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成都市各县市区历史沿革

成都市各县市区历史沿革

锦江区属地为原华阳县城及其近郊。

华阳县建制始于唐代,唐贞观十七年(643)在成都县城偏东置蜀县;唐乾元元年(758)改名为华阳县,原南河以北的东城区区域及近郊皆为华阳县辖。

自此,成都区域分别由成都县和华阳县组成,一城两县共治状况持续1200余年。

1921年,成都、华阳两县合并设置成都市政公所。

1928年,置成都市为省辖市,华阳县城区归市辖。

1953年置东城区,1955年望江区并入东城区。

1990年12月,东城区撤销,其主体部分改置锦江区。

1991年1月,锦江区成立。

全域辖17个街道2个乡。

1989年3月,增设东光街道辖区,2001年9月,增设狮子山街道辖区。

2001年9月至11月,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强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要求,锦江区对全区域城区街道行政区划进行调整,设立13个街道,2个乡。

2004年按照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同意成都市锦江区撤销琉璃乡建制的批复》《关于同意成都市锦江区撤销三圣乡建制的批复》,锦江区撤销琉璃乡和三圣乡建制,分别设立柳江街道辖区、成龙路街道辖区、三圣街道辖区。

2005年,锦江区街道辖区设置:督院街、盐市口、春熙路、书院街、合江亭、水井坊、牛市口、龙舟路、双桂路、莲新、沙河、东光、狮子山、柳江、成龙路、三圣16个街道辖区。

2019年12月,锦江区区划调整,下辖11个街道。

地名一直沿用。

青羊区前身为西城区,属古蜀国地,前316年秦灭蜀后,以古蜀国地置成都县。

前311年,张仪、张若仿咸阳城修筑成都城(大城)继以大城西墉为其东垣,修筑少城。

《华阳国志》载:“成都县本治赤里街,(张)若徙至少城内。”从此少城与大城并立。

西城区域为成都县城西半部及近郊,此后2300多年相沿无改。

唐贞观十七年(643年),分成都县东偏置蜀县(758年蜀县改为华阳县),形成两县共治一城的格局;武后垂拱二年(686年),分成都县西置犀浦县。

清康熙九年(1670年),华阳县并入;雍正四年(1726年),华阳县折出复置。

民国十年(1921年),成都、华阳两县城分出,合并设置成都市政公所。

1928年建置成都市,下设东区、南区、西区、北区和外东区。

1945年,成都、华阳两县近郊部分划入成都市,改设14个区,1949年分属五至八、十二至十四区。

1950年分属三、四2区。

1951年并四区为第二区。

1953年第二、第三2区合并,第六区与万年区一部分划入,建西城区,以在成都市城区西部得名。

1990年9月原西城区旧城以外大部分地域划入金牛、武侯、成华3区,析原属金牛区之苏坡、文家2乡来属,建青羊区,地名一直沿用至今。

秦惠文王九年(前316),秦灭蜀,以其地置蜀郡,在蜀王旧都一带置成都县。

唐贞观十七年(643),成都县东析出置蜀县。

乾元元年(758),蜀县更名华阳县。

1912-1949年,金牛地域属成都、华阳两县管辖。

1955年,金牛地域为成都市郊区。

1960年,成都市郊区更名金牛区。

1990年底,成都市行政区划调整,东城、西城和金牛3个区调整为锦江、青羊、金牛、武侯、成华5个中心城区(简称五城区)。

原金牛区所辖文家、苏坡、永丰、簇桥、石羊场、桂溪、琉璃场、三圣、保和、圣灯、龙潭、青龙等12个乡分别划给青羊、锦江、武侯、成华4个区。

西城区所辖火车站、肖家村、解放路、人民北路、驷马桥、曹家巷、西南交通大学小区、四川工业学院小区、乡农市、北巷子、青羊北路、西安路等12个街道划入金牛区。

秦属蜀郡。

三国时属汉益州蜀郡成都县。

唐代分属益州华阳县和双流县。

宋代至民国时期分属成都府、华阳县和双流县。

20世纪50年代,分属成都市东城区、西城区、郊区及双流县、华阳县。

60年代后,分属成都市东城区、西城区、金牛区和双流县。

1990年9月,成都市区划调整,设立武侯区。

1996年5月,四川省人民政府调整武侯区和双流县部分行政区划。

2004年8月,经省政府批准,武侯区撤销永丰乡、簇桥乡、机投镇和金花镇,实行单一的街道办事处管理体制。

2007年将原簇桥街道划为华兴、簇锦、簇桥三个街道。

目前武侯区现辖浆洗街街道等11个街道办事处。

成华区区境最早为古蜀国地,自秦惠文王更元九年(前316)秦灭蜀置成都县起,至1990年,已有2300多年的历史。

其隶属关系及行政区划变动频繁,因其境域在历史上主要为原华阳县和成都县的部分地区而得名。

1949年12月27日,成都解放,区域几经更名、划分,于1953年5月20日将原成都市第一区更名为成都市东城区。

1960年2月18日撤销成都市郊区,设置成都市金牛区。

1990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的成都市辖区行政区划调整,划原东城区的部分街道和金牛区的部分乡村组成城乡结合、城乡互补、城乡一体化的新城区。

龙泉驿区历史悠久,古为蜀国辖地。

唐代为东阳县、灵池县治地(《四川郡县志》《元丰九域志》《中国历史地图集》)。

灵池县,以其县南分栋山边有一泉池曰“灵池”,故名。

宋天圣四年(1026)又改为灵泉县,属成都府。

分栋山亦随县名的改变而改称“灵泉山”,直至元代。

元时设陆路驿站。

明代改称“龙泉”,于此设驿站,始称“龙泉驿”。

明洪武六年(1373),省灵泉县入简县,后置龙泉镇(《中国历史地图集》)。

明正德八年(1513),置龙泉镇巡检司(《简阳县志》《四川郡县志》)。

同期,灵泉山亦随之改称“龙泉山”。

1956年1月,原简阳县为所属各区命名时,以区公所驻地名称为区名,称“简阳县龙泉驿区”。

1959年,划归成都市筹建新区时仍以区人民委员会驻地龙泉驿为区名,称“成都市龙泉驿区”。

1960年,经国务院批准,设立成都市龙泉驿区。

1956年,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重大项目之一的四川肥料厂(后更名为川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确定在金堂县华严乡(今成都市青白江区主城区)境内建设,并设置四川省金堂工业区建设委员会。

1957年,国家缩小基本建设规模,金堂工业区拟建的7个项目中,只保留四川肥料厂1个在建项目。

同年7月,四川省人民委员会以下简称“省人委”撤销金堂工业区建设委员会,四川肥料厂的建设改由中共成都市委领导,地方行政管理工作主要由金堂县负责。

1958年,四川肥料厂第一期工程进入土建施工高潮,四川省小型氮肥示范厂(后更名为玉龙有限责任公司)和成都钢铁厂(后更名为攀钢集团成都钢铁有限公司)相继破土动工,职工和家属人数猛增,职工生活、市政管理等问题都急需解决。

四川肥料厂党组多次向中共四川省委和中共成都市委汇报,提出建立地方政权组织的意见。

1959年1月,中共成都市委就扩大成都市区的问题向中共四川省委提出,将新都、金堂等县部分乡镇划归成都市管辖。

同年11月,中共四川省委批复同意,中共成都市委派程富全、郭荣森等人负责筹备建区工作。

1960年1月,成都市青白江区筹备组在四川肥料厂招待所召集金堂县、原新都县、四川肥料厂、成都钢铁厂负责人参加工作交接会,宣布成都市青白江区成立。

同年7月,四川省成都市人民委员会批准成都市青白江区行政区划,辖弥牟、华严、大同3个公社。

公元前7世纪左右,新都与广都、成都并称蜀中名城,距今已有2700多年历史。

公元前316年,秦惠文王派张仪、司马错伐蜀,秦灭蜀后,于公元前221年,置新都县(成都市新都区军屯镇),归蜀郡管辖。

公元前201年,分割巴、蜀地,设置广汉郡,新都县划归广汉郡。

公元8年~23年,王莽新朝时期,改广汉郡为旧都,新都属旧都。

公元25年,公孙述据蜀,改广汉郡为子同郡,新都属子同郡。

公孙述败亡,东汉恢复西汉旧制,新都属广汉郡。

晋武帝泰始二年(266),分益州之地置梁州于汉中,分广汉郡置新都郡。

新都郡属梁州,统领雒县(今广汉市)、什邡、绵竹、新都四县,郡治在雒。

咸宁三年(277年),晋武帝封皇子司马该为新都王,改新都郡为新都国。

太康六年(285年),司马该死后无子继承,废除新都国,复为新都郡。

同年废郡,新都以县仍属广汉郡。

晋安帝时期(397-418),设始康郡寄治成都,领始康、新城、谈、晋丰4个侨县(有建制无领地)。

502年,废除无领地的侨县、侨郡,始康郡治遂由成都迁入新都,废其原领侨县,划入新都县。

始康郡隶属益州,治所在今新都城南,新都县治所在今军屯镇升平村。

西魏废帝二年(553),平蜀,废始康郡,将新都改属益州的蜀郡。

隋文帝开皇十八年(598),改新都县名为兴乐县,始将县治所从军屯迁至今新都街道。

隋炀帝大业三年(607),改州为郡,实行郡、县二级制,对州县大加省并,撤销兴乐县并入成都县,隶属蜀郡。

唐武德二年(619),恢复兴乐县,随即复名新都县,隶属益州。

唐末、五代、宋、元、明、清,新都隶属多有更迭,新都名称未变,相沿至民国。

1935年,国民党政权统一川政,设四川省政府,将四川省划分为18个行政督察区,新都县属第一行政督察区直至民国38年。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四川省划为川东、川西、川南、川北4个行政公署,新都县隶属川西行署温江专员公署。

1960年2月,撤销新都县,并入新繁县。

1962年10月,恢复新都县。

1965年7月,撤销新繁县,并入新都县。

1983年3月,温江行署并入成都市,实行市管县体制,新都归成都市管辖。

2001年11月15日,撤销新都县,设立成都市新都区,原新都县的行政区域为新都区的行政区域,沿用至今。

公元555年(西魏恭帝二年),分郫县南境和江原县东境,始置温江县,属益州蜀郡。

北周(557至581)时,温江县属益州总管府蜀郡。

隋统一中国后,“经正疆理,划分九州”,州、郡、县设置屡有变动。

公元583年(隋开皇三年)悉罢诸郡,以州统县,省温江入郫县。

公元603年(仁寿三年)又从郫县分置,名万春县。

隋大业初省并诸州,改州为郡。

公元606年(大业二年)又省万春县入郫县。

唐初,分天下为十道,实行州县二级制。

公元620年(武德三年)复置万春县,属益州。

公元627年(贞观元年)复改万春县名为温江县,属剑南道益州。

公元742年(天宝元年)改益州为蜀郡,温江属剑南道蜀郡。

公元757年(至德二年)分剑南道为东、西二节度,改蜀郡为成都府,温江属剑南道西川成都府。

公元758年(乾元元年)改郡为州,温江属剑南道西川益州成都府。

五代时,蜀地先后为前蜀、后唐和后蜀辖境,地方政区建置,基本沿袭唐制,温江仍属剑南道西川益州成都府。

1949年12月26日温江解放。

1950年划全川为川东、川南、川西、川北4个行署区,与西康省同属西南大行政区,温江属川西行署温江行政区,为温江行政区专员公署治地。

1952年,撤销川西等4个行署区,恢复四川省建制,温江属四川省温江专区(1968年改为温江地区)。

至1979年仍为温江地区行政公署治地。

1959年3月至4月,曾一度将温江并入崇庆县,但因未获批准,为时仅月余即分出复置。

1959年7月1日,双流县并入温江,治地在温江城关镇。

1962年10月20日,国务院决定复置双流县。

同年11月1日,温江、双流正式分置。

1983年3月,国务院决定撤销温江地区,其所属行政区大部划归成都市。

同年7月,温江正式隶属成都市。

1997年,温江县面积227平方千米,人口29.3万,辖10镇。

县政府驻柳城镇。

1999年,温江县辖11个镇、4个乡:柳城镇、和盛镇、通平镇、天府镇、金马镇、公平镇、万春镇、永盛镇、永宁镇、涌泉镇、踏水镇;玉石乡、寿安乡、柳林乡、镇子乡。

2002年4月14日经国务院批准,温江撤县设立成都市温江区,成为成都市特大中心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

2003年9月2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川府民政[2003]24号)批复同意温江区涌泉镇政府驻地由干家店子迁至花土村6组。

辖10个镇,182个村。

2006年10月,成都市政府正式批准温江区的万春镇、金马镇和永宁镇增设街道办事处。

元朔二年(前127)置广都县,为益州之蜀郡所辖。

东晋永和四年(348),一说永和八年(352)以蜀之流人置侨郡,广都县由蜀郡改属宁蜀郡。

后同郡废。

隋仁寿元年(601)因避太子杨广讳,始更广都县名双流县。

唐废郡,在州之上设道,实行道—州(府)—县三级制,龙朔二年(662),一说龙朔三年(663)由双流县析置广都县,两县同属剑南道成都府管辖。

宋改道为路,于路之下设州(府、军、监),州之下设县,亦为三级制,双流、广都两县均隶属成都府路之成都府。

北宋熙宁五年(1072)废陵州,以贵平、籍县为镇人广都县。

元始有省制(京都附近地区直隶中书省,余属13个行中书省),以省领路,路领州(府),州领县,为四级制,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省广都县入双流县,属四川等处行中书省成都路。

明仿元制,废路为府,改行中书省为承宣布政使司,实行承宣布政使司—府(州)—县三级制,洪武十年(1377)省双流县入华阳县,洪武十三年(1380)复置双流县,前后均属四川布政使司成都府所辖。

清置省,省领府(州、厅),府领县(府属州、厅),为三级制,康熙六年(1667)以双流县土旷人稀省入新津县,雍正八年(1730)复置双流县,属四川省成都府。

自嘉庆至清末,又在省和府之间增设道,双流县属成绵龙茂道之成都府,光绪三十四年(1908)改成绵龙茂道名川西道。

民国二年(1913)废府州存道县,双流县仍属川西道,1914年改川西道为西川道,双流县隶属关系不变。

1928年废西川道,双流县直属四川省。

1935年四川省设18个行政督察区分辖各县,双流县属第一行政督察区(区治所在温江县),直至新中国成立领属未易。

1950年将四川省划分为川东、川南、川西、川北4个行署区,在行署区之下设专区,双流县隶属川西行署区之温江专区。

1952年撤销行署区,保留专区,恢复四川省的建置,双流县属四川省温江专区所辖。

1959年双流县曾一度与华阳县合署办公,1965年撤销华阳县并入双流县,1976年仁寿县籍田区划入双流县,是年双流县划归成都市管辖。

2015年,撤销双流县建制,成立双流区。

秦灭巴蜀之后两年,即秦惠文王后元十一年(前314),秦在巴蜀同时实行分封制与郡县制。

此后即以郫邑作为蜀郡的属县,称郫县,此为郫县建置之始。

秦汉时期,郫县辖地约涉及今郫县、温江、彭县、灌县等数县之地。

三国蜀汉时,郫、绵、江源三县各分出部分地区置都安县,即今灌县前身。

属汶山郡。

西魏恭帝二年(555),分郫县南境、江源东境置温江县。

北周天和三年(568),废都安并入郫县。

后周时划沱江北郫县地为新置九陇县的一部分。

隋开皇三年(583)撤温江县复并入郫县。

隋仁寿元年(601),又废汶山县入郫县。

隋仁寿三年(603)再分置万春县。

大业二年(606)再并入郫县。

唐武德元年(618),于灌口镇置盘龙县,后改称导江县和灌县。

唐武德三年(620)又置万春县,后复称温江县。

明洪武十年(1377)并入灌县,十三年(1380)复置。

清康熙七年(1668)并入郫县,雍正七年(1729)复置。

民国时期,县域基本无变动。

1950年后属温江专区,1968年属温江地区,1983年改属成都市。

2016年,撤销郫县,设立成都市郫都区。

北周孝闵帝元年(557)置新津县。

唐、北宋属蜀州。

南宋属崇庆府。

元、明属崇庆州。

清康熙元年(1662)双流县并入,雍正六年(1728)析出复置,属成都府。

1914年隶西川道。

1935年属第一行政督察区。

1949年12月,属温江专区。

1950年5月,改属眉山专区。

1953年3月,眉山专区撤销,回属温江专区。

1960年7月1日,国务院批准并入大邑县。

1962年10月20日,国务院批准恢复新津县建制(两县于1962年4月分署办公)。

1983年7月,温江专区建制撤销,改属成都市,实行市管县,新津县属成都市辖县。

2020年6月05日,新津撤县设区。

地名沿用。

商、西周及春秋战国时期为蜀国地。

秦惠文王更元九年(前316),秦灭蜀后,入秦国蜀郡版图。

汉晋时为广汉郡新都县东地、雒县东南地及犍为郡牛鞞县西地。

东晋安帝义熙九年(413),于牛鞞县东山建置金渊戍。

西魏废帝二年(553),置金渊县,属金渊郡。

隋开皇三年(583),金渊县属益州。

唐武德元年(618),为避高祖李渊讳,改金渊县为金水县,属益州。

唐咸亨二年(671),割新都、雒、金水三县的部分地区建置金堂县。

以县内有金堂山而得名,属益州。

武后垂拱二年(686),改属汉州。

唐末至五代时期,金堂县属汉州。

宋嘉祐二年(1057),因金堂县城被洪水冲毁,县治迁往原白牟县治所城厢镇。

元至元十三年(1276),怀安军改置怀州,属成都路,仍辖金水、金堂二县,州治与金水县治同城。

明洪武十年(1377)金堂县并入新都县,洪武十三年(1380)复置金堂县,属成都府。

清康熙二十年(1681),清军收复全川,金堂县仍属成都府。

1913年,属川西道。

1914年,属西川道。

1950年,属川西行政公署绵阳专区。

1952年9月,恢复四川省建制,金堂县属绵阳专区。

1968年9月,温江专区改为温江地区,金堂仍为属县。

1977年,金堂县划归成都市管辖。

唐咸亨二年(671),置大邑县,属邛州。

明洪武十年(1377),撤销大邑县,境域并入邛县,属嘉定州。

明洪武十三年,大邑县建制恢复,仍属嘉定州。

明成化十九年(1483),邛县复升为邛州,大邑隶属邛州,清因之。

1912年,邛州改为邛崃县,大邑隶属上川南道,1914年5月,上川南道改为建昌道。

1935年6月,大邑县隶四川省第四行政督察区。

1950年1月8日,大邑县人民政府成立,隶属眉山专署领导。

1950年3月,改属温江专区。

1983年5月,温江地区建制撤销,大邑县划归成都市管辖。

蒲江地域,古系蜀国地。

秦灭蜀后,今县境之蒲江河流域为蒲阳县地。

汉时为益州蜀郡临邛县所辖。

至南梁萧纪时(552),置邛州于蒲口屯,蒲江地域归邛州领。

西魏恭帝元年(554),蒲江河流域置广定县。

恭帝二年(555),临溪河流域置临溪县。

是时,广定、临溪县俱属邛州蒲原郡。

隋仁寿元年(601),改广定曰蒲江。

蒲江、临溪县属临邛郡。

唐时,蒲江先后为临邛郡、雅州、巂州、邛州属。

宋代,蒲江、临溪属邛州辖。

熙宁五年(1072),省临溪县为镇入临邛县,其领地并入蒲江、火井、依政三县。

元至元十四年(1277),县属嘉定府路邛州。

至元二十一年(1284),省蒲江县入邛州。

明洪武六年(1373),复置蒲江县,隶嘉定府。

明洪武九年(1376),嘉定府降为州,蒲江县仍属之。

明成化十九年(1483),升邛县为州,以蒲江县属之,一直延续到清朝。

1914年,属四川省建昌道。

四川军阀防区制时期,蒲江曾为刘成勋、杨森、刘文辉、李家钰防区。

1935年,蒲江隶属四川省第四行政督察区,直至1949年解放。

1950年,蒲江属川西行署区眉山专署。

1952年,属四川省眉山专区。

1953年,划归温江专区。

1959年,蒲江县并入邛崃县。

1962年10月,复置蒲江县。

1970年,温江专区改称温江地区,蒲江仍属之。

1983年,撤温江地区,蒲江划归成都市管辖,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