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拾万镇各村社区历史沿革

拾万镇各村社区历史沿革

原为协和乡一村;1953年生产资料所有制改造时,更名协丰村,取“协和场,粮食丰收”之意而得名;1961年人民公社化运动时,设立协丰生产大队;1984年实行政社分设时,撤销协丰生产大队,设立协丰村村民委员会;2003年区划调整将协丰村、万丰村、桥胜村合并为协丰村;2014年经大足区政府批准,撤销协丰村村民委员会,合并协和街村设立协丰社区居民委员会。

1953年,生产资料所有制改造时,取名楠木村;1961年,人民公社化运动时,设立楠木生产大队;1984年1月,实行政社分设时,撤销楠木生产大队,设立楠木村村民委员会;2003年区划调整将楠木村、金龙村合并仍为楠木村村民委员会。

1953年,生产资料所有制改造时,取名太平村;1958年,人民公社化运动时,设立长堰生产大队;1984年1月,实行政社分设时,撤销长堰生产大队,设立八埝村村民委员会,简称八埝村村委会;2003年7月,与祠堂村合并后仍为八埝村村民委员会。

1953年,生产资料所有制改造时,取名思南村;1958年更为思南管理区;1961年,人民公社化运动时,设立思南生产大队;1984年1月,实行政社分设时,撤销思南生产大队,设立思南村村民委员会,简称思南村村委会;2003年将思南村、尖坡村合并后仍为思南村村民委员会。

1953年,生产资料所有制改造时,取名大石村;1955年更名为石柱村;1958年10月,人民公社化运动时,设立石柱生产大队;1981年更名为双埝生产大队;1984年1月,实行政社分设时,撤销双埝生产大队,设立双埝村村民委员会,简称双埝村村委会;2003年将双埝村、石轮村合并后仍为双埝村村民委员会。

1953年,生产资料所有制改造时,取名将军村;1958年更为将军管理区;1961年,人民公社化运动时,设立将军生产大队;1984年1月,实行政社分设时,撤销将军生产大队,设立将军村村民委员会,简称将军村村委会;2003年将军村、黄木村合并后仍为将军村村民委员会。

1953年,生产资料所有制改造时,取名檬子村;1958年更为檬子管理区;1961年,人民公社化运动时,设立檬子生产大队;1984年1月,实行政社分设时,撤销檬子生产大队,设立檬子村村民委员会,简称檬子村村委会;2003年区划调整将原檬子村、马峰村合并后仍为檬子村村民委员会。

1953年,生产资料所有制改造时,取名家裕村;1961年,人民公社化运动时,设立福利生产大队;1984年1月,实行政社分设时,撤销福利生产大队,设立福利村村民委员会,简称福利村村委会;2003年区划调整将原福利村、元坝村合并后仍为福利村村民委员会。

1953年,生产资料所有制改造时,取名长虹村;1961年,人民公社化运动时,设立长虹生产大队;1984年1月,实行政社分设时,撤销长虹生产大队,设立长虹村村民委员会,简称长虹村村委会;2003年区划调整将长虹村、大坪村合并后仍为长虹村村民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