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成立砚山县时为第二区八嘎12甲。 1940年为第二区晴岚镇。 1950年为第四区(盘龙)八嘎乡。 1958年划归文山县,为五星公社八嘎大队。 1961年为砚山县八嘎区八嘎公社。 1970年为八嘎公社八嘎大队。 1984年为八嘎区八嘎乡。 1988年1月区改乡为八嘎乡八嘎行政村。 八嘎村民委员会成立于2000年1月村改委,前身是八嘎行政村,村改委后沿用至今。 |
1950年为第四(盘龙)区凹嘎乡。 1958年划归文山县为五星公社凹嘎大队。 1961年恢复砚山县八嘎区凹嘎公社。 1970年为八嘎公社凹嘎大队。 1984年八嘎区凹嘎乡。 1988年区改乡为八嘎乡凹嘎行政村。 凹嘎村民委员会成立于2000年1月村改委,前身是凹嘎行政村,村改委后沿用至今。 |
1950年为第四区(盘龙乡)半夜寨乡。 1958年划归文山县为五星公社半夜寨大队。 1961年恢复砚山县为八嘎区半夜寨公社。 1970年为八嘎公社半夜寨大队。 1984年为八嘎区半夜寨乡。 1988年元月区改乡为八嘎乡半夜寨行政村。 半夜寨村民委员成立于2000年1月村改委,前身是半夜寨行政村,村改委后沿用至今。 |
1950年为第四区湖广箐乡。 1958年划归文山县为五星公社湖广箐大队。 1961年恢复砚山县八嘎区湖广箐公社。 1970年为八嘎公社六主大队。 1984年八嘎区湖广箐乡。 1988年元月区改乡为八嘎乡湖广箐行政村。 湖广箐村民委员会成立于2000年1月村改委,前身湖广箐行政村,村改委后沿用至今。 |
1935年成立砚山县时为第二区龙所甲。 1937年为第二区竜所镇。 1950年为第四区(盘龙))龙所乡。 1958年划归文山县为五星公社龙所大队。 1961年恢复砚山县为八嘎区竜所公社。 1970年70年为八嘎公社竜所大队。 1984年为八嘎区竜所乡。 1988年元月区改乡为竜所行政村。 以驻竜所大寨得名。 竜所村民委员会成立于2000年1月村改委,前身是行政村,村改委后沿用至今。 |
1950年属盘龙区牛落洞乡。 1958年划归文山县为五星公社牛落洞大队。 1961年恢复砚山县八嘎区牛落洞公社。 1970年为八嘎公社牛落洞大队。 1984年为八嘎区牛落洞乡。 1988年1月区改为乡。 牛落洞村民委员会成立于2000年1月村改委,前身是牛落洞行政村,村改委后沿用至今。 |
1950年为盘龙区蚌岔乡。 1958年划归文山县为五星公社蚌岔大队。 1961年恢复砚山县为八嘎区蚌岔公社。 1970年为八嘎公社蚌岔大队。 1984年为八嘎区蚌岔乡。 1988年区改乡为八嘎乡蚌岔行政村。 蚌岔村民委员会2000年1月村改委,前身是蚌岔行政村,村改委后沿用至今。 |
在八嘎乡境内西南部,山区和合谷区。 所辖12个自然村,756户,3256人。 居住汉、彝等民族。 1950年为四区梅子箐乡。 1958年划归文山县为五星公社梅子箐大队。 1961年恢复砚山县为八嘎区梅子箐公社。 1984年为八嘎区梅子箐乡。 1988年1月区改乡为八嘎乡梅子箐行政村。 梅子箐村民委员成立于2000年1月村改委,前身梅子箐行政村,村改委村改委沿用至今。 |
1950年为第四区(盘龙)三星乡。 1958年划归文山县为五星公社三星大队。 1961年恢复砚山县为八嘎区三星公社。 1970年为八嘎公社三星大队。 1984年为八嘎区三星乡。 1988年1月区改乡为八嘎乡三星行政村。 三星村民委员会成立于2000年1月村改委,前身是三星行政村,村改委后沿用至今。 |
1950年为盘龙区六主乡。 1958年划归文山县为五星公社六主大队。 1961年恢复砚山县八嘎区六主公社。 1970年为八嘎公社六主大队。 1984年八嘎区六主乡。 1988年区改乡为八嘎乡六主行政村。 六主村民委员会成立于2000年1月村改委,前身是行政村,村改委后沿用至今。 |
平寨位于八嘎乡东部,以山区为主,生活着壮族,1950年为盘龙区平寨乡。 1958年并归为文山县为五星公社平寨大队。 1961年恢复砚山县为八嘎区平寨公社。 1970年为八嘎公社平寨大队。 1984年为八嘎区平寨乡。 1988年区改为八嘎乡平寨行政村。 平寨村民委员会成立于2000年1月村改委,前身是平寨行政村,村改委后沿用至今。 |
1950年居第一区(阿猛)为保地乡。 1958年划归文山县为五星公社保地大队。 1961年恢复砚山县八嘎区保地公社。 1970年为八嘎公社保地大队。 1984年八嘎区保地乡。 1988年元月区改乡为八嘎乡保地行政村。 1988年区改为乡为八嘎乡保地行政村。 保地村民委员会成立于2000年1月村改委,前身是保地行政村,村改委后沿用至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