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前锋区代市镇各村社区历史沿革

前锋区代市镇各村社区历史沿革

艺文社区居民委员会于1998年成立,其名沿用至今。

解放前属代市镇8保、6保、4保的一部分。

建国初属代市镇第一保、龙山乡以龙山村的一部分。

1955年合作化时属拱桥乡艺文高级社。

1958年公社化时期属代市公社艺文大队。

1984年社改乡时名代市一居委,1998年撤艺文村设立艺文社区。

属代市镇至今。

解放前属代市镇第二保。

成立建制镇,五十年代更名为胜利镇三居委、四居委,钟街社区由原代市镇三居委、四居委合并而成,现辖7个居民小组。

解放前属代市镇21保。

1952年土改时属代市镇望明村。

1955年合作化时期属代市公社。

1966年组建翠屏大队。

1984年更名为翠屏村,1996年析出翠屏村部分村组设立钟街社区,2002年析出钟街社区部分居民小组设立东街社区,属代市镇至今。

解放前属代市镇8保、6保、4保的一部分。

建国初属拱桥乡枫彭村、龙山乡以龙山村的一部分。

1955年合作化时属拱桥乡枫鼓高级社。

1958年公社化时期属代市公社黄桷大队,下辖7个生产队。

1966年黄桷大队属胜利公社。

1984年社改乡时名六桥村,2012年析出六桥村部分村组设立光明社区。

属代市镇至今。

解放前属代市镇8保、6保、4保的一部分。

建国初属拱桥乡龙泉村、龙山乡以龙山村的一部分。

1955年合作化时属拱桥乡龙泉高级社。

1958年公社化时期属代市公社龙泉大队。

1966年黄桷大队属胜利公社。

1984年社改乡时名龙泉村,2012年撤龙泉村设立龙泉社区,属代市镇至今。

解放前属梭罗乡20保,辖21个甲。

建国初属梭罗乡20村,下辖12个邻。

1955年合作化时建初级社,仍属梭罗乡辖。

1958年公社化时改名为梭罗公社云丰大队,辖7个小队。

1960年云丰大队划归代市公社,仍辖7个生产队。

1967年改名胜利公社云丰大队,辖7个生产队。

1980年地名普查时,因“云丰”重名,以郑家围子坪命名为围坪大队,辖9个生产队。

1984年社改乡,更名围坪村,下辖9个村民小组,属代市镇至今。

解放前属代市镇18保。

1950年属代市镇望明村。

1955年合作化时属代市镇望明高级社。

1958年公社化时名指路大队。

1966年名称未变,辖10个村民小组。

1984年社改乡时,更名指路村,辖10个村民小组。

2020年村级建制调整改革,该村与牛王村合并,保留指路村名称。

解放前属代市镇21保。

1952年土改时属代市镇望明村。

1955年合作化时期属代市公社。

1966年组建翠屏大队,辖8个生产队。

1984年更名为翠屏村,辖8个村民小组,属代市镇至今。

2020年5月13日村级建制调整合并后辖6村民小组。

解放前属代市镇7保1-5甲。

建国初属代市镇新龙村12邻。

1955年合作化时属代市镇新龙高级社。

1958年公社化时属代市公社新龙大队,辖10个小队。

1966年属胜利公社,新龙划为新龙大队和埝湾大队,新龙大队辖6个小队。

1980年地名普查时因新龙重名,因境内茧站而更名茧庄大队,辖6个生产队。

1984年社改乡时属代市镇,辖6个村民小组至今。

解放前属代市镇8保。

建国初属龙山乡龙山村,辖13个邻。

1954年撤龙山乡并入拱桥乡,龙山村由拱桥乡辖。

1960年更名为龙山大队。

1966年属胜利公社龙山大队,辖8个生产队。

1980年地名普查后龙山大队分为龙山和偏马两个大队,龙山辖8个队。

1984年社改乡时属代市镇龙山村至今。

解放前属代市镇8保。

建国初8保属龙山乡龙山村,辖13个邻。

1954年撤龙山乡并属拱桥乡。

1956年合作化时期属拱桥乡。

1958年公社化时属代市公社金堂大队,辖8个生产队。

1984年社改乡时更名金堂村,属代市镇,辖8个村民小组至今。

解放前属代市镇8保、6保、4保的一部分。

建国初属拱桥乡枫彭村、龙山乡以龙山村的一部分。

1955年合作化时属拱桥乡枫鼓高级社。

1958年公社化时期属代市公社黄桷大队,下辖7个生产队。

1966年黄桷大队属胜利公社,下辖12个小队。

1980年因“黄桷”重名,更名为代市公社六桥大队,辖12个生产队。

1984年社改乡时名六桥村,属代市镇至今。

解放前属代市镇12保。

1950年改名12村。

1958年名为群模大队,属代市公社。

1961年成立长五公社,由群模大队分出5个生产队建立长五大队,辖5个生产队。

1966年属燎原公社,辖5个生产队。

1980年名长五村,辖8个村民小组,属长五乡。

1992年名称未变,辖8个村民小组,属代市镇至今。

解放前属代市镇第13保。

1950年改为第13村。

1951年土改时,改名金山村。

1953年改名团结村。

1955年合作化时,改为红光农业社。

1958年公社化时,改名为团结管理区,划归代市公社。

1961年改名为团结大队。

1980年改为水池大队。

1984年社改乡时改名为水池村,属长五乡。

1992年撤销长五乡,水池村复归代市镇。

2020年村级建制调整改革,该村与平安村合并,保留水池村名称。

解放前属代市镇第14保。

1951年土改时改为白鹤村。

1953年从代市镇析出部分成立长五乡,从代市镇白鹤村析出部分成立复兴村,划归长五乡管辖。

1955年合作化时,改为利群农业社。

1958年公社化时,长五乡归并代市公社,利群社改为复兴管理区,随归代市公社。

1961年又从代市公社析出成立长五公社,复兴管理区改为复兴大队,随归长五公社。

1966年长五公社改名燎原公社,复兴大队属燎原公社。

1971年复名长五公社复兴大队。

1980年改为水磨大队。

1984年社改乡时,改为长五乡水磨村。

1992年撤销长五乡,水磨村复归代市镇。

2020年村级建制调整改革,该村与椅子村合并,保留水磨村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