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7月,设环峰镇;1958年11月,改区乡镇建置为农村人民公社,属红旗人民公社,后改为环峰人民公社;1961年9月,更名为含城人民公社;1980年将含城人民公社改为环峰镇,后一直沿用此名,无更名。 |
相传,夏禹治水“凿东关石梁为渡槽”时,这里就有了自然的河流,几经流砂淤积变化,逐步形成为“蓼花洲”。 因此,运漕镇曾有:蓼花洲、中闸、漕川的古称;运漕镇始于东晋,原为运漕,明末清初改为运漕,1949年7月,设运漕镇;1958年11月,改区乡镇建置为农村人民公社,属先锋人民公社,后改为运漕人民公社;1964年,改名运漕直属镇,后一直沿用此名,无更名。 |
1949年7月设铜闸镇;1969年增设铜闸人民公社;1983年4月恢复乡镇政权,改铜闸人民公社为铜闸镇;1992年机构改革,撤区并乡,将长岗乡并入铜闸镇,沿革至今未变。 |
1949年7月,全县设5区,45乡镇,陶厂镇属陶厂区;1956年并区并乡,陶厂镇改属铜闸区;1958年11月,改为陶厂人民公社;1982年改恢复区公所建制,复属铜闸区:1983年4月,恢复乡镇政权,为陶厂镇,1992年撤区并乡,将关镇并入陶厂镇,后一直沿用此名,无更名。 驻地南峰社区。 |
1949年7月,设林头镇;1958年,为上游人民公社;1961年还林头公社;1983年4月,恢复乡镇政权,改林头人民公社为林头镇;2005年林头镇、东关镇合并为林头镇,一直沿用此名无更名。 |
1949年7月,设清溪镇;1950年,为清溪乡;1958年11月,改区乡镇建制为农村人民公社,为清溪人民公社;1983年4月,恢复乡镇政权,改清溪人民公社为清溪镇,后一直沿用此名。 |
1949年7月,设仙踪镇;1961年设仙踪人民公社;1983年4月,恢复乡镇政权,改仙踪人民公社为仙踪镇,一直沿用此名,无更名。 |
1992年3月,昭关、谢集两乡合并为谢集乡,2004年4月25日,谢集乡更名为昭关乡,2005年12月8日更名为昭关镇,后一直沿用此名,无更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