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乐清市芙蓉镇各村社区历史沿革

乐清市芙蓉镇各村社区历史沿革

解放后改称良园村。

1958年10月公社化时,改称良园大队。

管芙蓉管理区,1984年4月。

改称为良园行政村。

始建于元末至正年间,距今690年之久。

解放后称后垟村。

1958年10月公社化时改称后垟大队属芙蓉管理区。

1984年4月改称后垟村。

始建于元末至正年间,距今690年之久。

解放后称前垟村。

1958年10月公社化时改称前垟大队属芙蓉管理区。

1984年4月改称前垟村。

解放后为海口村。

1958年4月公社化时改名海口大队,属芙蓉管理区。

1984年4月改称海口行政村。

原下街村因地处芙蓉街南首而名。

辖芙蓉、海州2自然村。

辖区于1949年5月后由民国时期芙蓉乡第七、第八保合并设立下街村,属芙蓉乡;1950年属芙蓉镇;1956年属芙蓉乡;1958年9月公社化时设立下街大队,属芙蓉管理区,1961年属芙蓉公社;1984年4月政社分设,称下街村,属芙蓉乡;1985年4月属芙蓉镇。

原石碧村以驻地得名。

辖石碧1个自然村。

1955年从原前垟村划置石碧村,属芙蓉镇;1956年2月属芙蓉乡;1958年公社化时成立石碧大队,属芙蓉管理区;1961年属芙蓉公社;1984年政社分设,改称石碧行政村,属芙蓉乡;1985年4月属芙蓉镇。

原兰屿浦村其地明洪武初设有缆屿铺,以铺名村;“缆”“兰”同音,又近海浦,遂演变为兰屿浦。

辖宫后边、浦新、山脚、山冈头、上横5个自然村。

1933年属珠屿村组成部分,1949年5月后为原上街村组成部分,1955年从上街村划置兰屿浦村,属芙蓉镇;1956年2月属芙蓉乡;1958年10月称兰屿浦大队,属芙蓉管理区;1961年9月属芙蓉公社;1984年4月政社分设称兰屿浦村,属芙蓉乡;1985年4月属芙蓉镇。

2019年5月,由原下街村、石碧村、兰屿浦村,合并设立本村(新的下街村)。

解放后称上街村。

1985年10月公社化时,改称上街大队,是芙蓉管理区,1984年4月改称上街村。

原山外村辖岭头、黄泥墙、东山垟、前山、寨山5自然村。

1949年5月后由原芙蓉乡第十保改为山外村,属芙蓉乡;1950年属芙蓉镇;1956年属芙蓉乡;1958年10月公社化时为山外大队,属芙蓉管理区;1961年9月属芙蓉公社。

1984年4月政社分设,称山外行政村,属芙蓉乡;1985年4月属芙蓉镇。

2019年5月,由原山外村、山外湾村行政区域合并设立本村(新的山外村)。

1947年属芙江乡,1948年属芙蓉镇,1950年属小芙乡,1992年至今属芙蓉镇管辖。

筋竹地名历史悠久,明隆庆壬申年间始有记载。

1947年属芙江乡,1948年属芙蓉镇,1950年属小芙乡1992年由芙蓉镇管辖至今。

原白岩村以驻地得名。

辖白岩1个自然村。

明隆庆《乐清县志》载名白岩,属山门乡十八都。

1949年5月后沿称白岩村,属雁西乡;1956年属芙蓉乡;1958年公社化时,成立白岩大队,属雁芙管理区;1961年属雁芙公社;1984年4月政社分设,改称白岩行政村,属雁芙乡;2011年行政区划调整,属芙蓉镇。

原上岙垟以驻地得名。

辖上岙垟1个自然村。

1949年5月后上岙垟村,属芙江乡;1950年3月属雁芙乡;1956年属芙蓉乡;1958年公社化时与垟车、巨坑庵、兰章田村合并成立垟车大队;属雁芙管理区;1961年分设上岙垟大队,属雁芙公社;1984年4月政社分设,改称上岙垟行政村,属雁芙乡;2011年行政区划调整,属芙蓉镇。

2019年5月,由原白岩村、上岙垟村行政区域合并设立本村。

原西塍村以驻地得名。

1949年5月后称西塍村,属雁西乡;1956年属芙蓉乡;1958年公社化时,成立西塍大队,属雁芙管理区;1961年属雁芙公社;1984年4月政社分设,改称西塍行政村,属雁芙乡;2011年行政区划调整,属芙蓉镇。

原路上村以驻地得名。

辖路上1个自然村。

1949年5月后称牛路上村,属雁西乡;1956年属芙蓉乡;1958年公社化时,成立山坑大队,属雁芙管理区;1961年从山坑大队分设牛路上大队,属雁芙公社;1984年4月政社分设,改称牛路上行政村,属雁芙乡;1987年改名路上村;2011年区划调整,属芙蓉镇。

原山坑村以驻地得名。

1949年5月后称山坑村,属雁西乡;1956年属芙蓉乡;1958年公社化时,成立山坑大队,属雁芙管理区;1961年属雁芙公社;1984年政社分设,改称山坑行政村,属雁芙乡。

2019年5月,由原西滕村、路上村、山坑村行政区域合并设立本村(新东西滕村)。

1949年解放后称长缴山头村,1956年改称长山头村,1958年公社化时成立长山头大队属雁芙管理区。

1961年属雁芙公社。

1983年政社分设改称长山头行政村一直至今。

2011年6月属芙蓉镇。

长缴地名历史悠久,明·永乐年间始有记载。

1949年称长徼村属雁西乡;1956年属芙蓉乡;1958年公社化时成立长徼大队,属雁芙管理区;1961年雁湖管理区改为雁芙公社,1983年政社分设改称长徼行政村属雁湖乡;2011年6月属芙蓉镇。

原下湾村以驻地得名。

辖大片地、黄坑底、龙平、下湾、燕窠山5自然村。

1949年5月后由民国时期芙江乡十四保改为下湾村,属芙蓉乡;1950年8月属小芙乡;1956年属芙蓉乡;1958年公社化时成立下湾大队,属小芙管理区;1961年属小芙公社;1984年4月政社分设,称下湾行政村,属小芙乡;1992年属芙蓉镇。

原麦西村以驻地得名。

辖上麦西、辖麦西2自然村。

辖区于1961年9月自原芙蓉公社西门村分置麦西大队,属小芙公社;1984年4月政社分设,属小芙乡;1992年6月属芙蓉镇。

原茶塘村以驻地得名。

辖茶塘1个自然村。

1949年5月后为茶塘村,属芙江乡;1950年3月属小芙乡;1956属芙蓉乡;1958年公社化时成立茶塘大队,属小芙管理区;1961年属小芙公社;1984年4月政社分设,改称茶塘行政村,属小芙乡;1992年6月属芙蓉镇。

原小芙村以原乡名得名。

辖西门、海头2自然村。

辖区1949年5月后为西门村,属芙江乡;1950年3月属小芙乡,1956年属芙蓉乡;1958年公社化时成立西门大队,属小芙管理区;1961年属小芙公社;1982年1月因重名,更名为小芙大队;1984年4月政社分设,改称小芙行政村,属小芙乡;1992年6月属芙蓉镇。

原东岙村因驻地得名。

辖2自然村。

辖区1949年5月后为东岙村,属芙江乡;1950年3月属小芙乡;1956年属芙蓉乡;1958年公社化时,成立东岙大队,属小芙管理区;1961年属小芙公社;1984年4月政社分设,改称东岙行政村,属小芙乡;1992年6月属芙蓉镇。

2019年5月,由原下湾村、麦西村、茶塘村、小芙村、东岙村行政区域合并设立本村。

原丹灶里村以驻地得名。

辖丹灶里1个自然村。

1949年5月后称丹灶里村,属雁西乡;1956年属芙蓉乡;1958年公社化时成立丹灶里大队;属雁芙管理区;1961年属雁芙公社;1984年4月政社分设,改称丹灶里行政村,属雁芙乡;2011年属芙蓉镇。

原尚古山村以驻地得名。

辖尚古山1个自然村。

1949年5月后称尚古山村,属雁西乡;1956年属芙蓉乡;1958年公社化时,成立尚古山大队,属雁芙管理区;1961年属雁芙公社;1983年政社分设,改称尚古山行政村,属雁芙乡;2011年行政区划调整,属芙蓉镇。

原黄岙村以驻地得名。

辖黄岙、田下2自然村。

1949年5月后称黄岙村,属雁西乡;1956年属芙蓉乡;1958年公社化时,成立黄岙大队,属芙蓉管理区;1961年属雁芙公社;1983年政社分设,改称黄岙行政村,属雁芙乡。

原大山背村以驻地得名。

辖大山背、大章后2自然村。

1949年5月后并入吕家田村,属雁西乡;1956年属芙蓉乡;1958年公社化时,自立大山背大队,属雁芙管理区;1961年属雁芙公社;1983年政社分设,改称大山背行政村,属雁芙乡。

原吕家田村以驻地得名。

辖吕家田1个自然村。

1949年5月后称吕家田村,属雁西乡;1956年属芙蓉乡;1958年公社化时,成立吕家田大队,属雁芙管理区;1961年属雁芙公社;1984年4月政社分设,改称吕家田行政村,属雁芙乡,2011年属芙蓉镇。

2019年5月,由原丹灶里村、尚古山村、黄岙村、大山背村、吕家田村行政区域合并设立本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