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长乐镇各村社区地名由来

长乐镇各村社区地名由来

根据记述::吴越王钱鏐第九世孙,南宋朝奉郎钱植为避战乱,携带眷属来此。见此地山清水秀,景色宜人,土地肥沃,物产丰富,遂定居安家。以古人“知足常乐”之义,而“常”与“长”同音且近义,故取名长乐。
村南有座小昆山,以山名为村名,故名小昆。
据《邢氏宗谱》记载:明嘉靖年间,邢氏宗琚公见此地山清水秀,溪边地势平坦,仰观天际,四面大山环抱,胜似昆仑,故从太平迁此定居并定名为大昆。
据《张氏宗谱》记载,南宋绍熙五年(公元1194年)张氏万二,原居江边患坎头,因洪水泛滥,其宅受害,偕子堪均,另择阳基。见此地三山环绕,土地肥沃,环境优雅,定居以后,称为雅张。
据原先村上住民系郯、成两姓,故名郯成.南宋时郯、成两家因祸外迁,后董村许氏卜居于此,易名郯城。
相唐昭宗时,始祖韩蹇翁因闯祸改姓为过,由江西丰城避难来剡。先后迁居长乐、岭下坂、深溪等地,约1470年定居于此。因多此迁居,人称旅游家庭,故叫尤家村。后演变为尤家村。
村中有胡公庙,俗称胡公庙村。为祈求神灵保佑村民福寿双全,故正名福全村。
据《嵊县志》记载:南齐禇伯玉,钱塘人,少有隐操,寡嗜饮,居剡西瀑布山三十余年.齐高帝征召不就,上不违其志,于白石山敕立太平馆居之。后就将“太平”二字作村名。
据《邢氏宗谱》记载:宋康王赵构南渡偏安,清风公邢达随父南下,及长,中进士,官至枢密院直学士。因不附和议,抗忤叔奸,矢志渔樵,欣然携眷来剡,见此地风景优美,土地肥沃就拓基建宅,命名为沃基村。
明洪武年间(1368-1398)刘氏迁居此地,叠石为砩,以防洪水,并引水灌溉农田,后以石砩为村名。清乾隆(1736-1795)时,又有郭姓迁入。
相约200多年前,从屋基坟棚迁下黄定居。后雅化为雅璜。1981年地名普查时,随着大队的更名,并使公社与驻地名称相一致而改名为剡源(当时是剡源公社)。
村处出西白山区之口,也是通源江从大山间流出之口,故名山口。2007年剡岩、五王庙、葛英、西城与山口合并,仍名山口。
由瑠田村和王公坑村合并而后成。社员多系1955年因建剡源水库时从瑠田迁移来此,为保留这一地名,故称瑠田。瑠田原址在山谷内,相传旁边有一块宝田,久旱不涸,视为琼玉,遂称琼田畈,故名琼田。后慢慢演变为瑠田。2007年王公坑村与瑠田村合并后,结合两村,定村名为留公田。
村民历来把这6个村的总地名叫山贝,喻物产丰富,村名由此而来。
1950年仍设岭峰乡,1958年后改为岭丰。因地处山区,村中多山岭,但在村民们的辛勤劳动下取得一个个丰收年,而定名岭丰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