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斑竹园街道各村社区历史沿革

斑竹园街道各村社区历史沿革

2004年与斑竹园镇合并竹友场镇,自2007年雍家村洪顺村、竹友场镇合并为竹友社区以来,沿用至今。

建国前取名鸦雀口村,1958年改为团结大队,2007年村社合并更改为鸦雀口社区,沿用至今。

1962年成立复兴乡红旗大队,1984年红旗大队撤销,改名为忠义村,2005年,撤村改为忠义社区,沿用至今。

2020年村社区调整,撤销斑竹园社区,将原斑竹园社区1、2、3、4组管理范围划入忠义社区,将原斑竹园社区5、6组管理范围划入柏水社区。

忠义社区居委会办公地址、柏水社区居委会办公地址均不变;成都市新都区人民政府批准,批复号为新都府函【2020】79号。

前身为新华大队,2002年更名为大江社区居民委员会,沿用至今。

2020年村社区调整,将大江社区与丰收社区合并设立大江社区。

大江社区居委会办公地址为原大江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成都市新都区人民政府批准,批复号为新都府函【2020】79号。

1992年变更为柏水社区,沿用至今。

2020年村社区调整,撤销斑竹园社区,将原斑竹园社区1、2、3、4组管理范围划入忠义社区,将原斑竹园社区5、6组管理范围划入柏水社区。

忠义社区居委会办公地址、柏水社区居委会办公地址均不变;成都市新都区人民政府批准,批复号为新都府函【2020】79号。

建国初期叫1大队,然后因为踏水桥而叫踏水村,2008年改名为踏水社区,沿用至今。

1998年成立,沿用至今。

2020年村社区调整,将莲塘社区与公益社区合并设立公益社区。

公益社区居委会办公地址为原公益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成都市新都区人民政府批准,批复号为新都府函【2020】79号。

福田社区,建国前属竹友乡第八保,解放后的1950年初改为竹友乡第八保农协分会,1951年乡村统一命名时,以福田寺的地名改为福田村。

1962年至今1982年,为了适应公社体制下放的需要,瘵原来的村改为大队,福田村改为竹友公社第10大队。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1982年遵照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农村实行家庭承包工程责任制,恢复竹友乡建制的同时,取消大队建制,恢复了福田村名。

2006年根据改革的需要,青龙村并入福田村,2006年改为福田社区,沿用至今。

原为旃檀村,2006年更名,沿用至今。

自新都府发[2007]128号文件批准成立以来,均用此名,沿用至今。

2005年建成后,均用此名,沿用至今。

2020年村社区调整,撤销仁和村,将原仁和村管理范围与金文社区合并,设立金和社区。

金和社区居委会办公地址为原仁和村党群服务中心;成都市新都区人民政府批准,批复号为新都府函【2020】79号。

2020年村社区调整,将杨柳社区与白云社区合并设立廖家湾社区。

廖家湾社区居委会办公地址为原杨柳社区党群服务中心。

公元1952年竹友乡土地改革正式建置为三和村,1958年成立新繁人民公社改为第七管理区,1982年七大队恢复为三河村,沿用至今。

2007年由原丽阳村与原快活村合并取名以来,沿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