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宜区,隶属西藏自治区林芝市,地处中国西藏东南部、念青唐古拉山东南麓,雅鲁藏布与尼洋河在此相汇,是青藏高原海拔最低的区域,素有“西藏江南”之美誉。
巴宜区国土面积1023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8万亩,草场面积56.5万亩,森林面积502万亩。辖2个街道、3个镇、2个乡、1个民族乡,107个行政村,总人口6.7万(2013年)。区政府驻地双拥路街道。 巴宜区平均海拔3000米,相对高差2200-4700米,位于巴宜与米林交界的加拉白垒峰,海拔7294米。境内从亚热带到寒带植物都有生长,素有“绿色宝库”之称。
巴宜区(原林芝县)古称工布,历史非常古老,可以追溯到西藏的史前时期。20世纪70年代,尼洋河边发现了一批新石器时代的人类遗骨和墓葬群,考古表明早在四五千年之前,林芝地区已有人类从事刀耕火种的农业,过着相对定居的生活。-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巴宜区曾设则拉宗、基巧宗,隶属西藏地方嘎厦政府。 1959年9月,则拉宗、德林宗和贡穆宗3宗合并成立林芝县,驻地尼池村,直属林芝专署。 1960年,设八一区。 1964年林芝专署撤销,林芝县划归拉萨市管辖。 1986年林芝行署成立,林芝县又划归林芝行署管辖至今。 1987年,八一区改为八一镇。- 1997年,林芝县辖1镇6乡,县政府驻达则乡。 2000年,林芝县辖3个镇、4个乡,根据当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38960人。 2005年10月9日,经国家民政部批准,林芝县人民政府驻地由林芝镇(达则乡更名改建)迁至八一镇。 2015年3月16日,国务院批复同意撤销林芝地区和林芝县,设立地级林芝市和林芝市巴宜区,巴宜区人民政府驻双拥路街道尼池路4号。[4]6月5日,巴宜区正式成立。 |
工布江达县地处西藏东部、念青唐古拉山南麓、雅鲁藏布江以北、尼洋曲中上游地区。面积1288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万亩,草场面积17.2万亩,林地面积234万亩。总人口近2.2万。辖9个乡,127个村民委员会。
工布江达县地势北高南低,平均海拔3500米,属高原温带半湿润气候,年均降雨量在646毫米左右,年均日照2016小时,无霜期160天。自然资源和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全县耕地面积53129.85亩,草场面积171999亩。有森林面积14.9万公顷,森林覆盖率为27%,木材储积量为3551.5万立方米。有水晶、金、银、铜、铅、石灰石、瓷土、彩土等矿产资源几十种,野生动物63种,野生植物287种,中药材200多种,食用菌23种,年产各种食用菌150余吨。2001年巴松湖景区被评为国家4A级风景区,巴错旅游公路已建成通车。朱拉的多吉扎森岩、娘蒲的巴噶溶洞、间歇泉等自然景观的开发前景也十分广阔。随着开发的不断升级,旅游产业将会成为工布江达县的支柱产业。动物资源有金钱豹、雪豹、马鹿、狗熊、马熊、水獭、猴子、黑颈鹤等。 工布江达县的经济以牧业为主,农、牧、林、副四业兼备。工业主要以榨油、材加工为主。川藏公路横穿县境,并连接6条县、乡公路,加之其它可通行的简易公路,构成了本县的交通网。公路里程达380公里。巴松错(又名错高湖),位于果林卡以东80公里的高山峡谷中。湖面26平方公里。群山环抱,古木参天,湖水如碧。山顶积雪终年不化,雪线下为莽莽原始森林,景-美,令人叹为观止。每年-四月十五日都举行盛大的转湖节,更为圣湖增添了无穷的色彩与魅力。 自然地理 工布江达县地处西藏东部、念青唐古拉山南麓、雅鲁藏布江以北、尼洋曲中上游地区。为林芝地区西大门。全县地势西高东低,南北山峰林立,尼洋河由西向东横贯全境。县内最高海拔6691米,最低海拔3180米,平均海拔3600米,相对高差1700—2000米。 该县属雅鲁藏布江中游河谷地带。地势西高东低,山峰林立,沟空纵横,平均海拔3500米,相对高差1725米,最高峰海拔6691米。 尼洋河是工布人民的母亲河,发源于该县米拉山麓,流经该县、林芝县百巴镇、米林县布久乡,在米林县米瑞乡汇入雅鲁藏布江,全长307.5公里,其中流经该县200多公里。其源头为古冰川作用的围谷,海拔5000米左右,沿河两岸森林茂密、奇山众多、风光绮丽。 工布江达县属高原温带半湿润气候,年均降雨量在646毫米左右,年均日照2016小时,无霜期160天。 历史沿革 牙披,一作“阿丕”。距江达九十里,一日即至。江达一区,藏名工波,一作“工布”,以一营官治之。汉曰“营官”,藏语为“碟巴”也。其治所即为“牙披”。因牙披不当大道,故设差站于江达。汉人不知有牙披,但知有江达,惟亦知其属于工波,故曰“工布江达”,尹昌衡拟设及昭县是也。 工布江达,藏语意为“凹地大谷口”。 工布江达,清代为江达宗。民国初设太昭县,后改称工布江达宗。 和平解放后又称太昭县,1964年划归拉萨市管辖。1986年复归林芝地区管辖至今。 工布江达县总人口近2.2万。辖3个镇、6个乡,128个行政村。 经济概况 工布江达县的经济以牧业为主,农、牧、林、副四业兼备。农作物主要有青裸、冬小麦、春小麦、豌豆等。以饲养耗牛、偏牛、黄牛、山羊、绵羊、马、猪等为主。1989年曾获国家农业部“农业丰收表彰奖”。 工业主要以榨油、木材加工为主。 2004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预计完成18012万元,完成年计划的100.07%,比去年增长20.8%;财政收入完成886万元,完成年预算的103.02%,比去年增长15.5%;财政支出完成4242万元,比上年同期增支909.4万元;基本建设投资完成7230万元,完成年计划的136.4%。 行政区划 金达镇 总人口3983人。 工布江达镇 总人口4166人。 巴河镇 总人口2832人。 加兴乡 总人口3551人。 娘蒲乡 总人口2212人。 江达乡 总人口1938人。 仲莎乡 总人口2081人。 朱拉乡 总人口2396人。 措高乡 总人口1812人。 |
米林县地处西藏东部、雅鲁藏布江中游、念青唐古拉山与喜马拉雅山之间。面积为947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4万亩,森林面积480万亩。总人口1.5万,辖8个乡(其中一个民族乡),100个村民委员会。
米林藏语意为“药洲”。米林县的前身为则拉岗宗。1959年8月成立米林县人民政府,因县府设在米林村而得名,隶属林芝专区管辖。1964年划归拉萨市管辖。1986年林芝地区恢复后,又划林芝地区管辖。1961年5月,县驻地由米林村迁至东多至今。 该县地处雅鲁藏布江中游河谷地带。地势西高东低,多宽谷,平均海拔3700米,相对高差较小。该属高原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年无霜期为170天。年降水量600毫米。主要自然灾害有地震、泥石流、春旱、冰雹和病虫害等。 已初步发现的矿种有砂金、石膏、石灰石、铬、铁等。野生动植物资源主要有能、豹、野耗牛、香捧、水獭、虫草、贝母、当参、红景天、天麻、三七、雪莲花等。 米林县经济属农林区。粮食作物主要有春小麦、冬小麦、青探、豌豆等。主要饲养耗牛、黄牛、骗牛、马、驴、骡、山羊、绵羊、猪等。主要林木种类有冷杉、云杉、高山松、华山松、杨椰、高山栋、巨相等。 东多地处海拔2950米。占地面积0.6平方公里。林泽公路从城外通过。建有邮局、银行、商店、医院、影院、学校、书店、电视台、招待所等服务设施。 全县有装机容量1600千瓦的南伊电站,3个乡(镇)电站,全县电力装机容量2264.4千瓦,全县村通电率74。米林至八一输电线路并网工程正在实施。 米林县公路通车里程达490公里,境内有一条省道林邛公路,主要公路干线有林邛线、岗扎线、岗派线三条。全县行政通车率达86,乡(镇)通车率达100;国家投资亿元修建的林芝米林机场距米林县城12公里,72公里机场路从林芝修至米林县城,并向南伊沟延伸2公里。 米林现拥有米林宾馆、厦门大酒店二家涉外旅游定点宾馆。其中厦门大酒店由我县招商引资2500多万元,按三星级标准建设,内部装修豪华,娱乐配套设施齐全。 米林现有中小学26所,在校学生2647人,入学率、巩固率分别达98、99以上,有2家幼儿园(私营1家)。 全县有电视差转台1个,中波台1个,乡村电视覆盖率达92,广播电视同步覆盖率达82.7,文化基础设施有厦门文化广场,有1个县文化馆,8个乡(镇)文化站,20个村级文化室。有县人民医院一所,乡(镇)卫生所8个。 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众多的山川河流,复杂的地形地貌,遮天蔽日的原始森林,孤峰揽胜的南迦巴瓦峰和江心的沙洲以及山脚下的沙丘链等引人入胜的自然景观,形成了极其丰富、可供开发利用的旅游资源。其中海拔7782米的南迦巴瓦峰尚侍人们继续探索。著名的雅鲁藏布江绕山峰形成大拐弯,致使海拔2800米的江面层层波浪,水流湍急,形成蔚为壮观的“江水倒流”。被列为西藏重点旅游区的还有尼洋曲与雅鲁藏布江汇流处的南伊珞巴新村和南伊沟茂密的原始森林。 自然地理 米林县地处西藏东部、雅鲁藏布江中游、念青唐古拉山与喜马拉雅山之间。西部与朗县、北部与林芝县、西北部与工布江达县相毗邻,南部与印度接壤,边境线长180公里。 全县东西狭长,西高东低,多宽谷,相对高度相差较小,全县平均海拔3700米,呈山河谷地形。 米林县境内主要山脉有喜马拉雅山脉和念青唐古拉山脉。县界上的最高峰南迹巴瓦峰7782米与海拔7294米的加拉自垒峰隔江相望。 米林境内河流众多,雅鲁藏布江从西向东横贯全境,境内河段长250公里。全县有5条较大的支流,河流总长1077公里,水利资源和淡水渔业资源丰富。 米林县属高原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8.2℃,降水量641毫升,85的雨水集中在6-9月份,无霜期为170天。印度洋与孟加拉湾暖流通过雅鲁藏布江通道,形成亚热带、温带、寒带并存的特殊气候。 米林县面积为947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4万亩,森林面积480万亩。主要自然灾害有地震、泥石流、春旱、冰雹和病虫害等。 米林藏语意为“药洲”之意。气候的多样性造就了米林丰富的自然资源,全县有2000多种高等植物。境内野生药材种类繁多,主要有虫草、红景天、当归、雪莲、秦艽、雪山一枝蒿等。以及松茸、厥菜等多种菌类、蕨类植物。是世界呈现生物多样性最典型的区域之一,堪称生物基因库。 全县有林地46万公顷,森林覆盖率48.11,林木总蓄积量9150万立方米。主要林木品种有冷杉、云杉、高山松、华山松、落叶松、杨桦、高山栎、青冈和巨柏等,是西藏自治区最大的原始林区之一。栖息着野耗牛、叶猴、香獐、水獭、野熊、羚羊、野鸡等野生动物。矿产资源初步勘探发现有石膏、石灰石、铬、铁、砂金、水晶石和电气石等,蕴藏着极大的开发价值。米林县是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半农半牧县,土地资源富饶,现有耕地4.36万亩。 历史沿革 米林县因县府设在米林村而得名。米林藏语意为“药洲”之意。 米林县的前身为则拉岗宗。 1959年8月成立米林县人民政府,因县府设在米林村而得名,隶属林芝专区管辖。1964年划归拉萨市管辖。1986年林芝地区恢复后,又划归林芝地区管辖。1961年5月,县驻地由米林村迁至东多至今。县府现驻米林乡。 2002年米林县总人口约2万。 经济概况 米林县经济属农林区。粮食作物主要有春小麦、冬小麦、青探、豌豆等。主要饲养耗牛、黄牛、骗牛、马、驴、骡、山羊、绵羊、猪等。主要林木种类有冷杉、云杉、高山松、华山松、杨椰、高山栋、巨相等。木材,总蓄积量4000万立方米,年平均采伐量6万立方米。现有电站、木材加工、粮食加工等一批基础工业,其余为民族手工业。 截止2003年底,全县实现GDP产值1.8亿元,同比增长18.6%,其中第一产业4100万元,第二产业4900万元,第三产业9000万元;多种经营收入2541.2万元,同比增长4.08%;财政收入完成776万元,同比增长8.18%;税收完成830万元,同比增长18.6%。农村经济总收入达6073.38万元,同比增长15.6%;粮食总产量9624.27吨,同比增长14.3%;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3008.5元,其中现金收入1480元。 基础设施的建设,拉动了经济的快速增长,全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378亿元,(不包括机场和机场路),机场、机场路、岗派路等国家重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完成了90户582人的“天保搬迁”和82户415人的扶贫搬迁工作。 目前全县的通电、通路、通水率分别达到了80%、86.4%、72.5%。广播、电视覆盖率分别达到87%和98%。同时厦门市进一步加大了对口支援力度,拓宽援藏领域,使援藏总资金突破4000万元,总项目达28个,厦门社区文化广场、汽车站、城网改造等9个工程项目已经完工,这些项目的建成促进了米林县城的发展,有效提高了县城的品位。 米林目前拥有各类商业经营点360个,从业人员614人。有中国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税务、工商、邮政、电信、移动通信等服务性机构。其中:全县固定电话用户354户,移动通讯用户800户,村通电话率18,通光缆的乡(镇)达到60,乡乡实现了通邮。 如今的米林县各族人民正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阔步迈向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行政区划 卧龙镇 总人口2931人。米林镇 总人口4460人。派镇 总人口1771人。里龙乡 总人口1384人。南伊乡 总人口973人。扎绕乡 总人口2909人。羌纳乡 总人口2149人。丹娘乡 总人口1470人。 |
墨脱县,曾经是全国惟一不通公路的县,直到1993年才有沙石公路通达墨脱县城,2009年4月20日,我国最后一条通县公路——墨脱公路新改建工程奠基仪式在嘎隆拉雪山口举行。这一工程的正式开工,标志着我国县级行政区域不通公路的历史即将结束!
墨脱是雅鲁藏布江进入印度阿萨姆平原前流经的我国境内最后的一个县,也是西藏东南部最为偏远的一个县,位于喜马拉雅山脉东端南麓,面积三万多平方千米(包括麦克马洪线以南属于墨脱县的两万多平方公里,目前实际控制一万多平方公里),境内居住门巴、珞巴等少数民族。 墨脱县位于西藏东南部,地处雅鲁藏布江下游、喜马拉雅山一岗日嘎布山脉的南部。总面积3.4万平方公里(一说总面积30553平方公里),其中墨脱实控1万平方公里,印度占2.4万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万亩,森林面积3200万亩。2003年底,全县人口9759人。辖8个乡(含一个民族乡),59个村民委员会。墨脱藏语意为“隐莲盛开的地方”。 由于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在墨脱自然保护区内,仅高等植物就有3千多种,竹类植物约有十几种,野生兰科植物80多种。属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有42种。另外还有千余种昆虫。 墨脱县地势由北向南急剧下降。从北部的南迦巴瓦峰高达7756米,下降到南部的仅数百米。形成“十里不同天”的特殊气候。年均温16℃,1月均温8.4℃,7月22.6℃,年降水量在2358毫米以上。南部最大降水可达5000毫米,无霜期330天。水力资源极丰富,仅在雅鲁藏布江大拐弯一处,水能就占全江的2/3,占全国水能蕴藏量的1/10。境内有墨脱国家自然保护区。1950年8月15日发生墨脱地震。 县内自然条件优越,有“西藏西双版纳”、“植被类型天然博物馆”之称。原始森林类型众多,有常绿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暗针叶林等。水利资源和动植物资源皆丰(见墨脱自然保护区),垂直带谱明显。1982年开始对多雄拉山南坡至布裙山一带的八个垂直自然带谱进行重点保护。 墨脱的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即风光揽胜、科学考察、独特文化及探险登山。 自然地理 墨脱县属雅鲁藏布江下游。山川河谷地貌,平均海拔1200米。地势北高南低。四面环山,形似莲花。这里的地形有“山顶在云间,山脚在江边,说话听得见,走路要一天”的民谣形容。 墨脱县境内有雄伟壮观的南迦巴瓦和加拉白垒峰,这两座山峰是东喜马拉雅山脉最高的两座山峰,峰顶常年白雪皑皑银装素裹,与山峰南坡上遍地生长着的热带亚热带植物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两座山峰的夹峙中雅鲁藏布江咆哮而出,于崇山峻岭间劈开一道深达五千多米的深壑,形成了世界上最深最长最险峻的峡谷--雅鲁藏布大峡谷。 雅鲁藏布江由南迹巴瓦峰脚下急转直下。纵贯南北。 雅鲁藏布江从朗县进入林芝地区,在米林县迎面遇上喜马拉雅山阻挡,被迫折流北上,绕南迦巴瓦峰作奇特的马蹄形回转,在墨脱县境内向南奔泻而下,经印度注入印度洋。 墨脱县气候属喜马拉雅山东侧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四季如春,雨量充沛,年无霜期340天,年日照时数2000小时以下,年降水量为2000毫米左右。自然灾害有虫灾、洪水、滑坡、泥石流和地震等。 历史沿革 墨脱,在藏传佛教经典中称“博隅白玛岗”,意为“隐藏着的莲花”,据说全域地形极象一幅女神多吉帕姆的仰卧图,因此又有说法这里是金刚亥姆多吉帕姆用自己的身躯幻化出的,被佛教信徒视为圣地。 相传九世纪时莲花生大师受吐蕃赞普赤松德赞之请遍访仙山圣地,到了这里发现此处如一朵盛开的莲花,有圣地之象,遂在此修行-,并取名“白玛岗”。 传说这地方粮食堆积如山,取之不尽;肉食各取所需,用之不竭;虎骨、麝香、雪莲、灵芝俯拾即是,山珍野味、香甜果品应有尽有……所以这里就成了朝佛圣地,多少虔诚的佛教信徒不远千里、舍生忘死来到这里。 1881年波密王在墨脱设宗。1927一1931年噶厦政府与波密王之间爆发战争,波密王战败。噶厦政行将墨脱分封给色拉寺、倾多寺和松宗寺,三寺各自建宗,一直延续到西藏和平解放。 1959年墨脱7司建县。1964年划归拉萨市管辖。1986年2月划归林芝地区管辖至今。县府驻东波。 经济概况 墨脱县经济以农业为主。盛产水稻、鸡爪谷、黄豆、棉花、芝麻等。牧业经济比重不大。林业、副业经济以自给自足为主。 它丰富的林业、水利和农业资源足可以养活大半个西-口。就是这样一个资源富足的地方,由于历史和自然条件等种种原因,长久以来,几乎与外界隔绝,不但自然条件没有得到改变,而且经济建设也基本等于零,封闭使这里成为西藏高原上还保持着原始状态下的一个“孤岛”。 名特产品主要为野生果类和天麻、三七、鹿茸、靡香、猴头、胡黄连等。 矿产资源基本上还是未被普查的处女地。 行政区划 墨脱镇 总人口1878人。 背崩乡 总人口2138人。 德兴乡 总人口1549人。 达木乡 总人口729人。 旁辛乡 总人口1266人。 加拉萨乡 总人口812人。 甘登乡 总人口647人。 格当乡 总人口680人。 旅游资源 墨脱县位于西藏东南角,地处雅鲁藏布江下游,面积3.4万平方公里,森林面积3200万亩,总人口1万余。墨脱意为“隐秘的莲花”,被誉为西藏的“西双版纳”,境内的居民主要为门巴族和珞巴族。著名的雅鲁藏布大峡谷主体段都在该县境内。这里是西藏高原海拔最低,环境最好的地方,因为属喜马拉雅山东侧的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墨脱县四季如春,气候也是西藏最温和,雨量最充沛,生态保存最完好的地方。 墨脱县平均海拔1200米,在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的西藏高原,它的高度是幸运的,却又是不幸的。它的周围砌着高耸的雪山,像一道巨大的屏风挡住山外的一切资源,再加一条边境线的圈围,切断了它的视野,并把它降到了井底。 墨脱县是中国大陆2100多个行政建制县中,人力背夫是这里唯一的运输方式;当地人过着几乎与外界隔绝的原始生活;石锅和筷子是运出大山的仅有商品。 因为墨脱县的一切物资都是靠人背畜驮,这里物价较高。自墨脱解放以来,政府曾选定了5条修路路线,并付诸了行动。但因多方原因,最终未能让汽车顺利驶进墨脱,如今也只能分季分段通车,而且很难保证通行。许多专家经多年勘察,得出的结论是:墨脱处于喜马拉雅断裂带和墨脱断裂带上,地质活动频繁,是地震、塌方、泥石流的多发地带,加之墨脱的气候潮湿多雨,使得墨脱实现通车的愿望困难重重。 扎墨公路(波密县扎木镇——墨脱)全程141公里,这条1994年耗巨资修成的公路,只开进过一辆汽车,公路也就宣布报废,而这辆车开到墨脱后就成了永久的“文物”。如今公路上已长满了灌木和杂草,许多路段路基已坍塌,有的地方已成了巨大的滑坡面,路上架设的桥梁仅剩下一些锈蚀的钢架,墨脱如今仍旧保存着人背牲口驮的运输方式。 藤桥、溜索往来峡谷 瀑布、藤桥、溜索是墨脱最具特色的景观。墨脱山多、水多,瀑布也多,有的瀑布细弱如几缕轻纱,缓缓地从石壁上飘落下来,水珠被岩石碰撞得四分五裂,化作缕缕雾气,飘浮在山腰;有的瀑布水流宏大,吼声悦耳,四季不涸,十分壮观。在这些瀑布中,除了素有“藏布奇观”之称的大拐弯瀑布外,有高达400米的汗密瀑布,有从悬崖绝壁倒挂的“老虎嘴”瀑布,有云崖飞泻的地东瀑布,有云雾缭绕的背崩瀑布,还有银丝彩带飞舞的拉格瀑布。墨脱较有名的藤桥有背崩藤网桥、德兴藤网桥,都长约400米。其中德兴藤网桥横跨雅鲁藏布江,已有300多年历史了。藤网桥整个呈管状悬空,多位于峡谷险要的河段,行走其上,桥随人的重力与河风吹送,左右晃悠幅度极大,但整座桥近似密封,不会有危险。墨脱著名的景观还有溜索,过溜索时以背对江面的姿式高速滑向对岸,需要较高的胆量和平衡技巧才能顺利过江。 佛之净土白玛岗的墨脱 墨脱古称“白玛岗”(白玛岗现为墨脱县城的所在地),藏语意为“花朵”。这里是藏传佛教信徒向往的莲花胜地。《甘珠尔》藏经里称“佛之净土白玛岗,圣地之中最殊胜”,传说中这里有不种庄稼吃不完的粮食,不养牲畜喝不尽的牛奶,山上布满古树,花朵大得人可以睡在花心里,还藏有打开通往极乐世界神门的金钥匙…… 宗教传说增加了白玛岗的神秘感,这里成了区内外远近闻名的朝拜圣地,一批批虔诚的信徒抛家舍业,扶老携幼,从四面八方赶来,路途艰险、湿热环境、劳累困顿使沿途不时有人倒毙……上世纪50年代,还有上百名藏东川西的朝圣者来到这里,或食物中毒,或病饿而死,至今墨脱的老人们还清楚地记得那幕惨剧。 墨脱原本不是门巴人的故乡,据史料记载和民间传说,门巴人在近一两百年前开始东迁,凭着勇气以及对东方美好生活的向往,千里迢迢来到白玛岗。他们并未找到传说中的极乐世界,却在这块富饶之地建立村寨,定居下来。还有一支东迁者门巴族的“门”是指门隅,“巴”藏语指人,藏语“门巴”就是生活在门隅地方的人之意。据1999年最新资料统计,目前在整个墨脱县9000多人口中,门巴族就有6000千多人。 路途凶险,一年大半与世隔绝 因为地势隐蔽,墨脱被称为“隐藏在云雾、雪山、密林中的人间绝域”、“地球上的最后秘境”。去墨脱,必须翻雪山、攀峭壁、穿密林,用自己的双脚长途跋涉、步步丈量。 通往这天堂般美丽地方的道路如同炼狱,江两岸山壁陡峭,深谷中江水汹涌,许多路段是在峭壁上凿成的天险,一面是陡峭的山崖,一面是万丈深渊;山口处不分冬夏都是白雪皑皑,沿途猝不及防的雪崩、骤雨、飞石、泥石流诸多艰险,每年因为迷路、雪崩、滑下山崖,付出生命的时有所闻。 每年有八九个月的时间,墨脱县都与世隔绝。出入墨脱的路主要有两条:一条是从米林县派乡翻越喜马拉雅山脉的多雄拉山口,沿多雄拉到墨脱的背崩乡后,逆雅鲁藏布江北上至墨脱县城,全程约115公里,步行需4天时间。这条路在每年的6—10月份可以通行;另一条是从波密县沿扎墨公路行走,全程141公里。由于嘎龙山的阻挡,这条路只能在每年的8—10月初山上的冰雪融化后才能通行到80公里处,然后步行两天到墨脱县城,其他时间只能翻越海拔4640米的嘎龙拉山口,正常情况下步行约需5天时间。 水量充沛,生物资源丰富 墨脱的山多、水多、瀑布也多。有的瀑布细弱如几缕轻纱,缓缓地从石壁上飘落下来,水珠被岩碰撞得四分五裂,化作缕缕雾气,飘浮在山腰;有的瀑布水流宏大,吼声悦耳,四季不涸,十分壮观。在这些瀑布中,除素有“藏布奇观”之称的大捌弯瀑布外,有高达四百战百公尺的汗密瀑布,有从悬崖绝壁倒挂的“老虎嘴”瀑布,有云崖飞泻的地东瀑布,有云雾缭绕的背崩瀑布,有银丝彩带飞舞的拉格瀑布…… 因为水量充沛,动植物也是十分丰富,墨脱还是世界罕见、我国少有的特殊林区,植物种类繁多、植被结构复杂,垂直带状分布明显,在短短40公里的水平距离内,几乎分布着寒带至热带的所有植被类型,河谷阔叶林中樟木、楠木等珍贵树种,墨脱境内的特种动植物资源品种繁多,有孟加拉虎、牛、长尾灰叶猴、大犀鸟等珍稀动物;有楠木、樟木、乌木、铁木、红豆杉和有“天然活化石”之称的蕨树等多种珍稀植物,其分布广,数量集中。这里有世界第一大峡谷,在大峡谷生活着门巴、珞巴族,由于长期的封闭,形成了基于自然崇拜的原始而特殊的珞渝文化和风情,从一个独特的角度诠释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绝妙的自然景观和独特的民俗文化以极强的典型性、种类多样性、品质的珍稀性、整体的自然性、突出的感染力和深刻的科学内涵,使其有极高的旅游观赏价值。 |
波密县位于西藏自治区东南部,帕隆藏布河北岸。地处东经94度0007-96度3004,北纬29度2106-30度4026。全县总面积16578平方公里,县人民政府驻扎木镇,距自治区首府拉萨市636公里。1959年成立波密县委。地处喜马拉雅山脉东段北麓。为冲积平原。最高峰明朴不登山,海拔6118米。县城所在地扎木镇,海拔2700米。气候温和湿润,年均温8.5℃,1月均温-0.2℃,7月均温16.5℃,年降水量900毫米。农作物主要产小麦、青稞、油菜等,是西藏商品粮基地县之一。有海拔最高的茶园133公顷,所产茶叶质量颇佳。也是出口菌类松茸、羊肚菌的重要产地之一。岗乡自然保护区是山地温带针叶林的典型。境内海洋型冰川发育极好,有著名的卡钦、则普、若果、古乡等冰川。其中卡钦冰川长35千米,面积172平方千米,冰舌末端伸入森林,下达海拔2500米的地方,蔚为壮观。
建制人口 全县设3镇8乡,111个行政村,总人口3.1万人,其中农牧业人口2.05万人。 自然地理 地形河流与冰川湖泊 波密县地处念青唐古拉山东段和喜马拉雅山东端,北高南低,高山连绵,中部为帕龙藏布河谷和易贡藏布河谷,支流数十条,流域面积4549.6平方公里。境内有卡青、木如草复、罪玛、日母、关星、洛腮、公汤、曲玛尔矿勒、杂接着等十大名山。易贡错湖、古错湖等冰碛湖80多个,其中易贡湖名列藏东50多个淡水湖之首,面积22个平方公里,形成于1900年,境内最高海拔6648米,最低2001.4米,县城驻地扎木镇海拔2720米。 气候 波密县受印度洋海洋性西南季风影响,印度洋暖湿气流沿雅鲁藏布江,进入帕龙藏布河,因此,海拔2700米以下属亚热带气候带,2700-4200米属高原温暖半湿润气候,4200米以上属高原冷湿寒湿带,年日照时间1563小时,年均温度8.5度,年无霜期176天,>10度积湿为2269度,年均降水量977毫米。 自然资源 水土资源 波密县水资源十分丰富,除降水量和地下水外,主要河流年均流量31.5亿平方米,其中可开发装机总容量77万千瓦,并且多分布于峡谷,水头高,水流急,落差大,目前已开发利用4100千瓦。有草场面积3384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20.14%,其中可利用草场2944平方公里,占87%,其中本县实际耕种53123亩。另外,裸岩,石砾占3550平方公里,其他占35.6平方公里。 矿产资源 矿种有砂金、铁矿、水晶矿、石灰岩、石膏等四十余种。 动物资源 野生动物80余种,其中被国家列为重点保护的动物的有獐子、梅花鹿、熊、罴、金丝猴、豹、羚羊、小熊猫、小獭、黑颈鹤等二十余种。 植物资源 共400余种。其中高级食用菌松茸年产量80吨,50%已加工出口日本。中草药材资源如天麻、虫草、贝母、知母、党参、茯苓、大黄已部分开发利用。各种树木80余种,其中云杉、高山松、华山松、高山栎、柏树、杨树、桦树、樟树、椿树、乔松、铁杉、毛竹为常见的经济价值高的种类,原始森林中的云冷杉多数生长180年以上,树高70-80米,树胸径超过2米,一般单株蓄积量达30立方米以上。草地植物200余种,其中藜科、蔷薇科、豆科、龙胆科、菊科、乔本科、莎草科植物为草地主要植被,大部分为优质牧草。经济林木主要核桃、花椒、苹果、沙棘、葡萄、水蜜桃、漆树、毛树、毛桃等,都有利于进行开发利用。 历史沿革 波密,藏语意为“祖先”。 1954年,合曲宗、易贡、倾多3个宗统一管辖,1959年12月波密县人民政府成立,隶属林芝地区。1964年后划归昌都地区管辖。1986年1月恢复林芝地区,波密县划归林芝地区管辖。(出处) ?年,波密县辖1个镇、10个乡,112个村委会:扎木镇、古乡、倾多乡、许木乡、八盖乡、玉仁乡、多吉乡、康玉乡、松宗乡、玉普乡、易贡乡。 2000年,波密县辖3个镇、8个乡。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26748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松宗镇1600人、倾多镇4350人、扎木镇6651人、多吉乡2772人、玉普乡1302人、许木乡2503人、玉仁乡2300人、康玉乡1564人、八盖乡1344人、易贡乡1108人、古乡1254人。 波密,藏语意为“祖先”。 1954年,合曲宗、易贡、倾多3个宗统一管辖,1959年12月波密县人民政府成立,隶属林芝地区。1964年后划归昌都地区管辖。1986年1月恢复林芝地区,波密县划归林芝地区管辖。(出处) ?年,波密县辖1个镇、10个乡,112个村委会:扎木镇、古乡、倾多乡、许木乡、八盖乡、玉仁乡、多吉乡、康玉乡、松宗乡、玉普乡、易贡乡。 2000年,波密县辖3个镇、8个乡。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26748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松宗镇1600人、倾多镇4350人、扎木镇6651人、多吉乡2772人、玉普乡1302人、许木乡2503人、玉仁乡2300人、康玉乡1564人、八盖乡1344人、易贡乡1108人、古乡1254人。 |
察隅县地处西藏东南部,东临云南省德钦县和西藏昌都地区左贡县,南面与缅甸和印度接壤,西与墨脱县,北与左贡、八宿、波密县毗邻,距地区所在地八一镇537公里,距邦达机场397公里,距拉萨960公里。全县总面积31659平方公里(实控面积19200平方公里),辖3乡3镇、96个行政村,人口25823人。
边防重地。察隅县是西藏自治区重要边境县之一。边界线总长588.64公里,占全区边境线的八分之一还多,其中中印边界401公里,中缅边界187.64公里,是西藏自治区的重要边境县之一。1962年,著名的中印自卫反击战瓦弄战役就发生在我县。 多民族聚居地。全县共有藏、汉、纳西、独龙、苗、回、门巴、珞巴、傈僳、怒等十个民族和一个未识定民族----僜人,呈现小聚居大杂居和交错居住的分布特点,各民族在发展戍边的历史进程中,形成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亲缘关系更加紧密,各民族文化相互融通,使得民族风情纯朴、人文景观丰富。 “雪域小江南”。全县平均海拔2800米,县城所在地在竹瓦根镇吉公村海拔2360米。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相对高差达3600米,典型的高山峡谷和山地河谷地貌,独特的亚热带气候,造就了察隅“一山有四季,四季不同天”的神奇自然景观,赢得了察隅“西藏小江南”的美誉。 自然资源丰富。有着以雅鲁藏布江支流察隅河和怒江为主体的几十条大中河流,落差较大,具有巨大的水能开发利用价值;蕴藏着金、银、铜、锡等数十种稀有矿物,其中古拉乡满宗牧场金矿、上察隅镇本堆石榴籽石和锡矿储量丰富,具有极大的开发价值;木材蓄积量1.15亿立方米,森林覆盖面积达60%,有红豆杉、云杉、檀香、香樟、云南松、马尾松等300多野生树种,其中有10多种属国家级珍贵树种;林下资源有松茸、木耳、天麻、虫草等;野生动物主要有虎、豹、熊、小熊猫、麝、鹦鹉、黑颈鹤等,其中属国家级保护动物的有100多种。 近年来,在地委、行署的正确领导下,察隅县坚持“勤政廉政讲公正,求实务实抓落实”,把经济社会发展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来抓,采取有力措施,实现了县域经济的超常规发展、社会事业的蓬勃发展,营造了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民族团结、边防巩固、人民安居乐业、事业兴旺发达的有利局面。 自然地理 察隅县位于西藏自治区东南边,地处青藏高原的东南边缘。察隅县地处东经97度27分,北纬28度24分。她东邻云南省,北邻昌都左贡县,西面与墨脱县接壤,南与印度、缅甸交界。 察隅县地图 察隅县面积3.1万平方千米。该县地势险峻,山峦重叠,峡谷深邃。全县地势总的趋势是由西北向东南倾斜,西北高东南低,相对高度差达3600米,垂直高差悬珠。是典型的高山峡谷和山地河谷地貌。谷地海拔南部边缘只有1400米,而5000米以上的山峰有10多座,最高峰为6740米的梅里雪山。全县平均海拔2300米。 察隅县属喜马拉雅山与横断山过渡地带的藏东南高山峡谷区。梅里雪山位于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德软县和西藏的察隅县交界处,地处横断山脉中金沙江、澜沧江、怒江三江并流之腹地。它是藏传佛教的朝觐圣地,位列藏区八大神山之首。它北连西藏阿冬格尼山,南与碧罗雪山相接,冰峰接踵,雪峦桓亘,其主峰卡瓦格博海拔6740米。 察隅县地势向南倾斜,印度洋的西南季风沿沟谷直接伸入。有着以雅鲁藏布江支流察隅河和怒江为主体的几十条大中河流。 察隅依山处谷,对面也是一座差不多高度的大山,两山之间一条河流向东奔泻而下,名为察隅河。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地处云南西北部的青藏高原南延部分横断山脉纵谷地带,北靠西藏自治区察隅县,怒江州地处濒临欧亚和印支两大板块的结合部,奇异的地质构造运动造就了怒江全境沟壑深切、雄伟壮丽的高山大川景观;境内群山横立、江河纵流,独龙江、怒江、澜沧江三条大江从西向东相间排列,由北往南纵贯担打力卡山、高黎贡山、碧罗雪山以及云岭山脉,切割出三条深邃悠长、神秘莫测的大峡谷,被人们称为怒江大峡谷或东方大峡谷。怒江峡谷长310公里,平均深度为2000米,仅次于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为世界第二大峡谷。 独龙江源于西藏察隅县,这条异常汹涌的河流紧贴我国著名的横断山脉主体的西北麓,被陡峭的高山所围堵。东面是5000多米高的高黎贡山(傈僳语称曲果),西面有同缅甸毗邻的4000多米高的担当力卡山。独龙江由上游克劳洛河与麻比洛河汇合后从迪布里地方流入贡山县,到茂顶又转向西流,过马库入缅甸,汇入恩梅开江。在境内流长90多公里,流域面积1947平方公里。整个独龙江犹如一条青色的长龙,奔腾咆哮在云雾缭绕的群山之中。整个河谷地形复杂,从高处望,河谷的山峦绵延起伏林海茫茫蔚为壮观。从山肢到山巅气候温度相差很大,平时沿江行趟,挥汗如雨,行至山腰就有了凉意,待到山顶就是寒气袭人了。独龙江水落差很大,远望江水上游,有如从天而降之感。 历史沿革 1912年设县,察隅,系藏语,意为“察”人居住地。 吐蕃时期这里就有了官衙建制。公元1371年帕竹政权的释迦坚赞当政后,宗址设在科麦。清代设科麦县。民主改革前为西藏噶厦政府所辖,此处设立的桑昂曲宗归朵麦基巧领辖。 1912年设县,察隅,系藏语,意为“察”人居住地。 1960年改设桑昂曲宗县,县府驻下察隅的赤通拉卡。1966年5月改称察隅县,县府驻竹瓦根镇,属昌都地区行政管辖,1986年林芝地区恢复成立后,划属林芝地区管辖至今。 察隅县辖6个乡,23个村委会:竹瓦根乡、下察隅乡、上察隅乡、古玉乡、察瓦龙乡、古拉乡。 2000年,察隅县辖1个镇、5个乡。总人口25939人(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各乡镇人口:竹瓦根镇5138人、古玉乡2824人、下察隅乡5150人、上察隅乡3031人、古拉乡3214人、察瓦龙乡6582人。 经济概况 2005年,察隅县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7625万元,同比增长17%。一、二、三产业的比重为343036。完成财政总收入639万元,完成税收220万元,同比增长分别为17.25%、13.4%。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和现金收入分别为2085元和1346元,分别增长14.4%和14.95%。全年的经济运行呈现五大亮点。 一是第三产业发展成效明显。随着县城城区建设水平的不断提高,全县第三产业结构日趋优化,产业门类逐渐完善,全年新发展个体工商户64户,新增从业人员121人,新增注册资金69.53万元。 二是基本建设投入力度加大。2005年,全县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9032万元,同比增长14.9%。项目前期工作进展顺利,全年完成基本建设项目前期工作24项,包括日东至察瓦龙公路、京都公路、古玉龙冲水泥桥等。在建和续建建设项目共有52个。 三是特色产业促增收。2005年全县推广优质高产水稻面积2000亩,发展公路沿线和县城郊区大棚蔬菜229亩,荞麦种植7500亩,产量达到70万公斤;饲用玉米种植14505亩,产量达到542万公斤,逐步培育起具有市场发展潜力的"西藏荞麦"和"西藏玉米"品牌。 四是大力推进小城镇建设和农房改造。2005年,古玉乡、竹瓦根镇及下察隅镇小城镇建设共完成投资620万余元;全县民房改造220户、受益人数达1136人。同时,建设了农房改造的典范工程---沙琼人民俗文化村、打造了"游在文化村、乐在文化村、吃在文化村"的致富平台。 五是积极促成农牧民参与社会建设。2005年以来,察隅县县委、县政府积极鼓励和帮助农牧民参与全县基础建设,承建工程合同金额多达1726万余元,组织劳务输出达2025人次,增加群众现金收入共385万元。 行政区划 竹瓦根镇 全镇总面积2878.1平方千米。2003年底,总人口约为2762人,其中农牧民人口2712人。共辖16个村民委员会。 下察隅镇 2005年,全镇农牧民859户,总人口4589人。农场200余户,800余人。全镇共辖20个村委会,分别是沙玛村、松古村、京都村、竹尼村、宗古村、日玛村、塔玛村、嘎腰村、拉丁村、沙穷村(包括沙穷二组)、沙琼洞冲村、嘎堆村(含嘎美组)、巴安通村、新村、夏尼村、塔林村、共同村、自更村、扎巴村、知巴村,农场直属林芝地委。 上察隅镇 全镇总人口3002人,其中城镇人口120人。全镇共辖16个村委会,26个自然组:木宗村、阿扎村、亚中村、翠西村、本堆村、布宗村、毕达村、荣玉村、松林村、贡古村、米古村、古巴村、格拥村、次巴村、体育村、仕中村。 古玉乡 境内平均海拔3500米,乡政府所在地海拔3480米。全乡总面积2171.37平方千米。全乡总人口2950人,其中城镇人口134人,农牧民2816人。全乡共辖10个村委会:罗马村、古井村、玉和村、八一村、典东村、布玉村、龙冲村、然乌学村、典学村、博学村,共19个自然村。 古拉乡 2005年,全乡农牧民486户,总人口2977人。全乡共辖15个行政村:那雪村、俄玉村、日托村、沙堆村、沙美村、关龙村(包括次崩村、达青村)、则巴村(包括觉巴村、布如村)、根巴村、察阿如村、安巴村、扎新村、察空村、目本村、学尼村、格巴村。 瓦龙乡 乡境内的梅里雪山最高海拔6740米,南部河谷地带海拔只有2200米左右,平均海拔2800米左右。乡政府驻地距察隅县县城230千米。2004年底,有1121户,6788人,约占察隅县总人口的1/3;其中农牧业人口6662人,占全乡人口的98%。全乡共辖32个行政村,45个自然村。 乡镇简介 【竹瓦根镇】 位于察隅县中心偏西南地带,西北方与上察隅镇、古玉乡接壤,东北方古拉乡为邻,南北纵跨约60千米,东西横跨约40千米。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起伏很大。南北高差近1500米,全镇平均海拔约2300米以上。全镇总面积2878.1平方千米。2003年底,总人口约为2762人,其中农牧民人口2712人。共辖16个村民委员会。 【下察隅镇】 位于察隅县南部。东与竹瓦根镇相邻,西北与上察隅镇相连,东南与缅甸相接,西南与印度接壤。境内中印边境线长95千米,中缅边境线长25千米。全镇总面积1215.07平方千米,镇政府所在地距察隅县城61千米,距上察隅镇50千米。下察隅镇原称下察隅区委,原址在洞冲村南面100米处,1979年搬至新区,1986年改为乡,2000年改为镇。2005年,全镇农牧民859户,总人口4589人。农场200余户,800余人。全镇共辖20个村委会,分别是沙玛村、松古村、京都村、竹尼村、宗古村、日玛村、塔玛村、嘎腰村、拉丁村、沙穷村(包括沙穷二组)、沙琼洞冲村、嘎堆村(含嘎美组)、巴安通村、新村、夏尼村、塔林村、共同村、自更村、扎巴村、知巴村,农场直属林芝地委。 【上察隅镇】 位于察隅县西南部,东临下察隅镇,南与印度接壤,西与墨脱县、北与昌都八宿、波密毗邻,边境线长120余千米。全镇平均海拔1900米。上察隅镇原先是松林区,区址在现在的松林村,成立于1960年。1984年成立上察隅乡人民政府,驻址从松林村搬到现在镇政府驻址。1988年正式成立上察隅镇人民政府。全镇总人口3002人,其中城镇人口120人。全镇共辖16个村委会,26个自然组:木宗村、阿扎村、亚中村、翠西村、本堆村、布宗村、毕达村、荣玉村、松林村、贡古村、米古村、古巴村、格拥村、次巴村、体育村、仕中村。 【古玉乡】 位于察隅县北部,东临左贡县,南临竹瓦根镇,西临上察隅镇,北临八宿县,距县城75千米。境内平均海拔3500米,乡政府所在地海拔3480米。全乡总面积2171.37平方千米。全乡总人口2950人,其中城镇人口134人,农牧民2816人。全乡共辖10个村委会:罗马村、古井村、玉和村、八一村、典东村、布玉村、龙冲村、然乌学村、典学村、博学村,共19个自然村。 【古拉乡】 位于县城东北部,距县城130千米,东经90度,北纬29度,平均海拔2500米左右,属横断山脉,水系为怒江水系,呈西高东低走势,海拔落差较大,古拉乡东及北与昌都地区左贡县相望,南与察隅县竹瓦根镇,察瓦龙乡相接,西与察隅县古玉乡相连。全乡总面积3318平方千米,占全县总面积的10.4%。古拉乡原称古拉区委,1961年改为古拉乡人民政府,隶属察隅县管辖,原址在根巴村中央,2004年底搬迁到以南300米新区。2005年,全乡农牧民486户,总人口2977人。全乡共辖15个行政村:那雪村、俄玉村、日托村、沙堆村、沙美村、关龙村(包括次崩村、达青村)、则巴村(包括觉巴村、布如村)、根巴村、察阿如村、安巴村、扎新村、察空村、目本村、学尼村、格巴村。 【瓦龙乡】 位于察隅县东南部,梅里雪山脚下。东南部与云南省德钦县、贡山相邻,北及东北部与昌都地区左贡县相连,西部与察隅县竹瓦根镇、古拉乡相连。察瓦龙乡东西长43.75千米,南北宽106.75千米,辖区总面积4616.94平方千米。乡境内的梅里雪山最高海拔6740米,南部河谷地带海拔只有2200米左右,平均海拔2800米左右。乡政府驻地距察隅县县城230千米。2004年底,有1121户,6788人,约占察隅县总人口的1/3;其中农牧业人口6662人,占全乡人口的98%。全乡共辖32个行政村,45个自然村。 |
朗县地处西藏东南部、雅鲁藏布江中游、喜玛拉雅山脉北麓。面积418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8万亩,草场面积135万亩,林地面积85万亩。总人口1.3万。辖6个乡,85个村民委员会。县政府网站http://www.langxian.com/。
朗县植物资源主要为总面积达85万亩的森林。仅高等植物就有1000多种,可谓巨大的植物王国,是我国少有的天然植物博物馆。朗县经济迄今基本上还是一种自然半自然的农业经济,就其内部结构来说,可谓农、牧、林、副四业一体,其中牧业的比重相对偏重。 现有装机容量为320千瓦的水电站1座,年发电220万千瓦时。另有村、乡小型水电站10座。县粮食加工厂主要从事面粉、面条、油菜籽的加工等。林芝-邛多江的公路于1965年修通后,已初步解决了本县交通不便的困难。 名特产品主要有多类畜产品、辣椒、贝母、五灵脂、葡萄、苹果、核桃和藏帽、木碗等。随着经济的发展,近年来朗县建成了影剧院、办公楼、体育场等一批基础设施。境内的扎日莎巴山为佛教圣山。第十三世0喇嘛土登嘉措和第九世班禅曲吉尼玛的故乡都在朗县。 自然地理 地形地貌 朗县属于典型的高原丘陵地貌类型,地表起伏大,地型复杂多样。北部和中部地势高,南部地势低,多为开阔谷地、坡地和山地。全县平均海拔3200米,境内山脉纵横,沟壑相连。一般山峰的海拔多在5000米以上,且多为冰川覆盖。 境内的扎日莎巴山为佛教圣山,又称杂日山,是闻名全藏的圣地,传说杂日山顶有位菩萨叫“西穹”,还有个鬼叫“碓”,每到猴年的四五月间,是转杂日山的黄金季节,传说转一次该圣山就可以有第二次生命,免受轮回之苦,来世可有幸福的生活。因此,“杂日日廊”早已是藏族重要的宗教活动之一。 气候特点 朗县属高原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干湿季分明,雨水集中,无霜期长,日照充足,年日照时数约在2000—2500小时之间。年降水量约在600毫米左右,集中在5—9月,多为夜雨。自然灾害主要有霜、雪、雹、风、涝、泥石流等。 水文状况 雅鲁藏布江由西入境,蜿蜒东去。 自然资源 生物资源:朗县草场面积1200平方公里,森林面积367平方公里。可谓巨大的植物王国,是我国少有的天然植物博物馆。其中药用的植物王要有贝母、虫草等。野生动物资源有野牛、黄羊、羚羊、盘羊、樟子、鹿、豹、猴、熊、猞猁、水獭、野猪和鸟类等。 矿产资源:主要有铬、铁、锡、水晶、砂金、硫1000多种。 历史沿革 朗藏语意为“显现”。 朗县解放前为朗宗、古如朗杰宗、加查宗和金东溪的领地。 1959年民主改革后,并三宗一溪建工朗县,由山南地区管辖。 1982年林芝地区成立,朗县被划归林芝地区管辖至今。县府驻朗村。 文物古迹 巴尔曲德寺 巴尔曲德寺,位于西藏自治区林芝地区朗县朗镇堆巴村半山腰,占地2000多平方米,在雅鲁藏布江畔,是林芝地区规模最大的寺庙之一。公元1195年由索朗申格、索朗杰布两位-修建,原属葛举派,后由于宗教斗争改属格鲁派。 列山古墓群 列山古墓群位于朗县金东乡林邛公路旁,距4公里多的列村东北约1.5公里的列山南坡上,海拔3200米。 该墓平面呈梯形,坐北朝南,封土堆高1.68米,封土未经夯打,封土内夹有网状石墙,东西长5.80米,南宽7.50米,北宽5.31米,石墙厚度为0.30米,高0.53米。其内填满大卵石和小石块及原生墓穴内土。没有规律,十分零乱。东西两角各立有尖形的大卵石一个,似为有意立置。未用完的石料堆放在东壁。墓穴通道口在封堆下0.3米的北偏西处,均用石块垒砌而成,东西长0.2米,南北宽0.7米,深1.7米,无台阶,呈斜坡状,平面呈椭贺形。墓室为大型竖穴,均用较有规则的石方错缝,并用粘性相当大的泥土抹缝。墓室东西长1.56米,南北宽1.38米,墓顶高1.48米。平面呈圆形。墓底铺有一层很薄的白砂土,土质坚硬。墓门向北偏5゜,墓门口铺有石板台阶二级,每阶高0.13米,长0.78。左边有一块方木,其中章有一凹槽,直径0.5米,系安装墓门之用。但是未见有安过门的迹象。门道长1804米,宽0F78米,呈斜坡。墓室内有块石板,尸体早已腐烂。已零乱的骨架周围和骨架下面发现的一些物质好似檀香木,头向正西,面向正北,葬式为屈肢葬。 该建筑群气势宏伟,构筑奇特,整个墓群延绵几公里。是西藏境内难得一见的景观。烈山古墓不仅反映了1000多年前西藏的丧葬制度和墓葬水平,对于研究吐蕃王朝的兴起、衰落具有重要价值。而且将对研究西-史与探讨青藏高原千年尺度的古气候、古环境变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000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民族风情 珞巴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人口较少的一个民族,有2312人。主要分布在西藏东起察隅、西至门隅之间的珞瑜地区,以米林、墨脱、察隅、隆子、朗县等地最为集中。 珞巴族内部部落众多,主要有“博嘎尔”、“宁波”、“邦波”、“德根”、“阿迪”、“塔金”等。“珞巴”是藏族对他们的称呼,意为“南方人”。新中国成立后,根据实际情况和本民族意愿,正式定名为珞巴族。珞巴族有自己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各地方言差异较大,少数人通晓藏语和藏文。珞巴族没有本民族文字,长期保留着刻木结绳记数记事的原始方法。 珞巴族大部分居住在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处以西的高山峡谷地带,山高林密,人烟稀少,交通十分不便。架栈桥、过独木、爬“天梯”、飞溜索、穿藤网,是珞巴族的交通绝技。直到20世纪中期,珞巴族社会仍处于原始社会末期阶段,刀耕火种兼营狩猎,大型猎物平均分配的古老习俗,至今还在沿袭。 珞巴族禁忌:珞巴族信仰古老的原始宗教,认为世上万事万物都是有生命的,即所谓万物有灵,灵魂不死,众多的神灵和鬼灵统称“吾勇”,遍布每个角落,无所不在。世上万物都受“吾勇”管辖。人们得罪了它,会遭灾难和不幸。“吾勇”给人们的思维、生产和生活带来了重大的影响,因而对之十分崇拜和恐惧。崇拜具有多种形式,其中诸多的禁忌是它的主要活动。忌讳严重约束着人们的一切活动。 珞巴村村有神石,不得手摸、搬动、坐其上边;村村有神树,不得砍伐。每年集体绕神石、神树转三圈和杀鸡、投放饭菜、酒祭祀。多数部落的人崇拜突兀的巨石和怪树,认为它是石神、树神栖息地,每逢过年、春播和秋收要进行三次祭祀活动,每次以猎鸡供奉。村人视这些石、树为洪水猛兽,恐惧万分。 阉猪时,主人在门口栽鲜树枝,三天内禁止生人入内,期间不外借东西,不准拿皮、毛之类的东西从灶前走过。阉猪人三天内不准靠近灶台、木柴和灶具,不得说“死”、“无”字。 人分娩、牛猪狗生崽、人患病、狩猎进出门前均插忌讳树,三天内禁止生人入内;外村亲朋前来,要在门口征得主人同意后,连说三声“鬼怪不要入内”,由主人陪同客人进屋。没有征得主人同意而入内,被视为带来了鬼怪和对主人不尊重,会被驱赶甚至引起械斗。 猎狗为珞巴族狩猎立下了汗马功劳,珞巴人视狗如子。珞巴人家家都养猎狗十多条,不咬人,不狂叫,对人十分亲善,对兽十分凶猛。客人不得打狗、骂狗,否则,有被驱逐之险。修房时,主人会高喊三声:“人畜健康,无病无恙,代代健康,粮食满仓”。之后将混合粮撒向天空,做得十分认真,千万不能讥笑。 猪被看作牲畜的首领,是频繁祭祀的主要牲畜,因之,受到宠爱,猪糟里严禁大小便。 把动物神化并加以崇拜,是原始宗教的一种普遍现象。动物是人们赖以自下而上的主要对象,但有些人与人们处于对立状态。人们对毒蛇猛兽的祭祀与禁忌就更加频繁。有些部落蛇和虎是图腾,严禁伤害。被毒蛇咬伤,不分远近亲疏,都主动停止劳动1天,并禁止到有藤科植物生长的地方,禁吃藤科状的苹果和辛辣食物及部分肉食等。 农业生产上禁忌更多,从刀耕火种开始到秋收要集体进行5次祭祀,个体进行3次祭仪,祭祀之日禁止劳动,违者遭首领鞭打。珞巴族是个不上锁的民族,以偷盗和说假话为世上最丑之事,最可恨之事,若出现这类事情,一是教育;二是偿还;三是驱赶;对惯犯则以杀之为戒。 梦也有许多禁讳:梦见杀牛、宰猪、太阳下山、娶媳妇、掉入水中、摔下悬崖、被蛇咬、鼠咬衣、牛抵架等等,预兆家要死人,发生祸灾,第二天不出门。梦见藤蔓物,十天里谨慎小心,生怕发生纠纷。相反,梦见死人却是吉兆。 珞巴族也有记属相的习惯,十二生肖代表十二年。鼠和马,狗和龙,猪和蛇,鸡和兔,猴和虎,牛和羊是相克的,不能婚配。 行政区划 仲达镇总人口2271人。 朗镇总人口3790人。 洞嘎镇总人口2017人。 登木乡总人口2715人。 拉多乡总人口1906人。 余东乡总人口1584人。 人口民族 朗县总人口1.3万。作为人口最少的少数民族—珞巴族,朗县是其最集中的地区之一。 经济概况 在改革开放和中央第三、四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鼓舞下,在福建省的无私援助下,援藏干部与当地干部群众共同努力奋斗拼搏,朗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原来林芝地区最贫困的朗县农牧民如今人均纯收入近二千元,达到林芝地区中上水平,广播、电视覆盖率达到了百分之八十五。朗县县城经过三期扩建,已成为商住一体的现代化小区,个体工商户达七十余户。自古与世隔绝的农牧民终于走出了封闭。 近年来,朗县大力发展以核桃为主的经济林木。朗县资源相对匮乏,森林资源较少。但该县核桃闻名区内,因此该县委、县政府把发展核桃作为农牧民群众致富的主要举措。2004年,该县林业局已自行引进核桃种苗3万株。林芝地区林业局也把该县作为发展经济林木的扶持重点,今年无偿提供核桃种苗5.1万株。目前,这8.1万株核桃已全部栽植完毕。 交通运输 林芝-邛多江的公路于1965年修通后,已初步解决了朗县交通不便的困难。全长86.64公里江北公路于2005年开通,该公路贯穿朗县洞嘎、朗镇2个乡镇18个行政村,公路等级为四级砂砾路面。朗县江北公路的建成为江北一带5000多农牧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提供便利,并为该地区近2万亩土地的开发利用促进当地农牧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朗县木船:雅鲁藏布江把朗县分割为南北两半,当地百姓过江,只能乘坐由两棵大树挖空后拼接在一起的小木船漂泊往来,若逢风雨天或汛期则更加危险。 朗县骑马:朗县地域辽阔,海拔高,条件差,许多乡村不通公路。人民步行、骑马是家常便饭。 风景名胜 扎日莎巴山 朗县境内的扎日莎巴山为佛教圣山,又称杂日山,是闻名全藏的圣地,传说杂日山顶有位菩萨叫“西穹”,还有个鬼叫“碓”,每到猴年的四五月间,是转杂日山的黄金季节,传说转一次该圣山就可以有第二次生命,免受轮回之苦,来世可有幸福的生活。因此,“杂日日廊”早已是藏族重要的宗教活动之一。 拉多藏湖 拉多藏湖位于朗县拉多乡藏村,该湖面海拔高度3700米,藏湖一共由五个大小不一的小湖泊构成,分别是万鱼偏嘴湖、逢扎西湖、神马湖、圆环湖、尾湖。五个小湖泊通过小溪相互连接,形态各异,分别呈月牙状、圆盘状,湖泊为山泉汇集而成,湖水总面积约6平方公里,平均深度3——4米,湖水清澈见底,微波荡漾,游鱼如织,野鸭、白鹭悠然其间,四周山坡松柏葱葱郁郁,五彩杜鹃争妍斗艳…… 五个湖泊是女神撒落的一串珍珠,湖水蔚蓝,碧波轻荡,白云雪峰倒映其中。传说中,认为湖水直接来自神山的融雪,是圣水,用它来洗浴能清除人们心灵上的五毒,肌肤上的污秽,使人的心灵纯洁。 特色景观 雅鲁藏布江巨柏 一株株巨大的柏树像卫兵一样在雅鲁藏布江两岸呈线状分布,把这条江打扮得像在苍茫群山中蜿蜒穿行的公路。这就是西藏朗县特有的柏树种--巨柏。雅江巨柏形态各异,一千棵树,就有一千种姿态,或弯或直,或倾或卧。每一棵树都能让人们看出它历经千年的沧桑,依然静静站在江边,聆听滔滔江水…… 相传在修建西藏第一座寺庙——桑耶寺时,奴隶将木材源源不断通过水路送往桑耶寺。为运送木材,奴隶伤亡无数,一只善良的乌鸦目睹一切,非常同情奴隶的不幸,就站在加查山顶说,桑耶寺已经修好,不需要木材了,奴隶长松一口气,将大量木材沿江丢弃。从此,这些木材就地生根发芽,成了如今的巨柏。可怜的乌鸦被莲花生大师所惩罚,被变成了江边的乌鸦石,从加查到山南方向的乌鸦页都变成了哑巴。 朗县特产 珞巴族的灶具主要是石锅,做饭烧菜用石锅,蒸馏白酒用石锅,猪糟是石锅,和藏族以物易物石锅深受青睐,可以说,石锅成了珞巴族的当家灶具了,同时,它还是上乘的馈赠品。 珞巴族的手工石制产品主要有石锅、石杵、石臼、石磨。石杵和石臼是人们加工谷物的重要器具,应用十分广泛。其制作技术较简单,把天然石块加工成凹窝就可使用。 制作石锅是珞巴族的拿手好戏。很早的时候,珞巴族的做饭没有锅,粮食都是装在湿竹筒里烧熟的。后来人们发现了一种质地松软的石块,就在上边挖个大圆窝,倒水放粮煮饭。于是,石锅被发明出来了。 在被誉为白度姆女神、海拔7756米的南迦巴瓦峰下,雅鲁藏布江两岸陡壁的悬崖上,蕴藏着极为丰富的皂石,它质地软绵,呈灰褐色,是耐2000摄氏度高温的工业原料。珞巴人利用皂石制出大小不同,形状各异的石锅。但是,在没有现代工具和技术的情况下,制作石锅相当费劲,原始粗糙,工效甚低。珞巴人制造石锅的全过程是:选好材料后,先用铁斧在崖壁上挖出一块皂石,砍去四楞,呈圆形,砍去多余部分,留足所需尺寸,然后用铁钻从中向外一凿一凿地掏空,再细心地用小铁钻凿去锅壁上多余的部分,铲平锅壁和底部,使其平滑。稍有疏忽,石锅有被打碎的危险,前功尽弃,因之,造石锅者多为性情温顺的老人,道道工序相当谨慎小心,生怕出现意外。造一个直径60厘米的石锅,需要12个工日。凡是圆锅,锅的两端中间部位都留有两个端手,便于端锅。石锅上下一样粗,壁薄底厚,一般锅底厚1.5厘米。烧菜的小石锅,小巧玲珑,长圆形,直径30厘米左右,高约25厘米,有20厘米的长把。供婴儿煮粥的石锅呈圆形,直径10厘米左右,留有长手柄。烙饼也使用皂石板,直径35厘米,板厚2厘米。珞巴族、门巴族和藏族,都喜欢用皂石锅煮饭烧菜,虽然它传热慢,但散热也相当慢,况且用它烧出的饭菜味美可口。制作石锅难度大,但收入相当可观,一个直径超过50厘米的石锅可换回60升食盐,三个大锅可换回一头奶牛。据对七家粗略统计,石锅是他们的主要副业收入,占全年总收入的53%。尽管随着铁锅、铜锅和铝锅的相继输入和普及,但石锅仍是珞巴和门巴人的当家灶具。 二.美国佐治亚州朗县 朗县(LongCounty,Georgia)是美国佐治亚州东部的一个县。面积1,045平方公里。根据美国2000年人口普查,共有人口10,304人。县治卢-西(Ludowici)。 成立于1920年8月14日。县名纪念首位采用-进行手术的克劳福德·威廉森·朗医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