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关口镇各村社区历史沿革

关口镇各村社区历史沿革

清朝时期属蕲水县上乡;民国时期属第二区;1956年农业合作化时,成立新村社,属关口乡;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设立新村大队,属关口区关口人民公社;1976年撤区并社,与联盟大队合并,仍叫新村大队,属关口公社;1979年与联盟大队分开,恢复新村大队;1981年以所辖境内地片名夏家冲定名夏家冲大队;1984年底,恢复区、乡、村建制,原夏家冲大队变更为夏家冲村民委员会,属关口区关口镇;1988年撤区建乡属关口镇;2001年合并乡镇属关口镇;2010年由夏家冲村更名为夏冲村至今。

清朝时期属蕲水县上乡;民国时期属第一区;1950年元月废除保甲,建行政村,属关口区;1956年农业合作化时,成立青山、民主两个高级社,属关口乡;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属关口区关口人民公社,设立青山、民主两大队;1974年撤区并社,青山、民主两个大队合并为青山大队,属关口公社;1981年以所辖境内地片名盐港定名为盐港大队;1984年底,恢复区、乡、村建制,属关口区关口镇,原盐港大队变更为盐港村民委员会;1988年撤区建乡属关口镇;2001年合并乡镇属关口镇至今。

清朝时期属蕲水县上乡;民国时期属第二区;1956年农业合作化时,成立联盟高级社,属关口乡;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设立联盟大队,属关口区关口人民公社;1974年撤区并社,与新村大队合并为新村大队,属关口公社;1979年与新村大队分开仍叫联盟大队;1981年以所辖境内村名华家嘴定名华家咀大队;1984年底,恢复区、乡、村建制,属关口区关口镇,原华家嘴大队变更为华家咀村民委员会;1988年撤区建乡属关口镇;2001年合并乡镇属关口镇;2010年行政区划时华家咀村更名为华咀村至今。

清朝时期属蕲水县上乡;民国时期属第二区;1956年农业合作化时,成立高潮社,属关口乡;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属关口人民公社,设立高潮大队,属关口区;1974年撤区并社,属关口公社,与团结、光明大队合并为河畈大队;1981年与团结、光明大队分开以所辖境内地片名牧岭定名为牧岭大队;1984年底,恢复区、乡、村建制,属关口区快岭乡,原牧岭大队变更为牧岭村民委员会;1988年撤区建乡属关口镇;2001年合并乡镇属关口镇至今。

清朝时期属蕲水县上乡;民国时期属第二区;1956年农业合作化时,成立绿化高级社,属豹龙乡;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属大灵人民公社,设立绿化大队;1974年撤区并社,属三店公社;1981年以所辖境内山名定名为横山大队;1984年底,恢复区、乡、村建制,属关口区三店乡,原名称横山大队变更为横山村民委员会;1988年撤区建乡属三店乡;2001年合并乡镇属关口镇至今。

清朝时期属蕲水县上乡;民国时期属第二区;1956年农业合作化时,成立全新社,属豹龙乡;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设立全心大队,属大灵人民公社;1974年撤区并社,属大灵公社;1981年以所辖境内村名腊树铺定名腊树铺大队;1984年底,恢复区、乡、村建制,属关口区三店乡,原腊树铺大队变更为腊树铺村民委员会;1986年腊树铺村更名为腊树村属三店乡;1988年撤区建乡属三店乡;2001年合并乡镇属关口镇至今。

清朝时期属蕲水县南乡;民国时期属第一区;1956年农业合作化时,成立幸福、花花两个高级社,属梅河乡;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设立幸福、花花两个大队,属关口区梅河人民公社;1974年撤区并社,幸福、花花两个大队合并为高峰大队,属梅河公社;下年与星光大队合并为星光大队;1981年与星光大队分开,以所辖境内策山山名定名策山大队;1984年底,恢复区、乡、村建制,属关口区梅河乡,原策山大队变更为策山村民委员会;1988年撤区建乡属关口镇;2001年合并乡镇属关口镇至今。

清朝时期属蕲水县上乡;民国时期属第一区;1956年农业合作化时,成立星光高级社,属梅河乡;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属关口人民公社,设立星光大队;1960年属关口区;1974年撤区并社,与高峰大队合并成为星光大队,属关口公社;1981年与高峰大队分开以所辖境内村名陈家桥定名陈桥大队;1984年底,恢复区、乡、村建制,属关口区梅河乡,原陈桥大队变更为陈桥村民委员会;1988年撤区建乡属关口镇;2001年合并乡镇属关口镇至今。

清朝时期属蕲水县上乡;民国时期属第一区;1956年农业合作化时,成立青年、东风高级社,属马旧乡;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设立青年大队和东风大队;1974年撤区并社,属关口公社,青年、东风两个大队合并为向阳大队;1976年与红星大队合并为向阳大队;1979年与红星大队分开仍叫向阳大队;1981年以所辖境内村名胡大桥定名为胡大桥大队;1984年底,恢复区、乡、村建制,属关口区梅河乡,胡大桥大队更名为胡大桥村民委员会;1988年撤区建乡属关口乡;2001年合并乡镇属关口镇;2010年胡大桥村更名为胡桥村至今。

清朝时期属蕲水县上乡;民国时期属第一区;1950年元月废除保甲,建行政村,属关口区;1956年农业合作化时,成立五一、光辉两社,属马旧寺乡;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设立五一、光辉两大队,属关口区关口人民公社;1974年撤区并社,五一、光辉两个大队合并成为光辉大队,属关口公社;1981年以所辖境内庙名马旧寺定名马旧寺大队;1984年底,恢复区、乡、村建制,原马旧寺大队变更为马旧寺村民委员会,属关口区梅河乡;1988年撤区建乡属三店乡;2001年合并乡镇属关口镇;2010年由马旧寺村更名为马旧村至今。

清朝时期属蕲水县上乡;民国时期属第二区;1956年农业合作化时,成立红星高级社,属关口乡;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属关口人民公社,设立红星大队;1974年撤区并社,属关口公社;1976年与向阳大队合并,定名向阳大队;1976年与向阳大队分开,恢复红星大队;1981年以所辖境内河流张家河定名张家河大队;1984年底,恢复区、乡村建制,属关口区梅河乡,原名称张家河大队变更为张家河村民委员会;1988年撤区建乡属关口镇;2001年合并乡镇属关口镇;2010年由张家河村更名为张河村至今。

清朝时期属蕲水县上乡;民国时期属第二区;1956年农业合作化时,成立光明社,属关口乡;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属关口人民公社,设立光明大队;1961年属关口区;1974年撤区并社,与高潮、团结大队合并为河畈大队,属关口公社;1981年与团结、高潮大队分开,以所辖境内地片名樊家冲定名为樊家冲大队;1984年底,恢复区、乡、村建制,属关口区快岭乡,原樊家冲大队变更为樊家冲村民委员会;1988年撤区建乡属快岭乡;2001年合并乡镇属关口镇。

2010年由樊家冲村更名为凡冲村至今。

清朝时期属蕲水县上乡;民国时期属第二区;1950年元月废除保甲,建行政村,属关口区;1956年农业合作化时,成立团结社,属关口乡;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设立团结大队,属关口区关口人民公社;1974年撤区并社,与光明、高潮两大队合并,以境内地片名河畈取名河畈大队,属关口公社;1981年与光明、高潮两大队分开,仍叫河畈大队;1984年底,恢复区、乡、村建制,原河畈大队变更为河畈村民委员会,属关口区快岭乡;1988年撤区建乡属关口镇;2001年合并乡镇属关口镇至今。

清朝时期属蕲水县上乡;民国时期属第二区;1956年农业合作化时,成立五星高级社,属关口乡;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属关口人民公社,设立五星大队;1974年撤区并社,与优胜大队合并为优胜大队;1981年以所辖境内山名藕山定名为藕山大队;1984年底,恢复区、乡、村建制,属关口区快岭乡,原藕山大队变更为藕山村民委员会;1988年撤区建乡属关口镇;2001年合并乡镇属关口镇至今。

清朝时期属蕲水县上乡;民国时期属第二区;1956年农业合作化时,成立优胜高级社,属关口乡;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设立优胜大队,属关口区关口人民公社;1974年撤区并社,与五星大队合并仍叫优胜大队,属关口公社;1981年与五星大队分开以驻地名快岭定名快岭大队;1984年底,恢复区、乡、村建制,属关口区快岭乡,原快岭大队变更为快岭村民委员会;1988年撤区建乡属关口镇;2001年合并乡镇属关口镇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