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河社区地处河地镇政府所在地,距苍溪县城108公里,东依龙山镇,西临月山乡,南与阆中市龙泉镇一桥相连,地处谯家河、柏树滩河交汇之处,故名双河。社区幅员1.6平方公里,辖2个居民小组,487户,1069人,党员16人,耕地面积175亩,林地面积95亩。辖区内有企业7家,学校1所,幼儿园1所,卫生院1所。双河社区在河地镇党委的领导下,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努力开展社区公共活动,协调处理涉及居民利益的重大事项。产业以蔬菜、猕猴桃、小水果种植为主,大力发展商贸经营,现有个体经营户100余家,场镇商贸繁荣,逢场天熙熙攘攘,十分热闹。这里历史悠久,红色文化底蕴深厚,有建于明清时期的草坝街,有中共地下交通联络站旧址,有李开文烈士纪念碑,1933年红军转战苍溪,进驻草坝街并建立了乡苏维埃政府。 |
两河口社区位于河地镇西北部,幅员面积2.7平方公里,2020年村级建制调整改革由原两河口社区、庄子村2个行政村合并而成。下辖4个村民小组,共有448户,1726人,其中党员32人。两河口社区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利,文化生活丰富,产业结构调整逐年创新。换届以来,社区两委始终坚持把基层组织建设和经济发展作为工作中心和第一要务,持续推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战略,全力建设“以山为骨,以水为魂,以历史文化为精髓,山水文化相伴,相映益彰”的幸福家园。近年来,种植红心猕猴桃、椪柑、脆香甜等为主的优质水果面积200亩、以川明参为主的药材基地100亩;形成以河地场为中心的“一场三路”交通主骨架,共有10.5公里的通村组公路全部硬化。新建文化室50平方米,健身房30平方米,新时代文民实践广场800平方米,社区居民广场舞的呢过文娱活动常态化开展;2022年评定为市级样板文化示范社区。 |
地干寺社区位于河地镇西北部,少将伍国仲故居所在地,原地干村与白山村撤并而成,离镇政府25公里,辖区幅员面积8.9平方公里,现辖6个居民小组,496户,1593人。属于山区地带,海拔420至650米,有耕地2055亩,林地面积3000亩。孕育了武成玉,邓廷金等多烈士。近年来,社区在镇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以“产业+文旅”融合发展思路,增强群众收入,提高群众文化生活。农业产业发展强劲有力,种植优质粮油500余亩、猕猴桃300余亩、黄金梨1000余亩、川明参等中药材100余亩,成功申报家庭农场15家;集体经济持续壮大,建设光伏发电500平方米,养猪场2000平方米,流转土地300余亩,四槽沟水产养殖400平方米,集体经济项目纯收入达到10余万元;群众文化生活丰富多彩,新建文化广场3处2000余平方米,图书室50平方米,配备成套文体器材,成功举办建党101周年文化活动,广场舞等文娱活动持续开展。2021年别评为“县级样板文化示范村”。 |
高晨村位于河地镇人民政府驻地北部,由原河地乡高坪村和晨光村合并而成,古称凤凰村,东界运山镇秋垭村,南连红琳村,西接地干寺社区,北邻运山镇佛门村。村委会驻地大坪梁,位于高晨六组,距镇政府驻地约21.6千米;地域面积6.4平方公里,山区地貌,平均海拔630米;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东南风和西北风轮流交替;土壤系黄棕壤,现有耕地2838.9亩,林地1132亩,受地形影响,多为分散地块;下辖7个村民小组,实有住户510户,1730人,其中党员55名,团员277名,综治中心、便民服务站、调解处、文化中心等组织配备齐全,运转正常;收入方式以外出务工和务农相结合,每年外出务工1100人左右,主要农作物有水稻、玉米、红苕、小麦、油菜;种植红心猕猴桃、柑橘、雪梨等;副业养殖生猪、鸡、鸭、牛、羊等,农作物种类繁多,养殖业、种植业发展迅猛;出村交通便利,072乡道自村内穿插而过,全长8.1公里,现有通组硬化路37.4公里,整村全覆盖。全村农户致富观念、法制观念不断增强,村容村貌整洁卫生,村两委班子正在积极举措,以图发展突破。 |
兴华村位于河地镇的南边,由原来河地乡中华村、茂兴村合建组成,辖5个村民小组,共424户1531人,党员66名,现有耕地面积2367亩,是2021年广元市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村。
兴华村紧紧围绕县委“543”发展方略,以“班子带村,产业强村,文明兴村,民主管村”为重点,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努力实现“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全面振兴。 |
红琳村位于河地镇西部,全村幅员面积5.8平方公里,村委会驻地徐家祠堂,辖5个村民小组,共有389户,1311人,党员53名。村内林地资源丰富,有县域内第二高峰琳琅山(主峰海拔946.4米)、耕地1512亩、林地2069.3亩。脱贫攻坚战役后,该村旧貌换新颜,已基本实现户户通水泥路,家家厨厕明洁,村内人蓄饮水、农业用水得到保障,村民收入大幅增加幸福感明显增强。自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该村始终坚持文化与产业并头并进,推行廉勤坝坝会、村规民约、红白理事会、残疾人联合会等章程,开展“环境大提升”、“五好家庭户”、“百姓好人”等活动,文化氛围“日渐浓厚”,同时大力鼓动村民利用广阔的林地资源促进农业产业发展,成立了村劳务专业合作社,陆续发展有爱媛橙80亩、猕猴桃90亩、粮油蔬菜800余亩、规模化养殖场3个、市级示范农场2个,产业发展“一路向前”。 |
龙马村位于苍溪县东部,于2020年由原河地乡石龙村、金马村合并组建,幅员面积计7.9平方公里,辖6个村民小组,共有588户,1797人,党员42名,现有耕地面积2570.55亩、林地面积2100余亩,是脱贫攻坚时期以来镇域的“先锋村”。 近年来,一是在脱贫攻坚时期,截至2020年该村共完成在户脱贫65户,223人。在村道路硬化方面,于2018年完成达标通村硬化7.28公里,通组硬化13公里,进一步提升了村组的交通便捷优势。村组班子在助推群众增收方面,蓄力发展猕猴桃、沙参等产业,规模数量有480余亩。二是龙马村认真贯彻《四川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条例》,村“两委”以党建为引领,集体经济发展为主要驱动,于2019年成立龙马村股份经济联合社,主要通过塘堰承包渠道壮大集体经济,目前全年收益在6000元左右。三是发展要抓住,环境要保住。在改善人居环境方面,自始终践行中央的决策方针,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竭力做好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同驱而行,贯彻落实县委“543”发展战略,继续做好“拼经济、搞建设、护生态”这一总体任务。 |
何家梁村村民委员会距离河地镇政府驻地18公里,村委会驻地位于何家梁村一组。幅员面积4.6平方公里,村建制调整后下辖4个村民小组,共320户,1326人,其中党员43人。拥有耕地面积1600余亩,其中林地面积965亩。森林覆盖率61.5%,主导产业以红心猕猴桃,生猪养殖为主。2022年村民人均纯收入达1.5万余元。近年来,该村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文化强村,经济兴村为思路,以大力提升村容村貌,改善人居环境为出发点,发展猕猴桃种植180亩,粮油种植1050亩,川明参50亩;新建文化广场250平米,图书室50平米,连续三年举办“春节联欢会”文化活动;建设集中安置点一处6套,硬化道路二十余公里,整治改造山坪塘三口,改厨改厕二百余户,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进一步提升,群众幸福感,获得感显著增强。 |
天主村位于河地镇西北部,距镇政府15.5公里,幅员面积4.45平方公里,下辖4个村民小组共292户,1008人,有党员33人。现有耕地890亩,林地2092亩,常年外出450余人,2022年人均纯收入达到10000余元。 近年来,在县乡两级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村两委严格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发展、乡风文民、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发展规划,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因地制宜、扎实推进全村整体发展,走出一条项目拉动,产业带动的发展之路。完善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村文化室、图书室、村卫生室、乡村舞台,健身广场、文化院坝1000余平方米,一套完整的文体器材,使公共服务条件大幅度改善;农业产业进一步发展,种植猕猴桃50余亩,中药材100余亩,黄金梨80余亩,翠红李30余亩,林中鸡5000余只,生猪500余头,成功申报家庭农场3家,群众收入大幅度提高;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建设硬化村组道路15公里,村组水泥路覆盖率和硬化率达到100%,标改小二型水库1座,整治水渠2公里,安装自来水264户,覆盖率95%以上,新建抗旱池6口;人居条件进一步提高,新建安置点3处30余户,房屋改造200余套,庭院文化氛围打造50余户,厕所改造100余户。抢抓机遇科学推进,未来五年,天主村将以“二十大”精神为指引,以“产业+文化”规划为抓手,总体布局,分步实施,逐渐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幸福新农村。 |
国庆村位于河地镇东北部,幅员面积4.08平方公里,辖5个村民小组,共278户,1002人,党员47人,现有耕地1289亩,林地1758.75亩,森林覆盖率50.1%,2022年人均纯收入达1.2万余元。近年来我村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经济兴村,文化强村”为总思路,以“提升村容村貌,改善人居环境”为出发点,发展猕猴桃220亩、脆香甜柚350亩,川明参药材等200亩,粮油种植750亩;新建老年活动中心100平方米,图书室100平方米,配置文化体育器材30余套;全村改造房屋260余套,建安置点1处,安置农户5户,建设文化大院10户;硬化村组道路20余公里,标改山平塘1口,改厨改厕240余户,实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双提升,群众幸福感数显著增强。先后荣获“苍溪县文明村”市级“四好村”省级“四好村”等称号。 |
玉宝村位于河地镇人民政府驻地南部,距政府驻地6千米,幅员积4.2平方千米,收入以外地务工和本地务农为主。下辖4个村民小组,村委会驻地冯家院。现住有265户,1005人,中共党员29名。玉宝村以山坡为主,平均海拔610米,有玉台山等知名山峰。土壤系黄棕壤,有耕地762亩,林地面积936亩。以农业为主,主要农作物有土豆、玉米、水稻、红苕、小麦、花生、油菜,副业养殖生猪、鸡、鸭,养殖户规模小且分散,建集体经济园2个,承包给有技术人员管理。以脆冠梨、核桃、猕猴桃为特色产业正逐步发展壮大,需要正确加以引导何帮扶,以及技术制定和资金支持。村内水电气等管网体系完善,农村道路户户通基本实现。2021年新换届村两委班子,群众基础深,有干劲,责任心强,经验丰富,能力突出。进入新的世纪,在党的富民惠农政策支持下,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大好时机,玉宝村两委抓紧机遇,乘势而上,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曾多次获得“优秀党支部”,“先进基层党组织”“健康村”等称号。成绩属于过去,发展不能停步。玉宝村将秉承“重德,践行,和谐,共荣”的村训精神,不断壮大集体经济。紧密结合村内实际情况,积极争取上级政府支持,推动村治理,经济,文化和社会等各方面发展,为建成社会主义新农场而努力奋斗。 |
榨垭村位于河地镇西北部,距镇政府驻地约10公里,全村幅员面积约5.6平方公里。该村自然条件优越、气候宜人、土壤肥沃、交通便利、人杰地灵、民风淳朴。2020年村建制调整改革由原榨垭村、原玉涧村两个行政村合并而成。现辖7个村民小组,共468户、1685人。村内环境整洁,户户通水泥路、自来水、用的卫生厕所,依托土地增减挂钩项目,建有4个集中安置点,共容纳40多户100多人,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自脱贫攻坚以来,村两委大力招商引资,回引成功人士返乡,大力发展集体经济组织,壮大集体经济实力,办企业,办家庭农场,现有年产5000吨的四川玉丰肥业有限公司,省级示范家庭农场马鞍山鑫源家庭农场、县级示范家庭农场鸿运生猪养殖场、鑫壮生猪养殖专业合作社及寇治举家庭农场百亩耙耙柑园区。在广元房地产经营公司及本村成功人士的捐资帮助下建有人畜饮水二级提灌站两个,硬化组道路1.2公里,公路加宽1.1公里,新建引水渠3公里,添置办公用品电脑、桌、椅共10多万元,极大的改善了村委阵地建设及基础设施建设。该村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正以新的风貌、新的姿态,沿着“打造和谐新家园、建设文明新农村”的道路走下去,真正实现“民富、村美、风气好”。 |
天灵村隶属于苍溪县河地镇,属于山区。距离河地镇7公里。幅员面积4.15平方公里,海拔725米,适宜种植玉米,小麦,油菜,中草药等农作物。有耕地1819亩,其中人均耕地1.2亩;有林地2357亩,水域面积487亩,有效灌溉面积1210亩,林果面积487亩,人均经济林果地0.32亩。全村辖6个村民小组,有农户385户,有乡村人口1495人,农民收入主要以务工为主。产业发展情况:重视乡村振兴样板示范区创建工作,进一步强化组织领导,扎实推进工作开展以经营主体为龙头,发展中草药,小水果。村已建成产业园122亩,园区种植中草药70亩,柑桔52亩,培养新型经营主体家庭农厂6家,其中县级示范场两个。我村大力支持并培养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农业,以经营主体为核心发展产业,并带动大户、散户,共同发展。带动中药种植300余亩,小水果种植200余亩后续我村将大力发展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保障村产业有序发展。 |
龙寨村位于河地镇西北方,距河地镇政府驻地10公里,幅员面积5.3平方公里,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利。2020年村级建制调整改革由原塔山村、龙寨村2个行政村合并而成。全村下辖7个村民小组,共有502户,1650人,其中稳定脱贫户共85户,286人。村民收入来源以务工为主,人均纯收入达到12000元。龙寨村总支部共有党员68人,村干部4人。龙寨村土地资源丰富,有耕地面积1570亩,其中农作物面积1230亩,经济作物340亩,林地面积1720亩。主导产业(特色产业)以粮油、小水果、蔬菜、畜禽养殖为主.为带动村民致富,近年来龙寨村大力发展种植猕猴桃130亩,大叶芥菜90亩、脆冠100亩。村“两委”一班人,紧紧围绕抓党建促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乡村振兴。集体产业、特色产业兴旺发达,村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生活富裕。 |
一、基本村情龙固村位于河地镇东北部,距河地镇政府驻地13公里。该村地属高山地带,海拔460米至660米、全村幅员面积3.4平方公里,其中有耕地888亩、水田500亩、人均耕地0.7亩、山地面积1300亩,森林覆盖率30%。其中,生态公益林580亩,柏、松、杂用材林230亩,经济林250亩,旅游资源:境内有龙等固寺庙人文景观。动植物资源:松树、柏树、野鸡、斑鸠、(家禽猪、牛、羊)等。龙固村下辖5个村民小组,现有人口共374户1330人。2020年末,常住户数 352 户,常住人口1260人,全村劳动力 985 人,外出务工 450 人,2021年人均收入为15200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100%。农村养老保险率达95%以上。二、基层组织建设情况村两委班子共5人,两委干部平均年龄37岁,其中村党支部委员3人,村民委员会委员3人,其中交叉任职1人;全村共有党员37人;坚持“三会一课”制度,党务村务公开透明、财务公开;坚持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党群、干群关系密切,当地群众满意度、认可度高。三、五类人员概况该村现有脱贫户76户272人,整村于2016年全面脱贫退出。其中2016年脱贫68户237人,2017年脱贫2户5人,2018年脱贫3户9人,2019年脱贫4户22人,全村有易地扶贫搬迁户16户72人,低保户69户112人,五保户4户4人,残疾人45人。2019年,2户被纳入边缘户;2021年1户贫困户被纳入动态返贫监测。四、基础设施情况全村有村组道路21.9公里,已硬化水泥路面20.2公里,其中村道3.3公里。建有提灌站1个,山坪塘12口,标改4口;修建引水渠1.5公里。通过人饮工程,全村95%的群众吃上自来水。农网改造入户率100%,通讯网络覆盖率100%,广播电视覆盖率100%以上。现有村级活动阵地1处,面积约500平方米。有村级卫生室1个、文化室1个。五、产业发展情况全村产业发展主要以家庭种植、养殖业为主,一是依靠种植苗木、川明参、猕猴桃、脆红李等经济作物, 现规模数量为420亩;二是家庭式畜禽养殖,主要包括了生猪和土鸡土鸭,其中生猪1200头,土鸡3800只,土鸭2600只。村集体经济主要有:一是利用闲置堰塘(共计12口)大力发展水产养殖业,目前中央乡村振兴重点项目资金50万已拨付到位,正在对4口山坪塘进行标改,预计年底完工,计划2022年投入水产养殖;二是响应苍溪县“三大百亿产业”相关政策,对照河地镇政府有关工作部署,积极联系对接村民,签订土地流转协议,落实新增种植猕猴桃40亩地块,为下一步猕猴桃规模化种植夯实基础;三是新建规模为500头左右的肉羊养殖场,该项目正在建设中,目前外部厂房建设已基本完成。 |
河地镇天寨村位于河地镇东北部,幅员面积2.6平方公里,辖4个村民小组,共325户,1003人,党员33人,现有耕地1750亩,林地1380亩,森林覆盖率52.8%,2022年人均纯收入达1万余元。近年来,该村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经济兴村,文化强村”为总思路,以“提升村容村貌,改善人居环境”为出发点,发展猕猴桃120亩、银杏310亩,川明参220亩,粮油种植800亩;新建文化广场200平方米,图书室50平方米,配置文化体育器材20余套;全村改造房屋300余套,建安置点2处20套,建设文化大院20户;硬化道路10余公里,标改山平塘5口,改厨改厕100余户,实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双提升,群众幸福感指数显著增强。2019年以来,先后荣获“苍溪县文明村”、“广元市文明村”、“省级四好村”的称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