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旧县乡各街道乡镇历史沿革

旧县乡各街道乡镇历史沿革

始建于宋朝时期,隶属东平乡永和里二十三都;1966年从船坑大队分出,立黄沙大队;1984年10月,农村政社分设,恢复乡的建制,黄沙大队改为黄沙村。

1988年改为大黄沙村,设大黄沙村村民委员会。

始建于宋朝时期,隶属东平乡永和里二十三都;明清属永和里;民国时期设保属吴村乡;1950年立为乡,属第三区;1952年改属第六区(潘墩区);1958年设大队属上游公社;1962年成立船坑小公社属渭田区;1966年撤区并社,为船坑大队属旧县公社;1984年10月,农村政社分设,恢复乡的建制,大队改为村。

始建于宋朝时期,隶属东平乡永宁里十四都;明清属永宁里;民国时期设东厝保,属渭田乡;1952年设东厝乡,属第三区(潘墩区);1956年裁并属游墩乡;1960年设大队,属渭田公社;1966年属旧县公社;1984年10月,农村政社分设,恢复乡的建制,大队改为村。

2019年搬迁至新村部。

始建于宋朝时期,隶属东平乡皈伏里十三都;1941年为第一区署旧县乡游墩保;1960年为游墩大队,属渭田公社;1966年划归旧县公社;1984年10月,农村政社分设,恢复乡的建制,大队改为村。

1941年为第一区署旧县乡马坪保,属旧县乡,人民公社时期属旧县大队;1975年曾划为国营郑墩茶场马坪耕作地;1984年10月增设马坪村,属旧县乡管辖。

始建于宋朝时期,隶属东平乡皈伏里十三都;1936年为旧县保;1958年成立红旗公社旧县大队;1961年改为旧县小公社;1966年又改为旧县公社旧县大队;1984年10月,农村政社分设,恢复乡的建制,大队改为村。

始建于宋朝时期,隶属东平乡皈伏里十一都;1941年为第一区署旧县乡岩下保;1966年成立旧县公社岩下大队;1984年10月,农村政社分设,恢复乡的建制,大队改为村。

始建于宋朝时期,隶属东平乡皈伏里十一都;1941年为第一区署旧县乡六墩、李源二保;1952年属第二区署(大布区)六墩乡;1960年成立城关公社六墩大队;1966年为旧县公社六墩大队;1984年10月,农村政社分设,恢复乡的建制,大队改为村。

始建于宋朝时期,隶属东平乡皈伏里十一都;1941年为县直属大㘵乡李墩保;1950年为李墩乡,属大㘵区;1958年为李墩大队,属红旗公社;1961年为李墩小公社,属城关区;1966年撤区并社为李墩大队,属旧县公社;1984年10月,农村政社分设,恢复乡的建制,大队改为村。

始建于宋朝时期,隶属东平乡皈伏里十一都;1966从李墩大队分立为下塅大队;1984年10月,农村政社分设,恢复乡的建制,大队改为村,称下塅村。

2008年改为下段村,2020年恢复为下塅村。

始建于宋朝时期,隶属东平乡皈伏里七都;1941属旧县乡官村保;解放后,1950年设官村乡,属大㘵区。

1960年设大队,属城关公社;1966年撤区并社为旧县公社官村大队;1984年10月,农村政社分设,恢复乡的建制,大队改为村。

2017年8月搬迁至现址。

民国时期为后洋保,属大布乡;1941年为县直辖大㘵乡后洋保;1961年为大布公社后洋大队;1966年划归旧县公社;1980年迁洋前建新村改为洋前大队;1984年10月,农村政社分设,恢复乡的建制,大队改为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