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岳,方言琢牙。相传,很久以前,村落里住着一男一女,男的姓张,以雕琢玉器名扬天下,人送绰号玉圣张,妻子岳氏,勤劳贤惠,对夫疼爱有加,夫妻二人心地善良,乐于助人,村里几乎家家都得到过夫妻二人的帮助,村民对二人感恩不尽。后来,为怀念玉圣张和他的妻子岳氏,又把村子叫为张岳村。 |
相传古时候为北驿路马号住地。驿号在真武庙后,庙前有池,池水不竭,池草红色。马稍乏或有疾,驿卒迁至池边。饮水食草马病即愈。时人谓之灵芝,故名泓芝驿。 |
因该村多为董、杜两姓人家,故名董杜。 |
相传明代末期,有一翟姓人家在此居留,后兄弟二人分居两地,按其相对方位分东西二翟,该村居西,故起名西翟底。 |
该村因孙、余二姓人家居多,故起名孙余。 |
据《运城市志》载,该村隋时有一纽姓孝子,为父治丧,背土成坟,结庐守墓三年,感天动地,百鸟悲鸣,枯槐返青,隋文帝为旌表其村,赐名累德。 |
乔阳村原名“桥南重阳村”。传说舜帝巡守鸣条,见到此地许多老人沿街乞讨,上前询问,才知他们儿女均为国治水身亡,老年无依无靠,舜帝立即将这些老人安置在附近学校供养,为其养老,舜帝制定了“养国老于上庠,养庶老于下庠”的国家养老之创举,并于每年九月九日为老人设宴敬酒,形成敬老重阳节。为纪念舜帝养老敬老之举,把此村名改为“桥南重阳村”。因此村名颇长,后演化为乔阳,沿用至今。 |
因位于寨里以东,故名寨里东庄,简称东庄。 |
传说明朝洪武年间,征讨武阳,在此安营扎寨,故名寨里。 |
早年王、郭两姓人家占居民多数,起名王郭,后来刘秀走南阳路过此地,改名为王过。 |
相传明朝嘉靖年间,此地有一条官路,由蒲渡北向太原,因该村座落此地边缘,故名官道村,后因遭受兵荒马乱。迁移到官路北0.5公里处居住,和东古,西古为邻,故改为北古。 |
该村地处峨眉岭半坡,据传很早以前,郭姓人家占据一半,故名郭半。 |
因是南店村与北店村合并而来,故名店头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