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头圩,清初为东安乡(里)治所,称永安圩,康熙年间(1662-1722)被毁。乾隆元年(1736)迁至陀洞与豪洞两条小河汇合处新建,因圩址原堆积大量鹅卵石、河沙,取“建圩在积沙地头”而得名“沙头圩”。 |
康熙年间(1662-1722)被毁,乾隆元年(1736)迁至陀洞与豪洞两条小河汇合处新建,大量堆积鹅卵石、河沙,取“建圩场在积沙地头”而得“沙头圩”,故名沙头。 |
因村处东袍岭余脉,山脉蜿蜒,形如卧龙,似龙窝。因“窝”与方言“科”同音。故名龙科村1952年5月从沙头乡分出一个乡,因驻地在龙窝,取龙窝谐音称龙科村。 |
从沙头分出一个新村,故名。 |
永乐:永远快乐之意。因村民委员会位于永乐村而得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