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江社区委员会成立于2009年12月。因村级建制改革调整撤并乾元社区,于2020年5月组建新的盘江社区,为含增镇政府所在地和场镇管理区域。场镇中心距江油市区11.3千米,面积约2平方千米,社区区域东至含增村原老镇政府路口;西顺黄江大桥上坡顶至市老年病医院住院部,沿伸至中华洞天景区后门;北面陡岩以上为含增村千年黎园;南临中华洞天旅游风景区和含增村三组。文化路、钢城路、黄金路和迎宾路等主干道纵横交错,构成了场镇品字型交通路网和生活小区,国道G347自东向西穿过迎宾大道。社区现有成员单位10个,商家150余户,常住4794户11800余人,管理服务退休人员3457人,中共党员798人,根据居住分布设情况6个党支部,7个居民小组。社区主要承担含增镇场镇综治维稳、防邪禁毒、民生退管、失业就业等社会化管理,和环境保护、卫生健康、文体娱乐等公共服务工作职能。盘江社区文化丰富多元。上世纪60—70年代,大三线十里特钢基地在此落户,上万建设大军中,抚顺钢厂的东北大汉把粗狂豪放的东北秧歌扭进了地处深山的含增,江浙、上海等工人老大哥把柔婉、轻细的江南小调哼进了含增,和着乾元山太乙真人和哪吒太子的传说及梨花仙子的故事在这里同时传唱。各种文化现象在这里交汇、碰撞,形成多元互动的文化氛围和极富特色的文化张力。文化已经镶嵌在一万多含增盘江社区居民群众的心中,镶嵌在青山环抱、绿水绕城的美景中。 |
谭庄村位于含增镇东部,幅员面积10平方公里,全村8个村民小组,村四职干部4人,总户数569户,总人口1666人,2016年底,农民人均纯收入14361元,有耕地面积1284亩,其中:水田350亩、旱地934亩,人均耕地0.7亩,有天然林10359亩,森林覆盖率为75%,2017年底,儿童计划免疫率100%,通有线电视493户,公众持有手机850余部,村内有红属2户,军属5户。 |
界池村位于含增镇东南部;幅员面积8.2平方公里,村委会距场镇3公里,万阿路贯穿全村,交通较为方便,东与太平镇清华村交界,南与谭庄村相邻,西与含增村相邻,北与安湾乡交界;村辖7个村民小组,总户数518户,现有人口1854人,现有党员65人,其中:外出党员5人,;村内矿石开采企业4家,工业企业11家,正在建设的规模工业企业5家,有加油站1处,五保户8户8人,农村低保9户21人,建卡贫困户18户53人。 |
长春村地处高山地区,平均海拔1100米,有丰富林地资源,和土地资源,属页岩和腐质土喀斯特地貌,饮用水均属地下山泉自来水,有通村组道路11.4公里,全村有7个小组,269户,877人。2014通过产业发展部门支持等,脱贫13户50人,2015年脱贫12户48人,2016年未脱贫15户50人。村辖区面积11平方公里,现有耕地面积1040亩,林地面积2万余亩,森林复盖率达90%,网络覆盖率为80%。 |
含增镇乾元山村成立于2003年12月,地处江油市含增镇场镇,302省道自东至西穿过集镇,距江油市区12千米,面积约2平方千米。东至含增村园林路口,西边顺盘江河逆流而上到白龙宫旅游景区和乾元山省级风景区,北面沿着陡峭直上就是含增村千年梨园,南临天观音洞旅游风景区和待开发的石马山自然生态旅游区。辖区社区成员单位8个,户籍人口985户1186人,辖区服务人口2160户6480人,社会化服务退休人员550人,党员61人,含攀长钢三生活区在内共有服务对象7666余人。 |
含增村地处含增镇政府周围,2010年原花果山村与响石村合并后取名含增村,幅员面积17平方公里,耕地668亩,现全村有规模旅游企业2个(白龙宫、天音洞),乡村旅游景区一处(千年梨园),各类工矿企业17家,梨花山庄生态种植专业合作社一家,全村共1687余人639户,2014年人均纯收入11024元。花果山有悠久的果树种植历史,现有千年古梨树(砂梨)8878棵,丰水梨、爱宕梨等现代品种梨树,李树,樱桃等果树900多亩。近几年结合乡村旅游的发展,花果山千年梨园的赏花、品果、踏青、避暑以农耕文化和梨树博览为主题的乡村体验、休闲观光旅游初具规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