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崔家坝镇各村社区地名由来

崔家坝镇各村社区地名由来

该地东望大山坡,西有起伏的小山峦环抱,地处南北走向槽地,中间有一宽阔平坝,此地开发前是茅蜡烛丛生的淹水坝,名茅草岗。(1369)崔熙月从山东迁居此地,安家落业,辛勤耕耘,繁衍生息,故名崔家坝。
该地地势平坦,东面有座山,形似香炉,清朝末期,山顶建有一座庙宇,称香炉坝,故名。
该地有一个常年不干水坑,坑周围有片较宽的淌地,下大雨此淌易被水淹,所在地为水淌,故名水淌村村民委员会。
该地地势平坦,中间是河,两边是田园,居住人家均栽植斑竹,形成竹园,所在地方斑竹园,故名斑竹园村村民委员会。
所在地为鸦鹊水,故名鸦鹊水村村民委员会。鸦鹊水西北部,有一泉水,名垭泉水。鸦鹊水老街周围有48口水井,经常干涸。人们要到很远的地方挑水吃,唯有垭泉水细水长流,当地方言垭泉水称鸦鹊水,喜鹊为鸦鹊,故名。
该地有股泉水流入附近天坑,古人称之为玉带水,相传说,此水中有龙出没,因未出当地,故称之为“地龙”,又因面积大,故名。
清乾隆年间,此地即有人居住。此地有条河沟。两边岩上有两个相向而立的石洞,合称双龙洞,位置稍高的称公龙洞,位置稍低的谓母龙洞,公龙前有块大坝,故名。
清乾隆年间(1736-1795),宜昌府宜都县移民谭天飞迁居巴东县,谭的儿子谭尊儒迁移恩施县崔家坝境内,并买下一片土地,开垦成水田,称水田坝,故名。
该地位于318国道崔家坝境内马水河上,古为施州东北方,是宜昌入施门户隘口之一,清同治年版《恩施县志津梁》载“南里渡”又称南陵渡,在县东70里向为官渡。
铺子房是沙地通往崔家坝、建始县城的唯一大道,光绪年间,刘姓人家在此地建商铺,服务于当地和过往行人,取名铺子房,故名。
该地地势平坦,早期生长茅蜡竹草,取名茅田坪。
该地有条向北走向的河流,水源发源于建始县花坪乡隔马淌村龙洞,流经500米以后,进入恩施市境内。清乾隆年间荆州地区因水灾有一刘姓人家迁居此地,称刘家河,故名。