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礼泉县城关街道各村社区地名由来[3]

礼泉县城关街道各村社区地名由来[3]

因徐姓人早年定居,且人口居多,村委会位于徐家村,故名为徐家村村民委员会。
1956年由王崖底,翁官寨,尖张三个村合并为志泉村高级农业合作社。1961年更名为志泉大队。1961年底撤销志泉大队。2005年由翁官寨,尖张合并为志泉村。村委会位于志泉村,故名为志泉村村民委员会。
据查,唐朝兵部尚书王鼎在此厩马地,故得王尚书村,后改为王尚村。村委会位于王尚村,故名王尚村村民委员会。
2014年12月张则村与帝尧村合并,村委会位于张则村,故名张则村村民委员会。
相传明以前因郭、阎、贾、范四姓定居张飞庙旁,人称张神村。村委会位于张神村,故名张神村村民委员会。
明洪武年间,山西移民胡、王两姓迁徙至消河南岸垦田,成村后以姓氏得名。村委会位于胡王村,故名胡王村村民委员会。
相传唐朝薛仁贵征西前安营扎寨,大张旗鼓训练人马驻地,故得名大张寨。称大张寨村民委员会。
相传著名大夫孙思邈在农历2月初2路过此处,在此停留数日,住在窑洞里,给当地人看病,治愈了很多人,民感其恩,修建药王洞庙表示纪念,此处村落取名药王洞村,村委会位于药王洞村,故名药王洞村民委员会。
1956年农业合作化建高级社时,村民在农田打井汲水,井水喷涌,形成灌溉井群:同时湫池庙内有一古泉,地井,泉联系在一起,取名井泉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简称井泉。村委会位于井泉村,得名井泉村村民委员会。
明时陈姓人从山西大槐树迁此,此地荆棘丛生,人称茨林。村委会位于茨林村,故名茨林村村民委员会。
1953年由方家,袁家,门家三个自然村合并成为三联村,村委会位于三联村,故得名三联村村民委员会。
相传,此地曾有唐建“应梦寺”村因寺得名;1625年本村苟好善重修该寺,竣工后建有迎宾举仪之门,遂更村名仪门寺。村委会位于仪门寺村,故名仪门寺村民委员会。
村民以张姓居多而称张家村。村委会位于张家村,故名张家村村民委员会。
原名上寨村,1961年成立人民公社时,朱家,罗家各取一字,称朱罗大队,后得名朱罗村。村委会位于朱罗村,故名朱罗村村民委员会。
1958年人民公社时期设立过红雁大队,取当年的时代印迹,命名为鸿雁村。村委会位于鸿雁村,故名为鸿雁村村民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