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新泉镇各村社区地名由来

新泉镇各村社区地名由来

该地原是梁姓人居住,名梁屋山。后绝,由杨家坊杨姓迁入,仍为梁屋山,后依俗语“善良有福”改称良福。
良盟在1949年与良福合并为一个行政村,所以取“良”字,而“盟”是因由三个自然村(车田、北田、白沙潭)合并成为高级社,故取联盟之“盟”字,组成现名良盟。
1929年曾建立乡苏维埃政府,设在黄石潭,下辖六个自然村,因此命名为六安乡,后将六安乡改成清安乡,意为清洁安康,后演变为清安村。
原由毛姓迁入居住,以做蓆为生,又靠西南部,故称蓆部,清代李、杨、傅姓迁入改成畲部。
原以俞姓居住,以种蓆草编为副业,故曾名俞地,后从清代罗姓迁入,人口增多,逐改回儒畲。
1958年与儒畲划分为儒陂大队时,取原来儒字和陂字,故名。
因地形与建的房似莲花形,故名。
原叫陈屋坪,1949年后由十个自然村联会组成一个乡,因同属朋口河溪边,故名。
明朝末年,约1510年前长汀城俞明谱迁此开基。因坑多,土质良好,故取名良坑。
约在600多年前,杨姓到此定居。取名杨家坊,后有李姓迁入,人口发展快,两姓人数差不多,曾有知县来此,认为以姓定名不好,故主牌命名为乐江。
1973年由于人口的增长,不便管理。原乐江大队分为乐江、乐联大队。名为乐联,意为是从乐江析出,但还是与乐江有联系的。
原以境内有口温泉而命名,后因温字不详(温与瘟同音)雅化为新泉。宋末明初张氏始祖迁居此地,曾设寨,也叫汤背寨,筑有古城墙,遗迹可见。
以坐落在新泉的西面而称西村。
位于新泉北部称为北村。
公元580年,杨姓人来此定居,并向官方租地耕种,后来发展壮大形成村庄,故称官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