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武平县岩前镇各村社区历史沿革

武平县岩前镇各村社区历史沿革

明设岩前里岩门,崇祯年间,为防寇在此筑岩前城。

民国时期设迎安、城安、翠丰、城东四个保,初属岩前区,后为岩前镇。

建国初,设灵岩村,1952年为岩前镇,均属岩前区。

1955年属岩象区,1958年撤区并乡属岩前乡,人民公社化后设灵岩大队,1961年分为新岩,岩西二个队,1964年,仍合称灵岩大队,1984年成立灵岩村委会,属岩前镇,地名沿用至今。

民国时期设岩南保,属岩前镇,建国初期为大布村,大布乡,先后属岩前区,岩象区,1956年合将军为大军乡,1958年撤区并乡时属岩前乡,人民公社化后,成立大布大队,属岩前公社,1984年成立大布村委会,属岩前镇。

建国后,人民政府定此村为老区村,地名沿用至今。

民国属岩前镇将军保,建国初期属岩前区将军村。

1952年设将军乡。

1956年于大布合并称大军乡,人民公社化后成立将军大队。

1984年成立将军村委会,属岩前镇。

解放战争时期为中共游击活动区,建国后,定为革命基点村,地名沿用至今。

民国时期设东山、莲塘二个保,属岩前镇。

建国初,属岩前区东峰村。

1952年为岩前区东峰乡。

1955年属岩象区。

1956年属岩前乡,公社化后,成立东峰大队。

1984年成立东峰村委会,属岩前镇,地名沿用至今。

民国时期设迳潮、田心二个保,属岩前镇。

建国初,为迳潮、万田二个村,属岩前区,1952年合迳潮、万田为迳田乡。

1958年人民公社化后成立迳田大队,1984年成立迳田村委会,属岩前镇,地名沿用至今。

民国初年为岩前区黎坊。

实行保甲制度后设上村、墩背、灌塘三个保,后并为墩背、官上二个保,属岩前镇,建国后,取名上墩村,1984年成立上墩村委会,属岩前镇,地名沿用至今。

民国时期设鸳虎、万钟两个保,建国初为鸳虎、万田二个村,1952年划出鸳坑、田心二村后成立伏虎乡。

人民公社化后成立伏虎大队,1984年成立伏虎村委会,属岩前镇。

民国时期属宁洋保,建国初,伏虎乡。

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成立三河大队。

1984年成立三河村委会。

属岩前镇,地名沿用至今。

民国时期为冷洋坊,后设宁洋,羊背二保,建国后称宁洋村,此后,先后改称宁洋乡,宁洋大队。

1984年成立宁洋村委会,属岩前镇,地名沿用至今。

民国时期设和畅保,建国后先后属和畅、宁洋乡。

1958年成立和安大队。

1984年改名和安村委会,地名沿用至今。

民国时期设下宁洋、鸳鸯二个保。

建国初期,下宁洋并入宁洋村,鸳坑并入鸳虎村。

1952年,下宁洋鸳坑和附近几个小自然村单独成立洋坑乡。

1958年人民公社化后成立洋坑大队。

1984年成立洋坑村委会,属岩前镇,地名沿用至今。

民国时期设龙井保,建国后初设龙井村,后改设龙井乡和龙井大队。

1984年成立龙井村委会,属岩前镇,地名沿用至今。

民国时期有李坊、灵坊二个保,建国后,于1952年设双坊乡。

1958年人民公社化后设立灵坊、李坊二个大队。

1965年并为双坊大队。

1984年成立双坊村委会,属岩前镇。

民国时期设峰贵保,建国后,先后称峰贵村,峰贵乡和丰贵大队。

1984年成立峰贵村委会,属岩前镇,地名沿用至今。

1951年称岩前区杨梅村。

1952年称岩前区杨梅乡。

1956年属岩前区岩前乡。

1958年属岩前乡。

1959年后为岩前公社杨梅大队。

1984年改杨梅村委会,属岩前镇下辖行政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