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五华区西翥街道各村社区历史沿革

五华区西翥街道各村社区历史沿革

明、清时属沙朗里,清末属沙朗堡,民国时属北新乡,2009年10月1日设立东村社区居民委员会。

明代至清代属沙浪里,清末为沙朗堡,民国1938年属北新乡,1952年为大村乡一部分,1958年为沙朗管理区一部分,1962年为大村大队,1984年3月设大村乡,1987年改为大村办事处,2000年10月改为大村村民委员会,2004年8月从西山区区划到五华区,2009年5月改为大村社区居民委员会。

1984年,由桃园大队变为西山区桃园人民政府,1988年改为沙朗乡桃园办事处,2000改为沙朗白族乡桃园村民委员会,2004年调整为昆明市五华区桃园社区居民委员会。

明、清时属沙浪里,清末属桃园堡,民国时属北新乡,1952年为桃园乡一部分,1958年为桃园管理区一部分,1962年为三多大队,1984年3月设三多乡,1987年改为三多办事处,2000年10月改为三多村民委员会,2004年8月从西山区区划到五华区,2009年5月改为三多社区居民委员会,沿用至今。

1984年由龙庆大队变为西山区龙庆人民政府,1988年改为沙朗乡龙庆办事处,2000年改为沙朗白族乡龙庆村民委员会,2004年调整为昆明市五华区龙庆社区居民委员会。

1984年,根据全国区划调整的安排,由于云南省属多民族边疆地区为了方便管理,将原来的陡坡大队变为西山区陡坡乡人民政府,后于1988年改为沙朗乡陡坡办事处,到了2000年为了统一跟全国一致,改为沙朗白族乡陡坡村民委员会,之后于2004年根据昆明市统一规划,区划调整为昆明市五华区陡坡社区居民委员会。

明朝、清朝时属于沙浪里,清末属厂口堡,民国时属北新乡,1952年定名为新民乡,1962年设新民大队,1984年3月设新民乡,驻地老花铺,2004年9月1日,区划调整设立新民社区居民委员会。

明、清时属沙浪里,清末属厂口堡,明国时属北新乡,1952年为新民乡的一部分,1958年为新民管理区的一部分,1962年设陡普鲁大队,1984年3年设陡普鲁乡,1988年2月设陡普鲁办事处,2000年10月撤销办事处成立陡普鲁第一届村民委员会,2007年9月区划调整划归五华区管辖至今。

解放前属于百兴乡的厂口堡,解放后属于厂口大队、厂口乡、厂口办事处;2000年12月改为厂口社区村民委员会;2004年8月1日,由西山区划为五华区;2008年12月改为厂口社区居民委员会。

明清属沙浪里,清末属沙浪堡和厂口堡,民国时属北乡,1952年为迤六乡,1958年为迤六管理区,1962年设迤六大队,1977年曾划属富民县散旦公社,1980年仍归西山区厂口公社,1984年3月设迤六乡。

本地区东接嵩明县,南接富民县散旦乡,西和北与富民县款庄乡相邻,是西山区飞地,自2004年9月划归五华区,仍属飞地。

原来属沙朗、厂口管辖,于1950年后划归厂口乡管辖,称迤六。

新中国成立前属昆明县沙朗百新乡称瓦恭第四堡,1951年改称瓦恭乡人民政府,1957年改为瓦恭管理区,1959年改为瓦恭公社,1962年改为瓦恭大队,1984年改为瓦恭乡,1984年改为瓦恭办事处,1999年改为瓦恭村民委员会,2004年至今称瓦恭社区居民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