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转渠口镇各村社区历史沿革

转渠口镇各村社区历史沿革

秦安村前身为秦安村和转渠口村。

秦安村1949年后为五区三乡二行政。

1955年成立路家桥、团结两个初级社。

1956年为秦安农业高级社。

1958年为敦煌人民公社红敦大队秦安生产队。

1961年为秦安、路家桥两个大队。

1966年改为前进大队。

1969年恢复为秦安大队。

1983年3月改置村。

原转渠口村1949年后为五区三乡一行政。

1954年成立转渠口农业初级社。

1956年扩建为转渠口农业高级社。

1958年为敦煌人民公社红敦大队转渠口生产队。

1961年分为转渠口人民公社转渠口、双桥两个大队。

1965年合并为转渠口大队。

1966年改为红卫大队,1969年恢复为转渠口大队。

1983年3月改置村。

2007年9月,省入秦安村。

1949年后为五区三乡一行政。

1955年组建光明农业初级社。

1956年转为秦安高级农业社。

1958年为敦煌人民公社红敦大队秦安生产队。

1961年为转渠口公社五圣宫大队。

1966年更名为红旗大队。

1969年恢复为五圣宫大队。

1983年3月改置村。

1949年后为五区三乡三行政。

1955年成立东沙门初级社。

1956年转为第四农业高级社。

1958年为东沙门生产队。

1961为转渠口人民公社东沙门大队。

1966年改为东方红大队。

1969年恢复为东沙门大队。

1983年3月改置村。

阶州村前身为阶州村和石槽村。

阶州村1949年后为五区四乡三行政。

1955年成立发展、金星两个初级社。

1956年转为第三农业高级社。

1958年更名为敦煌人民公社红敦大队石槽生产队。

1961年为转渠口人民公社五家梁、阶州两个生产队。

1965年合并为阶州大队。

1966年改为革命大队。

1969年恢复为阶州大队。

1983年3月改置村。

早年间在石槽村二组通往北湖的路旁有口井,井旁有一石槽,石槽嵌有马蹄印,相传为西凉国李暠之孙李宝,由伊吾收复敦煌时路过此处饮马时马踩的蹄印。

后来去北湖拉柴、放牧的人路过此井此槽汲水饮用。

年长日久,人们便把该地称为石槽儿,后村以槽名。

石槽村解放初属五区四乡三行政。

1955年成立石槽、西沙门两个初级社。

1956年为第四农业高级社。

1958年为石槽生产队。

1961年分为转渠口人民公社石槽、西沙门两个大队。

1965年合并为石槽大队。

1966年改为向阳大队。

1969年恢复为石槽大队。

1983年3月改置村。

2007年9月,石槽村省入阶州村。

1990年前后原甘肃省两西办与敦煌市签订指令性移民责任书,从定西县向敦煌市移民。

1993年3月命名,归敦煌市农委管理,1996年移民结束后划归转渠口乡。

土改时属五区一乡一行政。

1955年成立永胜、朱家墩两个初级社,后又并为永胜高级农业社。

1958年为敦煌人民公社红敦大队一中队四生产队。

1959年~1962年归敦煌县园艺场。

1962年为吕家堡人民公社漳县大队。

1966年改为红光大队。

1969年恢复为漳县大队。

1983年3月改置村。

土改时属五区一乡二行政。

1955年成立雷家墩、宁远桥两个初级社,后并为雷家墩高级社。

1958年为敦煌人民公社红墩大队一中队六生产队。

1962年为吕家堡人民公社雷家墩大队。

1966年更名为红丰大队。

1969年恢复为雷家墩大队。

1983年3月改置村。

盐茶村前身为盐茶村和秦州村。

盐茶村土改时为五区二乡一行政。

1955年建盐茶初级社。

1957年扩建为盐茶高级社。

1958年为敦煌人民公社红敦大队三中队盐茶生产队。

1961年改名为吕家堡公社盐茶大队。

1966年又更名为红敦公社红旗大队。

1969年又恢复为盐茶大队。

1983年3月改置村。

秦州村农户是清代秦州(现在的天水市)的徙民于此建秦州坊,后村以坊名。

土改时属五区一乡三行政。

1955年成立秦州初级农业社,后和盐茶合并为高级农业社。

1958年改名为敦煌人民公社红敦大队一中队盐茶生产队。

1961年为吕家堡人民公社秦州大队。

1966年更名为红卫大队。

1969年又恢复为秦州大队。

1983年3月改置村。

2007年9月,秦州村省入盐茶村。

吕家庄村前身为吕家庄村和陇西桥村。

吕家庄村土改时属五区二乡二行政。

1954年建吕家庄初级社。

1956年扩建为吕家庄高级社。

1958年为敦煌人民公社红敦大队一中队吕家庄生产队。

1961年改为吕家堡人民公社吕家庄大队。

1966年又更名为红敦公社红敦大队。

1969年恢复为吕家庄大队。

1983年3月改置村。

清雍正年间该村农户多数是从甘肃省陇西县迁移而来,村中建有一座大桥,移民中因陇西人居多,世人称其为陇西桥,后村以桥名。

据资料记载,原陇西桥村六组及林场、转渠口村四组从甘肃省成县迁入移民,建成县坊;四组从甘肃省固原县(现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县)迁入移民,建固原坊。

陇西桥村土改时为五区二乡三行政。

1955年建立陇西桥初级社。

1956年并入吕家庄高级社。

1958年为敦煌人民公社红敦大队一中队陇西桥生产队。

1961年为吕家堡公社吕家庄大队陇西桥生产队。

1962年改为陇西桥大队。

1966年更名为红敦公社红星大队。

1969年恢复为陇西桥大队。

1983年3月改置村。

2007年9月,陇西桥村省入吕家庄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