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姓命名,故名彭家村。 |
唐玄奘和尚取经路过此地,曾修建寺院一座,名宝相禅院,后郭子仪驻军寺院练兵,该寺因此改名郭公寺,村以寺而得名郭公寺村,后成为郭公村。 |
高家村村名因原高家堡高姓人居多而得;1949年后,高家堡成立初级乡社最早,于是便将周围几个自然村合并统称高家村。村民委员会位于高家村,故名。 |
据村老人讲述,数百年前有几户姓张人家在渭河北岸居住,由于渭河发大水,无奈向北迁移3公里,在一块地势较高处定居,以后随着人员的增加,将村取名北张村。 |
原名佘庄,因东汉史学家班昭续写《汉书》,被汉和帝赐封为大家(姑)之称号,本村人为纪念班昭,而改余庄为大姑村。 |
清代平西王吴三桂的后代在此练兵抗清未成,故称落驾庄,后称为洛庄村,故名。 |
唐代皇帝在巡游时路过此地,恰遇一股旋风,风大而乱刮,一时皇帝乘坐的撵车行不出旋风,皇上赐曰“风里风”堡子;后取“丰收”和“礼仪”之意,改名丰仪;又有一说,清乾隆年间建村,村子的城门开向东南,取五谷丰收之意,起村名丰仪村。 |
2005年11月,西周村(周村)、旧闫村、新闫村合并为周闫村。明万历六年(1578)以前,西周村村北因有仙林寺曾名仙林乡;万历四十八年(1620),仙林寺遭火灾被毁,村名遂以与东南的东周村相对应,位处西边取名为西周村。闫村因村城墙高而坚固,无敌可克,令匪贼望而丧胆,有如闫王神保护,得名闫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