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霞拔乡各村社区地名由来

霞拔乡各村社区地名由来

因霞拔原名下弼,别名霞达,后雅化成霞拔,含锦霞绚丽、出类拔萃之意,故名。
因明朝政德帝封都时剩下的地方,曰“长治”(剩地的谐音)。公社化时,队址设在洋中自然村,以长治、洋中各取一字为名,故名。
因原名上盂,明朝政德帝封都,由锦霞村上岭路至此地,且此地呈盂形,古号为上盂,民国27年(1938年)改为上和,有团结和睦之意。
因该地为锦安保,意寓前程似锦,国泰明安。公社化时就以此为名,故名。
原名后湾,后群众期盼子孙出仕,故改为后官。
因明永乐二年(1404年)始祖拓屋此地,为子孙幸福富裕,取村名为富洋,故名。
以福长命名,寓意幸福源长。
原名细洋村,因明清两代均为西仁里村,小于邻近的上洋村;解放后改成仁里村,寓意邻里和睦相处,仁义道德。
因村委会驻地里洋自然村有条小坑沟,该坑发源地位于自然村的南面,故名。
原名下园田,名称来源于旧厝村,在旧厝下面田地被周围的山环绕形成圆形的田片,且田在厝之下,故称下园田,后简称为下园。
因位于霞拔乡南部,故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