的吉祥之意。其后福棉圩纺织业迅猛发展,商业日渐繁华,为鬱林州西部诸圩镇之冠,因而于民国时期改名“福绵”更是取福旺绵长之意。 [详细]
说明:数据源自网络,部分排名不分先后,如有不同意见,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