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亭口镇各村社区地名由来

亭口镇各村社区地名由来

因村子地处黑河北岸,故称亭北。
因铁渠村以前有铁匠铺,故称。
由于地处偏僻的山旮旯,故名旮旯村,由于二字比较生僻改写坷垴。
解放前,安华村经常流行瘟疫,人丁不旺,生活贫困。村民修庙祈福,盼望生活安宁,无病无灾,取名安化。新中国成立后,更名为安华。
因其位于黑河以南,故称亭南。
西塬村原名西堡子,因位于亭口镇以西得名。
因地处亭口镇南第三台塬而得名三台。
因村中宇姓人家居多,故称宇家山。
据说,路姓和张姓明代从山西洪洞大槐树处迁来,当时路姓四户,张姓二户,因路姓居多,故称路家。
村内有一明显的土质工事,村民原以为是冢,并将村名称为冢疙塔或冢子坳,后经考古确认为汉代一烽火台,遂将村名雅化为冢丰。
因此处位于磨子河川道,故称川丰。
解放前,安里村称坡里村,后因表达人民希望安居乐业的美好愿望,更名为安里。
因村中冯姓人氏居多,故称冯家。
在元代至正二年成村,因胡姓人在此建村并筑土堡而得名胡堡。
清代中期,这里的人们以酿酒为生,建有烧酒作坊,收集周边百姓的柴禾为燃料,逐形成柴禾市场,厂是场的谐音,故称柴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