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福泉市金山街道各村社区情况介绍

福泉市金山街道各村社区情况介绍

因该社区位于朝阳路位置处而得名。于2019年10月社区优化调整,经市人民政府批准同意成立该社区。

朝阳社区东至四角坡,西至洒金北路,南至文峰广场,北至印河巷。含15个居民组。服务区域总人数3997户,总人口14991人(其中流动人口约3000人)。

因辖区内有一山名叠翠山,此山由多个山峰组成,绵延数百米,成为福泉南面的屏嶂,因群峰重叠,青翠欲滴,成为福泉古十景之一,该社区变以该景点名称命名。于2019年10月行政区划调整组建,由双桥社区居民委员会调整划分为2个社区居民委员会(即保留双桥社区居委会建制,新增叠翠社区居委会)。

叠翠社区东至城郊村边界,西至洒金北路,南至金鸡山隧道东侧(马场坪三堡村边界),北至福源大道文峰广场段。含19个居民组,6个农业组。总人口9826人(含流动人口)。

因翰林路得名。福泉在明、清两代共出了进士27名,翰林7名,状元1名,而且堵浒王氏家族还出了“一朝三翰林”,进士、翰林在黔南各县(市)居于榜首。故而得名。2019年10月因行政区划调整将城郊村划为城郊村和翰林社区。

翰林社区东至沙河,南抵农博城,西抵西环线,北抵三丰广场。现有已建和在建楼盘等10余个,建成入驻总户数预计3500余户,人口预计8000余人(含流动人口)。

太平村位于福泉市郊西部,距市区4公里,2004年4月由天星堂、谷基(两个二类贫困村)、杨义司三个村合并组建。全村面积34.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340亩(田2403亩,土1937亩)。有18个村民小组,1258户4848人,2010年农民人均收入实现2800元,村党总支部下设2个党支部,15个党小组,有党员110名。

太平村自撤并村以来,村党总支部紧紧围绕“五个好”的目标要求,切实发挥基层党建组织战斗堡垒的核心作用,按照“发挥区域优势,找好示范带动,发展畜牧产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工作思路,带领党员、村组干部、农民群众,发挥太平村资源和区位优势,落实助民增收措施,积极推进全村建设,现已建成奚家院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种植1500亩反季节蔬菜,建成排路丫、谷溪、干螺丝养殖基地,太平、黄里冲、下谷溪果林基地,厂坝、青龙烤烟示范种植基地,对农民增收起到了较好的增收示范作用。为进一步加快发展步伐,村“两委”认真落实“引商、安商、富商、隐商”的有关政策和措施,切实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借助外力、谋求发展,辖区落户企业4家(兴发洗矿厂、黄丝煤厂、蜂子洞石灰厂、太平煤厂),每年解决剩余农村劳动力200人以上,使农民务工经济成为农民增收的一个重要渠道。实现了全村粮食、蔬菜、养殖业、烤烟、务工经济五业并举的经济发展格局。特别是建成排路丫、奚家院、曾家湾、干螺丝、谷溪等处的蔬菜种植和畜牧养殖基地,为全村经济发展和“畜牧强村”的思路增强了后劲,在中央“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政策下,村“两委”进一步加大新农村建设力度,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实施了太平村下谷溪、厂坝、黄里冲、曾家湾新农村亮点,掀起了全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热潮,力争把太平建设成为一个闪亮的畜牧养殖新村。

城郊村于2004年由(皮陇河,南街,龙井湾,七星关)四个小村合并而成。城郊村有田土面积4562亩,人口4186人,人均年纯收入3150元。

--人口总数:4186人农业人口:4022人非农业人口:164人

--行政区面积:8.3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562.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苗族,布依族,侗族,彝族发展口号: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

--所辖村:城郊一,二组,皮陇河,燕子塘等

双谷村情况简介

1、自然资源。双谷村位于贵州省福泉市西南部,距市区6公里,离福泉(马场坪)火车站约5公里,距贵阳龙洞堡机场98公里,交通便利,平均海拔980米,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全年无霜期250—270天,阳光充足,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土地肥沃。全村面积39.6平方公里,有耕地面积3992.4亩,人均耕地0.9亩。全部推行良种良法种植,全村全面普及实施科技兴农。2004年,双谷村由原蟒蛇洞、谷丰、谷营、小寨4个村合并而成,现辖16个村民组1166户4436人,其中少数民族占30%。1个党总支,2个党支部,13个党小组,共有党员118名,村干部5人。2008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417元。已建成的“金谷福梨”观光园是黔南州最大的水果种植基地。现路通、电通、水通、通讯通。

2、产业发展情况。双谷村主要是以种养殖业和劳务经济为主。200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3417元,其中种植业(含经果林)收入占51%,养殖业收入占21%,劳务收入占17%,,旅游收入占8%,其它占3%。这其中尤以经果林发展最为迅猛,现全村有经果林面积2万亩,其中“金谷福梨”1.5万亩,葡萄3000亩,杨梅2000亩,西瓜500亩。水果年总收入达3150万元,果农人均水果收入就实现2700元,村级经济收入3.5万余元。751户农户拥有果园,有1个水果专业协会,1个合作社,全村以经果林收入为主要经济来源的农户有534户,经果林收入占60%以上的有367户。素有“金谷福梨”之乡称号,园区特产“金谷福梨”,在1998年被指定为中国六省“8?28”活动专用水果,2001年获贵州省优质农产品称号,倍受消费者青睐。2005年12月,“金谷福梨”观光园成功申报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园区现有11个旅游观光点。为将一年一度的“金谷春雪”梨花节办出特色,2007年在玉龙岭修建了梨花广场,现已成功举办了5届“金谷春雪”梨花节。园区春可赏花,夏吃杨梅,秋摘葡萄、金梨及西瓜,冬品美酒(葡萄酒、杨梅酒、金梨酒、梨花酒)。

全村共有劳动力2058人,外出务工500多人,大多数都是在周边企业和瓮福集团公司就近务工。

3、公共事业发展情况。2008年修通5.8公里贯穿主要园区的柏油马路,这是全州第二条通村柏油马路。环境整洁,乡风文明,共有彩电900台、冰箱462台,电话装机408门。拥有彩电、洗衣机的农户占全村总户数的87%以上;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40%的家庭翻修新建了住宅,部分农户还在城区购置了商品房。建有村卫生室1个,95%的农户参加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同时还建有“农民文化家园”、远程教育接收设备,逐步推行“电脑农业”,信息化正给农户带来越来越多的实惠。有双谷、小寨2所学校,在校生300余人,基本保证全村适龄儿童接受义务教育。

4、旅游开发情况。双谷“金谷福梨”观光园于2004年4月开发观光旅游,发展规模日趋壮大。2005年底国家旅游局将园区命名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建有占地约1500平方米的梨花广场1个,观景台1个,旅游厕所3个,梨园步道120米,农家乐11户。目前已形成以玉龙岭为主的景点11处(玉龙岭、北坡果园场、麻汤果园场、万亩果园场、叶家寨果园场、上寨果园场、梨树果园场、杨梅园、葡萄园、职中果园场、一分场)。迄今为止已在观光园园区内举办四届中国?福泉“金谷春雪”梨花节及系列活动,活动期间有“梨园清音”民族乐器演奏、阳戏表演、民族服饰展、斗鸟比赛、山歌比赛、梨花有奖征文、果树认养、经贸洽谈、招商引资、篝火晚会等丰富多彩的活动项目。初步形成“春赏花、夏探树、秋摘果”的旅游模式,每年可接待游客50000人次,创收50余万元。

坪山村位于福泉市东面,距离市中心9公里.东接黎山乡,南抵凤山镇甘巴哨村,北邻龙昌镇龙井村,西接城厢镇城郊村.坪山村总面积33.6平方公里,辖13个村民组,共有户数1397户,总人数5032人.总耕地面积4368.62亩,其中粮田面积2239.96亩,耕土面积2129.16亩.辖区内有完整小学2所,村级企业一个.坪山村地处环境优美,交通发达,但水资源严重缺乏.近年来在城厢镇党委政府的关心和帮扶下,坪山村大力发展烤烟种植和科学养殖,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大大的改善了坪山村的经济面貌,正一步步的向着小康生活迈进.

岔河村位于岔河乡东部,距福泉市城13公里,总面积73平方公里,东接城厢镇、龙昌镇,南邻黄丝镇,北界仙桥乡,西与瓮赏村接壤。平均海拔1220米,全村现有10各村民小组,共3128人,居住着汉、苗、水、布依等民族,主产大米、玉米、小麦、油菜、烤烟等农业经济作物。自然资源丰富,富含重晶石、硫铁矿、铅锌矿等矿产品。辖区森林覆盖面积率60%以上,境内有5条河鳎翥浣担糜巫试捶岣唬夥徘安砗哟迨怯忻鞍谧印贝澹奔埠嵝校褐谏羁嗖豢把浴=夥藕螅诘澈驼牧槎∠拢鹆伺奔玻⑾缥郎�1各,村级卫生室4各,乡中心小学1所,村小学3所。全村除岩头寨组外,其他9个村民组都通了公路;组组实现通电。全村85%的地区都实现通信网络覆盖。人均纯收入由80年以前10元升到2010年2000多元,基本摆脱了贫穷落后的面貌。
瓮赏村位于福泉市岔河乡西南面,距岔河乡政府所在地7公里,平均海拔1220米,全村辖3个村民组,16个自然村寨,293户,899人,瓮赏村土地总面积2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335亩,其中田1164亩,土171亩,荒坡、荒地、林林面积5270亩,水土流失面积232亩,人均实际耕地1.3亩,人均基本农田0.5亩,人均林木4.1亩,中低产田土面积占耕地面积的71%,全村主产水稻、玉米、马铃薯,经济作物以油菜为主,有完小1所,完小同时是瓮赏村远程教育接收播放站点,并建有图书室、村卫生室1个,现有沼气池114口。2010年人均纯收入2406元,有党员28名,其中女党员5人,少数民族党员3人,结合保持0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开展,该支部把创建活动作头等大事来抓,围绕“五好”基层党组织的各项创建目标,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