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古浪县各街道乡镇历史沿革[2]

古浪县各街道乡镇历史沿革[2]

1949年以前,境域属永登县东山乡。

1949年后,分属永登县东山区的甘沟、蒿沟、山头、农丰乡。

1953年1月,属东山区的永丰台和大鱼乡。

1955年10月,裴家营区并入东山区,境域属甘沟、蒿沟、山头、农丰乡和大鱼乡的部分。

1956年10月,从永登县划归古浪县。

1958年9月,成立东风公社。

1958年12月,古浪县撤销,并入天祝藏族自治县。

1959年1月,与七一公社合并为新堡公社。

1961年12月,古浪县恢复,属之。

1982年1月,农村体制改革时,分为年家井、农丰、蒿沟、甘沟4乡,属于古浪城区。

1984年4月,设立新堡乡。

1919年,属古浪县三区辖。

1935年,属古浪县瑞泉乡辖。

1938年,属古浪县三区,设酸茨乡、抬车乡及石横乡。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属古浪县四区七乡(酸茨、抬车)、八乡(石城、横梁坝)。

1953年1月置第五区,区署设在横梁山,辖中泉、团庄、中河、三新、横梁、太平、井泉、中岭8乡。

1955年10月撤区并乡,合并为团庄、横梁2乡。

1958年9月公社化时属高峰公社和七一公社部分。

1958年12月,古浪县建置撤销,并入天祝藏族自治县。

1959年1月被新堡公社和黄羊川公社分辖。

1961年12月古浪县建置恢复,随之将人民公社规模进行调整,划分为团庄、横梁2公社。

1964年团庄、横梁合并为横梁公社。

1982年1月农村体制改革时分为横梁、中团、团庄3乡,分属黄羊川、干城2区。

1984年4月撤区并乡,合并为横梁乡。

1949年以前,属永登县东山乡。

1949年后,分属永登县东山区的干城、农丰、大鱼乡。

1955年10月,裴家营区并入东山区,境域内设干城、大鱼、夹沟3乡。

1956年10月,从永登县划入古浪县,同年撤区并乡,为干城、永丰、农丰乡。

1958年9月,属七一公社和东风公社。

1958年12月,古浪县撤销,并入天祝藏族自治县。

1961年12月,古浪县恢复,成立干城公社。

1964年,永丰公社的部分大队划入干城公社。

1982年1月,分为干城、大滩、大鱼、山头4乡,属干城区。

1984年4月,撤区并乡,设立干城乡。

1961年,从黄羊川公社分出,始建十八里堡公社。

1964年,合萱麻河公社和黄羊川公社的东庙儿沟大队为龙沟公社。

1982年,设十八里堡乡,属古浪区辖。

1984年,撤区,合黄羊川庙儿沟乡为十八里堡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