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丰村隶属于汶川县绵虒乡(镇),为乡(镇)政府所在地。 |
1924年到1949年以四个自然寨为一个大队,其中有格子岩,马涟平,涂禹山一组,涂禹山二组四个小组。 1984年改革后成立了涂禹山村委会。 2020年,将涂禹山村与白土坎村(贫困村)合并,命名为涂禹山村(贫困村),村委会驻地原涂禹山村委会。 |
1924年到1949年以四个自然寨为一个大队,其中有格子岩,马涟平,涂禹山一组,涂禹山二组四个小组。 1984年改革后成立了涂禹山村委会。 2020年,将涂禹山村与白土坎村(贫困村)合并,命名为涂禹山村(贫困村),村委会驻地原涂禹山村委会。 |
三官庙村位于汶川县绵虒镇以北,一直属汶川县绵虒镇辖区管理,在文化大革命时期“破四旧、立四新”改名为红光大队。 文革后,恢复原来地名三官庙村至今。 2020年,将三官庙村与和平村合并,命名为三官庙村,村委会驻地原三官庙村委会。 |
大约公元1955年,本村成立“农协会”,后命名为“羌锋公社”因汶川县城座落于绵虒,因此,本村命名为“公社”,之后,70年代期间响应“农业学大寨”号召,本村各方面先进、优秀、因而得了一面红旗,是当时全乡学习的一面先进旗帜,而本村又是羌族聚居的村落,故命名为“羌锋村”。 |
1924年到1949年以二个自然寨为一个大队,其中有一组、碉房组两个小组。 1983年改革后成立了板桥村委会。 1982年成立村委会。 |
码头村在解放前就叫码头,大致在58年改为农场,61年更正为码头,文革期间,由于特殊原因改为红星大队,76年依然改为码头村。 2020年,将码头村(贫困村)和龙潭村(贫困村)合并,命名为码头村(贫困村),村委会驻地原码头村委会。 |
解放初属于初建设,我村取名叫二保,1953年8月实行分制,改为东风村至1956年8月,撤区并乡,仍属于东风乡,1958年9月成立人民公社更改为东风大队,到1961年5月,根据金波寺庙把东风大队改为金波大队至1984年、1985年更改为金波村至今。 |
建设以来就叫沙排大队,1984年12月取名沙排村。 中途未发生任何名称变更,一直沿用至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