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运河镇各村社区地名由来

运河镇各村社区地名由来

此地最早由庙湾(今阜宁)北沙龚姓迁来落户,初名小龚庄。清雍正年间,沿黄河边兴集,称之为顺河集,后因集主龚姓遂改称龚家集,又称龚集、龚集街。
因黄河淤积的第三河套之地,取名三套。
因位于六套集镇而得名。
康熙南巡,听得拦河坝一事,不由拍案大怒。他认为淮水出云梯关入海数千年,海口河宽数百丈,深数十丈。黄淮上游仍壅积,下游狭窄,水仍是东冲西溃,应拆毁河坝,顺其自然,赐名“大通口”,后简称为大通。
该村靠近古黄河,是明清黄河泛滥形成的河滩地,又因位置处于东南方向,称此地为南河。
因当地广植桃树,取名桃园。
当地人古称响坎河为运河,该村在运河西边,故称运西村。
因运东村、周圩村合并,两村各取一字而得名。
因黄河淤积的第四河套之地,取名四套。
伏兴是复兴的谐音,取兴旺发达之意。
“埝”是田里或浅水里用来挡水的土埂、堰。明清时期,这里有一条长堰,一直通到现在的大通村后集,当时是为了防止黄河泛滥兴建的一条坝,因当地孙姓比较多被称为“孙家堰”,因“堰”字笔画较多,后写成“孙埝”。
以抗日英雄王正茂烈士的名字命名。
因黄河淤积的第二河套之地,取名二套。
经中山河冲刷形成一个弯道港口,因此得名湾港。
明清时,黄河经常泛滥,两岸人民深受其害,每次决堤多冲成新的港汊,此地为新冲成的一条港汊,因此取名新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