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县辖镇。清光绪二十年(1894)辟市,1930年定名三仙湖,1953年升为县辖镇,1970年并入三仙湖公社,1975年复建镇,1985年三仙湖乡并入。位于县境南部,面积37平方公里,人口2.9万。镇政府驻新民街,距县城24公里。有公路与益南公路相接,沱江汛期可通航。辖建设街、新民街、大码头、乐园桥4个居委会和均丰、咸太、调蓄湖、长虹、石坝、中奇、新联、光辉、均和、胜利、飞跃、小洲、德星湖、加庆、……[详细] |
洞庭腹地,移民大镇——沅江市四季红镇,东北与大通湖区接壤,南靠七侠子乡,西临南湾湖。省道S212穿镇而过,镇上三纵一横,主干线使得该镇交通发达。全镇耕作面积16435亩,向外租种地2.5万亩,人口17800人,下辖9村1街。在沅江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精兵强将的四季红镇党委、政府牢牢把握发展经济主脉搏,狠抓文明主创建阵地,致力于和谐移民社会建设主旋律,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民营企业,已取得显著成绩……[详细] |
千山红镇位于湖南省 洞庭湖滨,原名国营千山红农场,2000年11月撤场建镇,隶属大通湖区。该镇地理位置优越,北傍大通湖,东靠南湾湖军垦农场,南与沅江接壤,西与南县搭界。全镇总面积74.9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4000公顷,精养面积650公顷。镇辖21个行政村、3个社区、2个企业、1个渔场,总人口2.8万,镇政府驻北汀社区。镇区文化、教育、医疗、金融及水、电、通讯等公共设施齐全,交通便捷,S202线……[详细] |
一、 基本情况:马迹塘镇位于桃江县西南,距县城45公里,东与本县大栗港镇相连,西南与安化接界,北与本县武潭镇隔江相望。全镇共有46个村,5个居委会,总人口44291人,其中非农业人口5031人,农业人口39260人,有中学3所,医院3所,总面积167平方公里,山地总面积10万公顷,其中山林面积15.2万亩,竹林34870多亩,稻田19094亩,旱土7842亩,小I型水库2座,小II型水库10座,山……[详细] |
安化县辖镇。县府驻地。1955年置东坪镇,1956年改名城关镇,1960年属城关公社,1980年复置城关镇,1982年复置东坪镇,1995年与黄沙坪镇,城埠坪乡及中砥乡、杨林乡、青山园乡的部分村合并为东坪镇。位于县境中部偏西北,面积197.5平方公里,人口7.9万,镇政府驻解放街。1802省道经此,资水可常年通航。辖资江、民主、建设、黄合、硒茶、新建街、民富街、民强街、民东街、黄沙坪10个居委会和……[详细] |
小淹镇概述 小淹镇位于县境东北部,离县城30公里。总面积177.05平方公里,辖46个村、4个居委。2000年总人口36217人,其中非农业人口5393人.小淹为安化古镇之一.相传南宋嘉定17年,宁宗之子理宗自邵州诣京师(杭州)继 位过此,忽值石门潭伏涨,淹留竟日,故名小淹。小淹为清代两江总督陶澍的故乡,今存陶澍陵墓,文澜塔及道光帝御书“印心石屋”等珍贵历史文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小淹镇……[详细] |
泉交河镇是赫山区最大的乡镇,由原泉交河镇、泞湖乡、烂泥湖乡合并组成。总人口48459人,总面积101平方千米。辖 上节街、下节街、中节街3个居委会;三阳、安山、先锋、胜阳州、壮图山、大塘、沙田、小河桥、共升、长冈、十房湾、石仑、万兴坡、蔡家冲、南湖、黄茅岭、祥云山、孙家段、鹅公咀、团竹山、东冲湾、联兴、将军湾、汪家湾、陶家、枫树坝、桥西、黄家岭、柏家冲、干角岭、竹泉山、桔园、黄石咀、枫林湖、蒿草佬……[详细] |
名称来历因镇政府驻华塘村而得名。地理位置位于东经112°47′05″~112°57′38″,北纬25°42′15″~25°53′25″。地处北湖区西北部,东与骆仙街道接壤,南连保和镇,西邻桂阳县,北接苏仙区荷叶坪乡。镇政府驻华塘镇繁华路,邮政编码423022.东距北湖区政府驻地16千米。政区沿革清朝、民国时期华塘为郴县吉阳乡。1949年华塘为建制乡,属郴县。1958年改称华塘人民公社。1984年,……[详细] |
芙蓉乡、永春乡、大塘瑶族乡成建制合并设立仰天湖瑶族乡大塘瑶族乡位于北湖区西南部,骑田岭北麓。为北湖、桂阳、临武三县(区)交界之地,该乡地貌以中低山为主,平均海拔800米。全乡总面积32平方公里,约占全区总面积3.86%,其中耕地面积2473亩,林地面积35506.8亩。. 辖4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41个村民小组,总面积31.9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2403亩,水田1928亩。全乡人口4002人……[详细] |
栖凤渡镇是“全国重点镇”、“全国计划生育协会先进单位”、“全国人口和计划生育依法行政示范乡镇”、“湖南省优美乡镇”“湖南省安全生产示范乡镇”、“湖南省清剿火患战役先进单位”、“全市文明单位”。该镇位于苏仙区最北端。全镇辖18个行政村、4个社区居委会,299个村民小组,总面积103.96平方公里,人口5.7万。境内有学校4所,其中中学1所,小学3所,幼儿园6家;卫生院 3家,敬老院2家,有线电视站1……[详细] |
许家洞镇、马头岭乡成建制合并设立许家洞镇郴州市苏仙区辖镇。1949年属郴县永丰乡,1956年设许家洞乡,1958年并入市郊公社,1961年分设许家洞公社,1983年建镇。位于市城区东北部。面积60.3平方公里,人口1.8万。镇政府驻许家洞,京广铁路与郴(郴州)三(三都)铁路交会于此。辖许家洞、茅塘、煤矿3个居委会及焦冲、何家、袁家、许家洞、联盟、天堂、清泉、黄草8个村委会。乡镇企业有橡胶、农机、化……[详细] |
名称来历因人民政府原驻地位于“正和圩”而得名。地理位置位于东经112°33′26″~112°25′46″,北纬25°37′15″~26°23′30″。地处桂阳县城东南部,东与北湖区保和乡接壤,南与太和镇为邻,西与鹿峰街道相连,北接樟市镇。人民政府驻桐子坪,电话区号0735,邮政编码424400,县城2千米。政区沿革1950年为桂阳县蓉峰镇。1958年属城关人民公社。1971年4月,城关人民公社划出……[详细] |
文明镇、盈洞瑶族乡、岭秀瑶族乡成建制合并设立文明瑶族乡汝城县辖乡。1949年属三区,1956年设文明乡,1958年改文明公社,1984年复设乡。位于县境西部,南接广东乐昌县。距县城33公路,面积190平方公里,人口2.8万。乡政府驻文明圩。汝宜公路经此。辖宣溪、长垅、中洞、上章、楼江、文市、新东、新旭、还田、沙洲、秀水、五一、黄土、青山、快乐、长远、长城、新田、向阳、塘下、洞头、横江、二都、竹下、……[详细] |
三都镇辖7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是资兴市北部地区的交通枢纽和经济贸易中心,镇区内3517线、许三铁路穿境而过,资兴矿务局地处其中,总人口5.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8300人,煤炭资源丰富,素以“湘南煤都”享誉全国。近年来,镇党委、政府围绕“创工作一流,争郴州十强”目标,带领全镇人民团结拼搏、大胆开拓、不断创新,大力推进城镇化、工业化、农业产业化进程,农民增收、财政增长、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实现了全镇经……[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