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巫溪县各街道乡镇历史沿革

巫溪县各街道乡镇历史沿革

东汉建安二十一年(216年)起,除隋、唐、五代十国时并入大昌县外,历为县、监、州治所在地。

明洪武九年(1376年),建大宁县后,均为县治所在地。

民国二年(1913年)后,为县政府驻地。

1949年后,为巫溪县人民政府所在地。

2011年3月,成立宁河街道。

清朝时期,属大宁县通城里一、二甲辖地。

民国元年(1912年),为一区镇泉乡。

1949年12月后,镇泉乡析置花栗乡。

1953年9月,镇泉乡分为镇泉、文化和太平3乡。

1955年6月,文化、太平2乡合并为镇泉乡,花栗乡并入镇泉乡。

1961年6月,从风凰公社析设镇泉公社,属城厢区。

2011年3月2日,设立柏杨街道。

汉建安十五年(210年)到后周天和元年(566年),为北井县治。

宋端拱元年(988年),为大宁监治。

元至元二十年(1283年),为大宁州治。

民国年间,设城厢镇。

清朝时期,属通城里三甲。

1953年7月,设凤凰镇。

1958年9月,凤凰镇与镇泉乡合并成立凤凰公社。

1983年11月,凤凰公社改为凤凰镇。

三国时,刘备为巩固荆州,加大盐业控制,设立北井县。

宋代,设江离镇,设巡检司。

清乾隆年间,设盐厂大师署,建盐厂守备署、把总署、演武厅、火器局。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设宁厂镇。

1949年12月后,宁厂镇为区公所驻地,属巫溪县第二区(后改名宁厂区)所辖,为区公所驻地。

1980年3月,成立宁厂区政府。

2001年6月,撤宁厂区设宁厂镇。

清代,属羊桥里十二甲。

民国元年(1912年)后,属上磺区上磺乡。

1953年6月,上磺乡划分为上磺、青庄、龙门3乡。

1955年5月,上磺、青庄乡以及龙门3乡合并为上磺乡。

1958年3月,上磺乡改为上磺公社。

1961年,上磺公社分为上磺和青庄2公社。

1983年4月,上磺公社改为上磺乡。

1988年9月,上磺乡改为上磺镇。

清朝时期,属羊桥里十四甲。

民国元年(1912年)后,为第三区古路乡。

1955年3月,龙王乡并入古路乡。

1958年8月,古路乡改为古路公社。

1961年4月,古路公社拆分为古路和得胜2公社。

1983年3月,古路公社改为古路乡。

1992年2月,古路乡改为古路镇。

2005年5月后,黄阳乡并入古路镇。

清朝时期,属大宇县通城里十六甲。

1949年12月后,属巫溪县第四区。

1953年5月,将文峰乡划为长沙、长岭、新店、大义、农乐、金盆、文峰、木耳8乡。

1958年7月,成立文峰公社。

1983年8月,文峰公社改为为文峰乡。

1989年9月,文峰乡改为文峰镇。

2005年6月,正溪乡、建楼乡、金盆乡并入文峰镇。

清朝时期,属大宁县石门里八甲。

民国元年(1912年),为巫溪县第二区徐家乡。

1949年12月,属巫溪县第五区。

1953年,分为徐家、岔路、快活、黄家4乡。

1955年,徐家、岔路、快活、黄家又合并为徐家乡。

1958年,徐家乡改为徐家公社。

1961年,徐家公社析置黄家公社。

1983年3月,徐家公社改为徐家乡。

1988年8月,徐家乡改为徐家镇。

清代,属大宁县石门里八甲。

民国元年(1912年)后,属巫溪县第二区白鹿乡七至十一保。

1949年12月后,属巫溪县第五区白鹿乡。

1958年8月,与檀木、中坝合并成立白鹿公社。

1983年3月,白鹿公社改为白鹿乡。

1992年5月,白鹿乡改为白鹿镇。

清朝时期,属大宁县通城里十六甲。

民国元年(1912年)后,为巫溪县第四区尖山乡的五、六、七、八、九保。

1950年10月,为巫溪县第六区所辖。

1953年,成立尖山乡。

1958年6月,尖山乡改为尖山公社。

1983年6月,尖山公社改为尖山乡。

1992年6月,尖山乡改为尖山镇。

清朝时期,属石门里第七甲。

民国元年(1912年)后,属第五区西宁乡。

1949年12月后,属第八区西宁乡。

1953年3月划乡建政,划为沈家、宁桥、天坪、下堡、中窖、三安、半溪、莲坪8乡。

1955年5月,中窖乡并入下堡乡。

1958年8月,宁桥与下堡2乡合并成立宁桥公社,莲坪与半溪2乡合并成立石门公社。

1981年6月,石门公社更名下堡公社。

1983年10月,下堡公社改下堡乡。

1992年9月,宁桥、下堡、半溪3乡合并为下堡镇。

清代,属羊桥里十甲。

1952年2月,人民政府迁至谭家坝原谭氏祠堂。

1957年7月,蒲莲、龙王红岩从谭家乡分出单独建乡,仍属上磺区。

1981年6月,因与开县谭家乡重名,谭家乡更名峰灵乡。

2001年3月,龙王乡并入峰灵乡。

2009年4月,峰灵乡改为峰灵镇。

清朝时期,属大宁县通城里六甲。

1950年5月,由田家乡更名为塘坊乡。

1953年9月,划出石柱、石马、兴隆、杨柳、清水5乡。

1955年4月,清水、石马、兴隆3乡及石柱乡的石柱、龙门2村并为塘坊乡。

1958年,塘坊乡更改为塘坊公社。

1961年,塘坊公社析置兴隆公社,塘坊公社辖11大队;后撤公社改为塘坊乡。

1992年12月,兴寨乡梓树乡并入塘坊乡。

1996年10月,梓树乡、兴赛乡先后分出。

2005年10月,梓树乡、兴赛乡又并入塘坊乡。

2009年6月,塘坊乡改为塘坊镇。

清代,属大宁县通城里十六甲。

民国元年(1912年)后,属巫溪县第四区朝阳乡。

1953年3月,朝阳乡划为东洋、威瑞、伽兰、青山、朝阳5乡。

1955年6月,伽兰、青山2乡并回朝阳乡。

1958年5月,朝阳乡与金盆乡合并成立朝阳公社。

1961年6月,朝阳公社析置金盆公社。

1983年6月,朝阳公社改为朝阳洞乡。

2005年8月,成水乡并入朝阳洞乡。

2009年5月,朝阳洞乡改为朝阳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