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马尾镇各村社区地名由来

马尾镇各村社区地名由来

寓意兴旺的地方。
社区资源丰富,人才聚集,具有悠久的船政文化历史,是我国海军的摇篮,造船工业的基地,故名。
寓意凯悦兴隆之意。
当时村中心一条小河有六个小河口通闽江。
原中洲村全部村民居住在闽江中间的洲田上,后取名中洲。
据说当时有十四人在此打石定居,十四人一心一德。
由原马协大队演变而来,新马村指新的马协大队。
据说当时有十四人在此打石定居,以十四人一心一德,在上德村之下为下德。
儒:旧时泛指读书人,儒江指住在闽江边的读书人。
村后背山,古时山林茂密,其中磕泉山溪水丰富,居民充分利用运转水碓,舂米磨粉,发展农村的作坊生产,这便是“磨溪水力”。《榕城考古略》载,磕泉山,一名嗑下,曾是福州城中伐木者集中的地方。后称“磕坑”,指磕泉山的磨溪坑。从磕坑到“快安”,福州方言的谐音,是地名的雅化。村以住地快安得名。
鼓山山下魁峰境前面,闽江为岐,故称魁岐。
位于快洲村内,故名。
是朏头大队人搭楼定居而得名建坂。
龙门大队在村尾部分称龙门。
原是两个村(协峰、协建)合并为一个村,故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